见证●回忆●致敬 我看改革开放40年
动态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访谈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图片里的改革开放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自学考试圆了我的大学梦
1964年秋,我高考落榜,年底应征入伍。当时我想,服完兵役后,回来还要继续复习考大学。谁知在部队一待就是20个春秋,转业时已步入不惑之年,难道这一辈子真的与大学无缘吗?机会终于来了。1984年,也就是我转业的那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土地承包到我家
我家住在博兴县吕艺镇龙河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大集体时期,社员在生产队劳动是“八点敲钟九点到,松松垮垮下地了。轻轻松松干一天,十个工分少不了。地里庄稼产量低,家家户户吃不饱。”生产队按“人七劳三”的原则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的自学考试经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竭尽全力发展高教事业,但终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办学校,高教事业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人民群众中的万人比偏低。从应届高中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农业的脊梁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预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毛主席曾经的预言全部得到实现。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的脊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被全部机械化所替代,机械己成为全部农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的人生第一次
照相,于现在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谁也不会去留意一生中要照多少次相。可40年前就不同了,只有县城里有照相馆,要照相必须跑到县城里去照。 记得我第一次照相还是在1969年,当时我在祁家联中读初中,大概是毕业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的汽车梦
在我小时候,也就是刚记事,母亲给我讲了一件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母亲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刚刚侵入我们这里,兵荒马乱,老百姓四处逃难。有一天夜里,听说鬼子又要来,全村的老百姓顶着沉沉夜色,仨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在教育的春天里
严冬逝去是春天,雪化冰融丽日暄。1976年10月,春雷一声震天响,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集团,挽救了人民,挽救了党,继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掀起了四个现代化建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回忆我亲历的改革
1978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建设新纪元,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从此中国继往开来走过了40年。回顾改革开放的40年,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亲历改革的老党员,感到无比自豪和自信。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淄博水利的改革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水乃万物之本。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淄博水利与全国全省一样.同样支撑着社会的发展,同样履行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利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改革发展的过程。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 “两次改革(移交)”的经历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上至下、从政治、经济、军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换车
我是1972年参加工作的,参加工作46年来,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年代,我们的国家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逐渐的步入了现代化的时代。透过我们身边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四十年 通信巨变在身边
我国改革开放40年,通讯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通讯工具从电报——拨号(摇把)电话——程控交换机电话——寻呼机+电话——大哥大移动电话——1G普通手机——到4G智能手机的飞跃,与建国初期人们曾经想象的楼上楼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度夕阳
度夕阳淄博市统计局退休干部 王善修海滨纳凉度夕阳,听涛观浪赏鸥翔,海天一色身心健,忆昔哪敢梦黄梁。……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见闻
2018年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地覆天翻、回味无穷!值得拿起手中笔去点赞,去抒怀一番。记得四十年前的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淄博工作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体会
我于2002年办理退休,退休后大部分时间不在淄博,没有具体参加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仅能做的就是宣传传播一些正能量,为改革开放助威。在退休后的学习和所见所闻,认识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家乡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我的家乡肥城市边院镇候刘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家乡是个粉坊村,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大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建成了建筑村。 一、“双同步”政策好,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家厨房的变化
祖国改革开放40年展示了各行各业的巨变,反映出了我们每个家庭和每个人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世态变化,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能体……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让央视演绎改革中的工会故事
在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的1988年,我从济钢集团工会调入省总工会工作。当时由于工会工作恢复的时间还不长,社会上对工会工作的性质和作用还有许多不同认识和看法,你听,“工会工作不就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布置会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军号嘹亮催征程,铁军精神世代传
回顾茅山纪念馆30多年发展过程,从只有3个人、3间破房子、无1分钱积累的“小陋穷”馆,发展成为场馆规模在全国同类馆中名列前茅,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最大的体会是:没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住房三部曲
表哥比我大几岁,因为家中兄弟多,经济条件差,直到“文革”后期而立之年后,才说上了媳妇。那时农村青年结婚,男方要配套“三转转一拧四固定”是约定成俗的规矩。这其中的“三转转”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 ...
第一页
<
44
45
46
47
48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