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我们这代老党员有啥不一样 赤霞叟 评论于 2014-06-26 18:08 共产党员是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身先士卒,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总之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这些好品质,才成为人们的好榜样,工作中的骨干。现在形势变啦,但共产党员的这些好品质,还应该继续发扬。以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称号,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 用新 评论于 2014-06-25 18:37 对党的忠诚,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党的信仰,始终坚定不移的。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思想基础、行为规范。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诞生93周年的时刻,让我们每一位离退休的共产党员发出心底最强音:“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英曼 评论于 2014-06-23 17:59 《就是不一样》 我们是普通的退休党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讲的每一句话既平凡又普通,透过这些平凡之处,让人们看清楚一个普通退休党员的不平凡,勤勉、无私、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退休党员的真实形象。 退休以后,我们仍保持思想不退步,每天坚持学习,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接受新事物”;紧跟时代前行的脚步! 退休以后,我们坚持退休不退党、团结、帮助、关心身边的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拉一把,全力相助。牢记:“人退休;学习不能退步、思想不能退化、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退色”。这是我们退休老党员的心声。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6-22 15:29 (续上篇) 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结果。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实现,更离不开我们的后代!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新、老党员也是这样,互有长处和短处。二者在党的各项事业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应该区分出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来。作为一名老党员,更不应该倚老卖老,而是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与广大的年轻党员一起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如有不当,敬请各位编辑及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6-22 15:26 “少不及老”的说法不妥 在“家”网新一期话题《我们这代老党员有啥不一样》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我们这代“老党员”而言,毫不谦逊地说,我们对党的感情,对党的认识,对党的坚守,都是我们的后代所不及的。”读后觉得这种“少不及老”的说法似有不妥,值得商榷。 老党员在过去战争年代或者建设年代,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宝贵财富。他们永远是后人的榜样和楷模。 但是,功劳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作为骄傲的资本。在新的历史时期,老党员也必然面临许多新课题。不少人往往跟不上前进的脚步,甚至停留在过去封闭僵化的极左路线时期。有的片面夸大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此全盘否定改革开放。 再看看我们的后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变化,他们对党的认识不再像过去的老党员那样质朴,那样单纯。不再热衷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从容。他们奋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党的路线和宗旨。他们对党的感情,对党的认识,对党的坚守,与老党员相比,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和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结果。伟大中国复兴梦的 ... 温柔的小白兔 评论于 2014-06-22 13:36 做一名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我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被单位党组织列为“考察对象”,但由于单位主要领导更换频繁、我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我被考察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理想。1981年2月,我终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一位领导给我谈话时说,这些年来,你虽没有在组织上入党,但你的行为早已经符合党员的要求,在群从和领导眼里,你就是一名党员!我当时热泪盈眶。在我退休前的44年(工龄)里,我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行为不端玷污了“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我不喜张扬,我的许多邻居多年来不知道我在单位是干什么的,退休后,有人说,怪不得,他还是一位老党员哩! 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上退休了,党员的素质和义务不能退,要活到老,学到老,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先进科技手段,努力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扩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做一名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14-06-22 10:13 一九七三年初冬,我在我公社大胡大队驻村,那时广播还没普及,一个村也少有一台收音机,信息全靠报纸和有线广播。 有一天,大队接到通知;为加强有线广播,公社决定将有线广播的简易木杆换成水泥杆,并于次日到你大队施工。大队书记胡守安立即安排和布署施工人员,但青壮年劳力都参加了水利工程建设,剩下的大多在四十五岁以上的社员,(按当时规定;四十五岁后已属半劳力,不承担各项工程建设)。为了不影响施工,老书记亲自带领年近半百的四十多位社员参加架线施工。 ,由于当时交通不变,而存放水泥杆的地点与施工现场又有一段距离,须用人抬才能到达施工现场,有线广播的水泥杆长5.5米,中间空心,顶端直径约15公分,底端直径约25公分,来到现场,老书记沉思了一回说;“现在开始运杆,两人一根,是党员的抬大头”。 “是党员的抬大头”,没过多的大道理,没华丽的词句,没作秀的语言,但却表现出一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先锋作用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在运杆过程中,不管是不是党员,人们争先恐后抬大头,致施工很快顺利完成。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6-21 09:56 (续昨天《永远不忘光荣的称号》) 2011年9月注册为“家”网会员以来,找到了展现自我,无私奉献的大舞台。近3年来,我发表日志237篇,主题386篇(与日志有重复)。这些帖子大多千字以上,为原创文章。内容有的是颂扬改革开放,宣传正能量;有的是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有的是批评和建议;有的是内心感触和体会。不管属于哪一方面,都是为了社会发展,祖国富强和人民的福祉。 我觉得,这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应尽的职责。我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让“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永不褪色! 弥河岸边 评论于 2014-06-21 08:19 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是我们的操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目标追求;祖国强大,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的愿望;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想看到的。我想:与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 子豪启荣 评论于 2014-06-20 19:53 老党员多是“真党员”!
赤霞叟 评论于 2014-06-26 18:08 共产党员是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身先士卒,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总之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这些好品质,才成为人们的好榜样,工作中的骨干。现在形势变啦,但共产党员的这些好品质,还应该继续发扬。以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称号,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继续发挥骨干作用。
用新 评论于 2014-06-25 18:37 对党的忠诚,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党的信仰,始终坚定不移的。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思想基础、行为规范。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诞生93周年的时刻,让我们每一位离退休的共产党员发出心底最强音:“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英曼 评论于 2014-06-23 17:59 《就是不一样》 我们是普通的退休党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讲的每一句话既平凡又普通,透过这些平凡之处,让人们看清楚一个普通退休党员的不平凡,勤勉、无私、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退休党员的真实形象。 退休以后,我们仍保持思想不退步,每天坚持学习,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接受新事物”;紧跟时代前行的脚步! 退休以后,我们坚持退休不退党、团结、帮助、关心身边的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拉一把,全力相助。牢记:“人退休;学习不能退步、思想不能退化、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退色”。这是我们退休老党员的心声。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6-22 15:29 (续上篇) 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结果。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实现,更离不开我们的后代!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新、老党员也是这样,互有长处和短处。二者在党的各项事业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应该区分出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来。作为一名老党员,更不应该倚老卖老,而是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与广大的年轻党员一起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如有不当,敬请各位编辑及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6-22 15:26 “少不及老”的说法不妥 在“家”网新一期话题《我们这代老党员有啥不一样》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我们这代“老党员”而言,毫不谦逊地说,我们对党的感情,对党的认识,对党的坚守,都是我们的后代所不及的。”读后觉得这种“少不及老”的说法似有不妥,值得商榷。 老党员在过去战争年代或者建设年代,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宝贵财富。他们永远是后人的榜样和楷模。 但是,功劳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作为骄傲的资本。在新的历史时期,老党员也必然面临许多新课题。不少人往往跟不上前进的脚步,甚至停留在过去封闭僵化的极左路线时期。有的片面夸大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此全盘否定改革开放。 再看看我们的后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变化,他们对党的认识不再像过去的老党员那样质朴,那样单纯。不再热衷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从容。他们奋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党的路线和宗旨。他们对党的感情,对党的认识,对党的坚守,与老党员相比,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和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结果。伟大中国复兴梦的 ...
温柔的小白兔 评论于 2014-06-22 13:36 做一名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我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被单位党组织列为“考察对象”,但由于单位主要领导更换频繁、我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我被考察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理想。1981年2月,我终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一位领导给我谈话时说,这些年来,你虽没有在组织上入党,但你的行为早已经符合党员的要求,在群从和领导眼里,你就是一名党员!我当时热泪盈眶。在我退休前的44年(工龄)里,我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行为不端玷污了“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我不喜张扬,我的许多邻居多年来不知道我在单位是干什么的,退休后,有人说,怪不得,他还是一位老党员哩! 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上退休了,党员的素质和义务不能退,要活到老,学到老,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先进科技手段,努力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扩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做一名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xinshan1945 评论于 2014-06-22 10:13 一九七三年初冬,我在我公社大胡大队驻村,那时广播还没普及,一个村也少有一台收音机,信息全靠报纸和有线广播。 有一天,大队接到通知;为加强有线广播,公社决定将有线广播的简易木杆换成水泥杆,并于次日到你大队施工。大队书记胡守安立即安排和布署施工人员,但青壮年劳力都参加了水利工程建设,剩下的大多在四十五岁以上的社员,(按当时规定;四十五岁后已属半劳力,不承担各项工程建设)。为了不影响施工,老书记亲自带领年近半百的四十多位社员参加架线施工。 ,由于当时交通不变,而存放水泥杆的地点与施工现场又有一段距离,须用人抬才能到达施工现场,有线广播的水泥杆长5.5米,中间空心,顶端直径约15公分,底端直径约25公分,来到现场,老书记沉思了一回说;“现在开始运杆,两人一根,是党员的抬大头”。 “是党员的抬大头”,没过多的大道理,没华丽的词句,没作秀的语言,但却表现出一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先锋作用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在运杆过程中,不管是不是党员,人们争先恐后抬大头,致施工很快顺利完成。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4-06-21 09:56 (续昨天《永远不忘光荣的称号》) 2011年9月注册为“家”网会员以来,找到了展现自我,无私奉献的大舞台。近3年来,我发表日志237篇,主题386篇(与日志有重复)。这些帖子大多千字以上,为原创文章。内容有的是颂扬改革开放,宣传正能量;有的是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有的是批评和建议;有的是内心感触和体会。不管属于哪一方面,都是为了社会发展,祖国富强和人民的福祉。 我觉得,这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应尽的职责。我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让“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永不褪色!
弥河岸边 评论于 2014-06-21 08:19 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是我们的操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目标追求;祖国强大,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的愿望;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想看到的。我想:与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
我们是普通的退休党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讲的每一句话既平凡又普通,透过这些平凡之处,让人们看清楚一个普通退休党员的不平凡,勤勉、无私、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退休党员的真实形象。
退休以后,我们仍保持思想不退步,每天坚持学习,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接受新事物”;紧跟时代前行的脚步!
退休以后,我们坚持退休不退党、团结、帮助、关心身边的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拉一把,全力相助。牢记:“人退休;学习不能退步、思想不能退化、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退色”。这是我们退休老党员的心声。
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结果。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实现,更离不开我们的后代!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新、老党员也是这样,互有长处和短处。二者在党的各项事业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应该区分出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来。作为一名老党员,更不应该倚老卖老,而是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与广大的年轻党员一起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如有不当,敬请各位编辑及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在“家”网新一期话题《我们这代老党员有啥不一样》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我们这代“老党员”而言,毫不谦逊地说,我们对党的感情,对党的认识,对党的坚守,都是我们的后代所不及的。”读后觉得这种“少不及老”的说法似有不妥,值得商榷。
老党员在过去战争年代或者建设年代,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宝贵财富。他们永远是后人的榜样和楷模。
但是,功劳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作为骄傲的资本。在新的历史时期,老党员也必然面临许多新课题。不少人往往跟不上前进的脚步,甚至停留在过去封闭僵化的极左路线时期。有的片面夸大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此全盘否定改革开放。
再看看我们的后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变化,他们对党的认识不再像过去的老党员那样质朴,那样单纯。不再热衷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从容。他们奋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党的路线和宗旨。他们对党的感情,对党的认识,对党的坚守,与老党员相比,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差异,在内容和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结果。伟大中国复兴梦的 ...
我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被单位党组织列为“考察对象”,但由于单位主要领导更换频繁、我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我被考察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理想。1981年2月,我终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一位领导给我谈话时说,这些年来,你虽没有在组织上入党,但你的行为早已经符合党员的要求,在群从和领导眼里,你就是一名党员!我当时热泪盈眶。在我退休前的44年(工龄)里,我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行为不端玷污了“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我不喜张扬,我的许多邻居多年来不知道我在单位是干什么的,退休后,有人说,怪不得,他还是一位老党员哩!
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上退休了,党员的素质和义务不能退,要活到老,学到老,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先进科技手段,努力学习,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扩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做一名退而不休的共产党员!
有一天,大队接到通知;为加强有线广播,公社决定将有线广播的简易木杆换成水泥杆,并于次日到你大队施工。大队书记胡守安立即安排和布署施工人员,但青壮年劳力都参加了水利工程建设,剩下的大多在四十五岁以上的社员,(按当时规定;四十五岁后已属半劳力,不承担各项工程建设)。为了不影响施工,老书记亲自带领年近半百的四十多位社员参加架线施工。
,由于当时交通不变,而存放水泥杆的地点与施工现场又有一段距离,须用人抬才能到达施工现场,有线广播的水泥杆长5.5米,中间空心,顶端直径约15公分,底端直径约25公分,来到现场,老书记沉思了一回说;“现在开始运杆,两人一根,是党员的抬大头”。
“是党员的抬大头”,没过多的大道理,没华丽的词句,没作秀的语言,但却表现出一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先锋作用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在运杆过程中,不管是不是党员,人们争先恐后抬大头,致施工很快顺利完成。
2011年9月注册为“家”网会员以来,找到了展现自我,无私奉献的大舞台。近3年来,我发表日志237篇,主题386篇(与日志有重复)。这些帖子大多千字以上,为原创文章。内容有的是颂扬改革开放,宣传正能量;有的是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有的是批评和建议;有的是内心感触和体会。不管属于哪一方面,都是为了社会发展,祖国富强和人民的福祉。
我觉得,这是一名退休老党员应尽的职责。我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让“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