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红色经典为啥这么“红”? 评论于 2011-10-16 17:25 红歌宣传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自立于民族之林需要这样的精神! 评论于 2011-07-14 18:13 红歌传递的信念和力量可以将各个年代的连接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就是经典,歌词都是朗朗上口,我个人最喜欢《地道战》的歌词,非常有力量,听起来很受鼓舞。 老李头 评论于 2011-07-14 10:56 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都只是一个契机,号召全社会来认识到如今的信仰危机,并不是说单靠红色经典就能挽救信仰危机。一个社会的信仰构建得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需要合理的社会秩序来保障,更需要大家自觉而有序的尊重与维护。现在社会上动不动就有骂娘的,折射出国人的浮躁和信仰缺失。看完《建党伟业》,不由得会对那帮爱国学生的激情所感动,无疑是一种信仰在支撑他们奋勇向前。 玛丽 评论于 2011-07-13 22:11 红歌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的文化现象。毕竟那段历史过去了,再次掀起的演唱红歌,也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种需要。也迎合了一群人的历史情结。年轻人耳濡目染,口耳相传,也是执政党所希望看到的。 上等兵 评论于 2011-07-13 21:34 红色经典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髓,这里边包括信仰、奋斗目标。信仰是永恒的,目标是不断更新和提出更高的要求的。一些持有见异思迁、尤如墙头草,左右摇摆的人,他的信仰是不坚定的。最终也会背叛他的信仰的。 蒲先和 评论于 2011-07-11 15:24 还是纪老师看问题全面、深刻。这表面文章好做,要真正改变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单靠“学文件”、“唱红歌”是达不到目的的。笔者不是有篇小文描述过么,台上指挥群众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台下的干部们只管交头接耳说话。唱红歌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不舟客 评论于 2011-07-10 18:16 有过“红色”经历的人才有红色信仰。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待红色经典不以为然,信仰的缺失缘于物质化生活的腐蚀。你说他们的信仰是什么?该是什么? 纪慎言 评论于 2011-07-10 09:33 京剧是国粹,但只在懂京剧爱好京剧的人们心里才是。而在爱好摇滚和街舞的人们心里京剧是狗屁;依依呀呀的半天唱不完一句词,谁有工夫陪你玩?!红色经典的红,也是只在一帮老年人心里红;千万别以为如今的红歌大家都喜欢。不喜欢的人大大多于喜欢的人。就是如我等一帮毛泽东思想熏陶过的老年人,有多少能够记住这听了许多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词呢?共产党成立90年了,中宣部指示全国大小媒体大造舆论,一时间好像全国一派红色了。其实千万不能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历史的经验证明,只不过是一阵风而已。过了这一阵,该怎么还是怎么。红者自红,黄着自黄,黑者自黑。当今的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不治之症,不是靠一阵红风就可以刮走的。有人指责薄熙来号召唱红歌是以左压右。真是杞人忧天了! 又臣玉贝 评论于 2011-07-09 21:28 唱红歌励志 歌声嘹亮赤旗扬,激越情深志气昂。 晓月晨星欢乐舞,舜尧十亿喜洋洋。 gmz88 评论于 2011-07-09 16:31 赞成荣老师的观点:红色经典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它代表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红色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和代名词,经典是反映那个时代的出类拔萃且有代表性、指导意义的各类作品,自然会在高举革命旗帜乘胜前进的革命潮流中“红”起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成为鼓舞人们夺取新胜利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支持。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
老李头 评论于 2011-07-14 10:56 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都只是一个契机,号召全社会来认识到如今的信仰危机,并不是说单靠红色经典就能挽救信仰危机。一个社会的信仰构建得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需要合理的社会秩序来保障,更需要大家自觉而有序的尊重与维护。现在社会上动不动就有骂娘的,折射出国人的浮躁和信仰缺失。看完《建党伟业》,不由得会对那帮爱国学生的激情所感动,无疑是一种信仰在支撑他们奋勇向前。
玛丽 评论于 2011-07-13 22:11 红歌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的文化现象。毕竟那段历史过去了,再次掀起的演唱红歌,也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种需要。也迎合了一群人的历史情结。年轻人耳濡目染,口耳相传,也是执政党所希望看到的。
上等兵 评论于 2011-07-13 21:34 红色经典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髓,这里边包括信仰、奋斗目标。信仰是永恒的,目标是不断更新和提出更高的要求的。一些持有见异思迁、尤如墙头草,左右摇摆的人,他的信仰是不坚定的。最终也会背叛他的信仰的。
蒲先和 评论于 2011-07-11 15:24 还是纪老师看问题全面、深刻。这表面文章好做,要真正改变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单靠“学文件”、“唱红歌”是达不到目的的。笔者不是有篇小文描述过么,台上指挥群众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台下的干部们只管交头接耳说话。唱红歌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纪慎言 评论于 2011-07-10 09:33 京剧是国粹,但只在懂京剧爱好京剧的人们心里才是。而在爱好摇滚和街舞的人们心里京剧是狗屁;依依呀呀的半天唱不完一句词,谁有工夫陪你玩?!红色经典的红,也是只在一帮老年人心里红;千万别以为如今的红歌大家都喜欢。不喜欢的人大大多于喜欢的人。就是如我等一帮毛泽东思想熏陶过的老年人,有多少能够记住这听了许多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词呢?共产党成立90年了,中宣部指示全国大小媒体大造舆论,一时间好像全国一派红色了。其实千万不能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历史的经验证明,只不过是一阵风而已。过了这一阵,该怎么还是怎么。红者自红,黄着自黄,黑者自黑。当今的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等不治之症,不是靠一阵红风就可以刮走的。有人指责薄熙来号召唱红歌是以左压右。真是杞人忧天了!
gmz88 评论于 2011-07-09 16:31 赞成荣老师的观点:红色经典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它代表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红色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和代名词,经典是反映那个时代的出类拔萃且有代表性、指导意义的各类作品,自然会在高举革命旗帜乘胜前进的革命潮流中“红”起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成为鼓舞人们夺取新胜利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支持。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
歌声嘹亮赤旗扬,激越情深志气昂。
晓月晨星欢乐舞,舜尧十亿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