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 阳信县法院 评论于 2016-04-01 16:10 教孩子要有法,惯孩子要有度。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魄力,不是一个钱字能够解决的。 yishanguanlinha 评论于 2015-06-09 08:56 量力而行! hych 评论于 2015-01-27 12:12 纪慎言: 我们自己的儿子都用不着我们给零花钱了,他们小时候我们很艰难,挣得钱够吃饭就不错了,因此他们没有零花钱,真需要钱的时候,他们向我们伸手要,我们再为难也不 ... 天天练2013 评论于 2015-01-26 15:01 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不给少给的好。 zxzzlgb 评论于 2015-01-14 14:03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没有给过零花钱和压岁钱,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家里穷,拿不出零花钱来让孩子随便花,真正需要的时候能给就算是不错的了。到我们养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是没有随便给孩子零花钱,也没有给压岁钱的习惯,当孩子需要钱的时候也没有装孬过。现在是轮到我们面对孙辈的零花钱问题了,少给点压岁钱让孙辈磕个头权当是逗乐,这几年下来也形成习惯了。也许是孩子教育的原因吧,孙辈们也从来不乱花钱,就是到了超市,让他自己挑东西我来出钱都不干,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 胡树栋 评论于 2015-01-13 20:01 巡山虎: 再富不能富了还在,再穷不能穷了教育。不管家里有多少钱,压岁钱还是“点到为止”好! 宁静致远68 评论于 2015-01-11 10:22 亲情是不可以用“金钱”去代替的,给孩子的零花钱动辄成千上万,看来明星们挣钱真容易!记得看到过一个小故事:“郑板桥教子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冷酷、过分?非也。正如郑板桥给其弟弟信中所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的教子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做家长的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学会‘动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立,这是培养孩子优良品格的一个有效方法。我认为这样才算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任。 逸达 评论于 2015-01-10 04:53 我的孩子小的时候上学,有时要买学习用品,用一块就一块,剩下的要及时交回来,我当时就想如果给形成乱花钱的习惯,那是不好的。以后孩子大了就不好控制了。 赵育才 评论于 2015-01-09 09:39 写得很好,要教育孩子从小节俭,决不能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rsdym 评论于 2015-01-08 14:32 儿子长大啦,成家啦,结婚啦,有了孙女啦,觉得隔辈亲,生活好啦,我们都退休啦,手头宽裕了,有时也适当给孙女点零花钱。但要有适度,不能要多少给多少,要问清用途,要教育孩子从小节俭,决不能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hych 评论于 2015-01-27 12:12 纪慎言: 我们自己的儿子都用不着我们给零花钱了,他们小时候我们很艰难,挣得钱够吃饭就不错了,因此他们没有零花钱,真需要钱的时候,他们向我们伸手要,我们再为难也不 ...
zxzzlgb 评论于 2015-01-14 14:03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没有给过零花钱和压岁钱,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家里穷,拿不出零花钱来让孩子随便花,真正需要的时候能给就算是不错的了。到我们养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是没有随便给孩子零花钱,也没有给压岁钱的习惯,当孩子需要钱的时候也没有装孬过。现在是轮到我们面对孙辈的零花钱问题了,少给点压岁钱让孙辈磕个头权当是逗乐,这几年下来也形成习惯了。也许是孩子教育的原因吧,孙辈们也从来不乱花钱,就是到了超市,让他自己挑东西我来出钱都不干,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
宁静致远68 评论于 2015-01-11 10:22 亲情是不可以用“金钱”去代替的,给孩子的零花钱动辄成千上万,看来明星们挣钱真容易!记得看到过一个小故事:“郑板桥教子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冷酷、过分?非也。正如郑板桥给其弟弟信中所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的教子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做家长的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学会‘动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立,这是培养孩子优良品格的一个有效方法。我认为这样才算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任。
rsdym 评论于 2015-01-08 14:32 儿子长大啦,成家啦,结婚啦,有了孙女啦,觉得隔辈亲,生活好啦,我们都退休啦,手头宽裕了,有时也适当给孙女点零花钱。但要有适度,不能要多少给多少,要问清用途,要教育孩子从小节俭,决不能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喜滋滋地送到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诗句:‘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冷酷、过分?非也。正如郑板桥给其弟弟信中所说:‘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的教子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做家长的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学会‘动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立,这是培养孩子优良品格的一个有效方法。我认为这样才算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