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推动基层就诊,您看病放心吗? 昔日老兵 评论于 2015-01-21 10:13 赞成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新举措。中老年人,大多久病成医快“老马识途”了。现在关键的是小医院,社区门诊要提高医疗业务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增加药的种类,进口药,特殊的药(好药)应该有,不能一问三没有。疑难病症还是要去大医院的,小病小医院,大病大医院,希望有关部门能提供方便即可。 冰凌花OK 评论于 2015-01-20 22:26 对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是赞成的。 仙公山人 评论于 2015-01-20 20:47 对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是赞成的。放心地在社区诊疗,这要看情况。头疼脑热的,在就近方便的地方拿个药、打个针能解决问题的,肯定不去远地方、大医院。但是,如果需要检查确诊、甚至动手术的病,能去大医院还是去大医院。因为,生病不是闹着玩的。谁不愿意把病看准、治准,快好啊!这不是多花几个钱少花几个钱的事儿。 去大医院看病,不是偏见。大医院看病和基层比,条件好、医术高、看的准。现在经济状况好了,政府还有医疗保险、新农合,看的起病了。有了病,谁不愿意到大医院去看啊。毕竟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 “分级医疗”好是好,真正实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基层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得到人们的信任,等等,需要做的事情多的是。工作做好了,这个过程可能会短一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金鸡居士 评论于 2015-01-20 17:08 非常赞同。 玛丽 评论于 2015-01-20 16:49 为什么不能像学校老师交流那样的方法拿到医疗单位去施行呢?定期轮流把大医院的医生派往基层社区门诊坐诊看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可以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小门诊无人去的问题。 水灵山美 评论于 2015-01-20 14:15 医疗分级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如何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形而上学是个问题。现在的头痛脑热,感冒发烧,上社区买药看病,十有八九会做检查,一旦检查十有八九就是高血压,高血糖之类的常见病,而一旦查出来,就会奔着不差钱,用好药,看名医的念头奔上级医院去了。而基层医院也不敢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得过且过。 济宁技师院退休 评论于 2015-01-20 11:40 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是造成当前“门可罗雀”现象的客观原因。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加以解决,必须有计划、切实可行地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 温柔的小白兔 评论于 2015-01-20 11:24 希望各地都能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hbx 评论于 2015-01-20 11:10 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基层医疗力量是发展方向。 jnrblgb 评论于 2015-01-20 11:00 小医院和社区医院病患稀少的原因,除了医疗条件和医资实力较于大医院有差距外,恐怕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看病就上大医院,挂号就找名专家”的不信任的心理作祟。推行“分级诊疗”,并在门规等医保范畴酝酿报销比例向基层明显倾斜的改革,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各司其职,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昔日老兵 评论于 2015-01-21 10:13 赞成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新举措。中老年人,大多久病成医快“老马识途”了。现在关键的是小医院,社区门诊要提高医疗业务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增加药的种类,进口药,特殊的药(好药)应该有,不能一问三没有。疑难病症还是要去大医院的,小病小医院,大病大医院,希望有关部门能提供方便即可。
仙公山人 评论于 2015-01-20 20:47 对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是赞成的。放心地在社区诊疗,这要看情况。头疼脑热的,在就近方便的地方拿个药、打个针能解决问题的,肯定不去远地方、大医院。但是,如果需要检查确诊、甚至动手术的病,能去大医院还是去大医院。因为,生病不是闹着玩的。谁不愿意把病看准、治准,快好啊!这不是多花几个钱少花几个钱的事儿。 去大医院看病,不是偏见。大医院看病和基层比,条件好、医术高、看的准。现在经济状况好了,政府还有医疗保险、新农合,看的起病了。有了病,谁不愿意到大医院去看啊。毕竟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 “分级医疗”好是好,真正实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基层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得到人们的信任,等等,需要做的事情多的是。工作做好了,这个过程可能会短一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玛丽 评论于 2015-01-20 16:49 为什么不能像学校老师交流那样的方法拿到医疗单位去施行呢?定期轮流把大医院的医生派往基层社区门诊坐诊看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可以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小门诊无人去的问题。
水灵山美 评论于 2015-01-20 14:15 医疗分级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如何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形而上学是个问题。现在的头痛脑热,感冒发烧,上社区买药看病,十有八九会做检查,一旦检查十有八九就是高血压,高血糖之类的常见病,而一旦查出来,就会奔着不差钱,用好药,看名医的念头奔上级医院去了。而基层医院也不敢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得过且过。
jnrblgb 评论于 2015-01-20 11:00 小医院和社区医院病患稀少的原因,除了医疗条件和医资实力较于大医院有差距外,恐怕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看病就上大医院,挂号就找名专家”的不信任的心理作祟。推行“分级诊疗”,并在门规等医保范畴酝酿报销比例向基层明显倾斜的改革,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各司其职,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去大医院看病,不是偏见。大医院看病和基层比,条件好、医术高、看的准。现在经济状况好了,政府还有医疗保险、新农合,看的起病了。有了病,谁不愿意到大医院去看啊。毕竟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
“分级医疗”好是好,真正实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基层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得到人们的信任,等等,需要做的事情多的是。工作做好了,这个过程可能会短一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