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面试招女儿”金钱化的亲情能养老吗? 冰凌花OK 评论于 2015-02-03 18:48 我不支持这种做法。我认为像她这样的情况,可以实行“以房养老”的模式。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或出租出去,定期取得一定数额资金交老年公寓的服务费直到终老,老人们在一起也不孤单,也挺好。 古帆 评论于 2015-02-03 18:04 是个好办法。但是一定要通过法律,保证可靠,当今世界骗子多见,凶恶者也有,谨防不测。 水城墨荷 评论于 2015-02-03 15:17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适用人群独居、孤寡或膝下无子女的老人,且自有住房并拥有完全产权,才有权也才有可能对以房养老该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转让的处置。房屋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方式尤其适合有独立产权房的、没有直接继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 我赞成像她这样的情况,可以实行“以房养老”的模式。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或出租出去,定期取得一定数额资金交老年公寓的服务费直到终老,老人们在一起也不孤单,也挺好。 jnrblgb 评论于 2015-02-03 14:34 支持 乐天派 评论于 2015-02-03 14:02 农村向来就有过儿.抱女.招婿养老的习俗。这事听起来新鲜,但并不怪。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乐天派 评论于 2015-02-03 14:02 农村向来就有过儿.抱女.招婿养老的习俗。这事听起来新鲜,但并不怪。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sddkj48 评论于 2015-02-03 13:03 这个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靠谱的。光有孝心、爱心是不行的,有些实际问题是不好解决的。都是从40岁走过来的人,这个年龄段,本身就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出门把钱赚,里里外外自己都顾及不了,还要再添一位需要照顾的老人,更何况久病床前无孝子,她这个年龄段正是需要人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患有离不了人的疾病,到那时,这日子过得就可想而知啦,还是现实一点,另想其它办法。 换一个角度说,你找一个女儿,这就不是一家的事,她牵扯到三家的关系,你想找一个终身依靠,把爱都给了你,人家自己的老人孩子怎么办,你得到了别人就要失去,除非找一个无亲无故,无牵无挂的闲人,否则,这诸多的问题是不好解决的,因此,用遗产换亲情还是有难度的。 赤霞叟 评论于 2015-02-03 12:24 金钱买不来亲情。所谓应聘者,都是冲着遗产去的。前几年,报道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德国人在中国一个企业当工程师。后来病啦,无依无靠。他的一个助手,见他可怜,对他细心照料。德国人临终才对他说,妻子早已和他离婚,没有任何亲人。便把他的所有财产留给了他的助手。这才是真正的亲情。郑州老太太先许以遗产,是得不到亲情的。倒不如把遗产变卖,请人来的可靠。 吉辰 评论于 2015-02-03 12:00 不能着急,慢慢找一个好的 吉辰 评论于 2015-02-03 11:59 找个好心女儿来养老挺好的
冰凌花OK 评论于 2015-02-03 18:48 我不支持这种做法。我认为像她这样的情况,可以实行“以房养老”的模式。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或出租出去,定期取得一定数额资金交老年公寓的服务费直到终老,老人们在一起也不孤单,也挺好。
水城墨荷 评论于 2015-02-03 15:17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适用人群独居、孤寡或膝下无子女的老人,且自有住房并拥有完全产权,才有权也才有可能对以房养老该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转让的处置。房屋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方式尤其适合有独立产权房的、没有直接继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 我赞成像她这样的情况,可以实行“以房养老”的模式。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或出租出去,定期取得一定数额资金交老年公寓的服务费直到终老,老人们在一起也不孤单,也挺好。
sddkj48 评论于 2015-02-03 13:03 这个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靠谱的。光有孝心、爱心是不行的,有些实际问题是不好解决的。都是从40岁走过来的人,这个年龄段,本身就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出门把钱赚,里里外外自己都顾及不了,还要再添一位需要照顾的老人,更何况久病床前无孝子,她这个年龄段正是需要人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患有离不了人的疾病,到那时,这日子过得就可想而知啦,还是现实一点,另想其它办法。 换一个角度说,你找一个女儿,这就不是一家的事,她牵扯到三家的关系,你想找一个终身依靠,把爱都给了你,人家自己的老人孩子怎么办,你得到了别人就要失去,除非找一个无亲无故,无牵无挂的闲人,否则,这诸多的问题是不好解决的,因此,用遗产换亲情还是有难度的。
赤霞叟 评论于 2015-02-03 12:24 金钱买不来亲情。所谓应聘者,都是冲着遗产去的。前几年,报道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德国人在中国一个企业当工程师。后来病啦,无依无靠。他的一个助手,见他可怜,对他细心照料。德国人临终才对他说,妻子早已和他离婚,没有任何亲人。便把他的所有财产留给了他的助手。这才是真正的亲情。郑州老太太先许以遗产,是得不到亲情的。倒不如把遗产变卖,请人来的可靠。
我赞成像她这样的情况,可以实行“以房养老”的模式。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或出租出去,定期取得一定数额资金交老年公寓的服务费直到终老,老人们在一起也不孤单,也挺好。
换一个角度说,你找一个女儿,这就不是一家的事,她牵扯到三家的关系,你想找一个终身依靠,把爱都给了你,人家自己的老人孩子怎么办,你得到了别人就要失去,除非找一个无亲无故,无牵无挂的闲人,否则,这诸多的问题是不好解决的,因此,用遗产换亲情还是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