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过年有“味”哪家强?说说您家的年

所有评论:过年有“味”哪家强?说说您家的年

jnrblgb
jnrblgb 评论于
我支持过年是家人相聚、亲朋相探!
hych
hych 评论于
秦继昌: 年味还是有的。我认为过年就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啦啦各自的感受、啦啦家常琐事。平时没时间、放个长假就创造了机会。为了不被“春晚”冲击,所以我把除夕饭放在 ...
蓬莱gyl
蓬莱gyl 评论于
我家过年最大的快乐是孙子,外孙女,外孙儿从工作岗位回到家中,和我们,儿子一起享受美酒佳肴,说说笑笑。好开心呐,另外就是走亲访友。去老家看看,上朋友家玩玩。年初一相互拜年问好,不过改用电话和视频了。
静翰
静翰 评论于
年味的最大特点是家人相聚、亲朋相探!
阙里七十五
阙里七十五 评论于
年味淡了,主要是现在人们吃的好了,穿的好了,文化娱乐广泛,通讯发达,没有什么缺的东西了,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过去那些老的传统习俗被逐步淡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冰凌花OK
冰凌花OK 评论于
我们穿越5个公园过新年,锻炼身体,健康快乐。
别问我从那里来
别问我从那里来 评论于
社会进步了,年的过法也不一样了,过年的主要形式已经从“节庆型”向“假期型”过渡了,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民俗行为。全家老少一起外出旅游,孩子不再返乡、父母进城与孩子团圆,用手机给孩子们发发红包,用微信录个视频给好友拜拜年……这些过年新方式,无一不增加了过年的乐趣。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只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就是好日子。年不年的,无所谓了。
张继利
张继利 评论于
现在过节主要是家人团聚,对世俗的烧香、烧纸、祭奠和燃放鞭炮等,已不感兴趣。一次是,全家四世同堂十几口人欢聚一起,品尝着美酒,谈笑风生,热闹非常!另一次是,在大学当博导搞现当代文学的儿子邀请县作协的几位文友聚会,一起畅谈交流文学创作问题。过了正月初四,各自回工作岗位。短暂的年假,就这样简单的过去。
蒲先和
蒲先和 评论于
与时俱进说“年味”
不少人说现在“年味淡了”,其实这是对“年味”一种片面看法。传统“穿新衣、戴新帽,吃水饺、放鞭炮”的“年味”是淡了:平时穿的衣服比从前过年穿的衣服还要好得多,水饺、肉、鱼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响应政府的号召放鞭炮的人越来越少,那过去的“年味”想不淡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新的“年味”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寻常百姓家。
从前过年要炸鱼炸肉炸豆腐,蒸馒头摊煎饼蒸糕,现在去超市里少买点以备不时之需,真正来了客人去酒店。“忙年”的“味”没有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享受”。
我的兄弟姐妹早已不是“聚族而居”,拜年的方式改变了:前几年是电话拜年,现在成了视频拜年,百里千里,如同当面,浓浓的亲情有增无减。
年后的“玩”也大不同于从前:前年正月十一,我们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哥表妹组成一个亲友团,二十个人去了宝岛台湾;去年正月初四,自己五口人和亲家五口人随旅游团到苏州杭州上海转了一圈;今年孩子们初二就随“柳泉户外”去了衡山桂林韶山逛了六天。外出旅游,虽然风尘仆仆,却都是兴高采烈。
时代变了,“年味”也在与时俱进,从前有从前的“味”,现在有现在的“味”,都正常。
水城墨荷
水城墨荷 评论于
我家也是三世同堂5口人,大年三十儿子一家三口去了海南直到初七才回来!我们很支持他们出去旅游放松。我们老两口在家从初一到初七,该看电视时看电视也不熬夜、该拜年时家属院里进行的团拜、该遛弯遛弯、该请吃时请吃、该吃请时吃请,平平淡淡还和往常一样,可我们的感觉好极了!这年过的真轻松啊!
123>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