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我们该如何面对保健品? 秋山云水 评论于 2015-03-22 10:45 保健品不是药品,有病看医生,不要相信推销保健品的扩大宣传! 茶叶末ABC 评论于 2015-03-21 19:21 监管缺失、百姓遭殃·人民政府为人民做点听做的事,不一定全心全意应则尽职就可以了! 仙公山人 评论于 2015-03-20 18:27 保健品孬好,反正咱不用。人家夸大宣传、胡吹海捧,是人家的事儿。上当受骗的,大多是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作怪,能怪人家吗? 徐文 评论于 2015-03-20 17:24 韩兆龙: 保健品 保健品、大泛滥, 虚广告、飞满天。 老年人、易受骗, 保命钱、全掏完。 买回来、片囊丸, 不治病、白花钱。 女儿劝、真相瞒, 迷途中、不知返。 奉劝君、 ... 孙介法 评论于 2015-03-20 15:00 别看我身体不好,我一贯不信任什么保健品,所以也不用保健品。我觉得大凡是以各种方式推销保健品的,都没有安好心。他们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忽悠你上了贼船,不管你晕船不晕船!即便翻了船也不管。 去冬我和老伴在城里女儿家住,一位在城里住了10多年的老乡约我老伴去参加一个什么老年团购,时间共三天。老伴便热糕了,反正每天是玩。我告诫她说,去自管去,咱可别上当,见好就收,可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啊!老伴说我知道。 头一天早上七点半,老伴她们就到了一家大酒店。礼堂里坐满了老年人。听了大半天课,最后每人送给一件衬衫。嘱咐明天再来,赠送的礼品更贵重。第二天老伴她们又去了。临走时我警示她:千万别上当!还好回来时带回一把梳子,说是骨头的,价值不菲。老伴说,今天拿出保健品来了,是按摩床,疗效很好,当场验证。两人搀扶上去一个有腿病的老头,在按摩床上躺了一会,不用搀扶自己走下了台阶。当场让交款预定购买,有优惠。价格一万多。我问有预定的吗?老伴说有,还不少呢。我说好了,咱管不了别人,咱管好自己就行了。明天说什么你也别去了…… sdzlyyyyh@126.c 评论于 2015-03-19 22:44 保健品在老年人中盛行,是一个“钱”字的并发症。人老了难免生病的因素也多起来,生活日用品满足了,手里有余钱了,想多活几年,没病找病,用起了保健品,自己又没有保健知识,听见风就是雨。逮住保健品就用,结果成了保健品迷症,可以说是钱多了逼出来的毛病。散发保健品广告有报酬、报纸上登广告收登载费、名人代言也有钱、商店出售为赚钱、窝搞传销把人坑、生产厂家赚大钱、认准老年人中的那些糊涂虫。对政府来说:是社会管理中的漏洞。 对老年人说句知心话:您想长寿吗?请您去访问一下百岁以上的老寿星,又有几位是靠保健品而取得 的长寿经。真的有一点常见的慢性病,最好是去看医生。如果只相信保健品,我看您应该先治一治老年痴呆症。 谈一谈我本人对健康的态度:咱们国家的总医疗方针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首先注意对疾病的预防,生活要规律,饮食不要见了美食就狼吞虎咽撑一顿,不愿吃的就饿一顿,挑三选四的偏食。不要以为山珍海味,就那么养人。要破除对营养保健品的迷信,我是从来不用保健品的。今年我八十六岁了,属蛇的,每年查一次体,除了有老年性耳聋外,没发现有其他的疾病,还得了单位上发的健康奖杯呢!当然,健康不是单靠吃好、睡好、休息好 ... sddkj65 评论于 2015-03-19 17:18 这种实例相信我们好多人都亲身遇到过,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如果有时间希望家人都能多陪陪独居空巢老人,陪他(她)们多说说话聊聊天,让他(她)们远离孤独,认清谜团,远离骗局,加强户外运动,真正做到强身健体,而不是吃所谓的保健品!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5-03-19 10:51 国家允许保健品上市是决策的一大失误。这给投机商人留下了空子。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还半遮半拦的给他们做广告,这就使他们有更大的欺骗性。实际上他们都是传销,只不过是有一层合法的外衣罢了。据我所知,底层经营的人先是骗亲戚后 骗朋友,靠实的人骗完了,多以失败而告终。吃保健品的醒悟过来就不吃了。现在,保健品的广告充斥媒体,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完全是经济利益驱使,目的就是在敛财。 比如,做的最凶的是青岛的老年生活报,以读者站的名义大肆推销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我们镇上的10多位的老干部,买了一回(5800元),吃了什么效果没有就不再上当了。 徐广沛 评论于 2015-03-18 19:29 当年秦始皇找保健品就没找到。 贯之 评论于 2015-03-18 18:26 一级保健师劝我不要食用市场的任何保健品。一时难辨真假,二是即便真货也绝非物有所值(天价微效)。
徐文 评论于 2015-03-20 17:24 韩兆龙: 保健品 保健品、大泛滥, 虚广告、飞满天。 老年人、易受骗, 保命钱、全掏完。 买回来、片囊丸, 不治病、白花钱。 女儿劝、真相瞒, 迷途中、不知返。 奉劝君、 ...
孙介法 评论于 2015-03-20 15:00 别看我身体不好,我一贯不信任什么保健品,所以也不用保健品。我觉得大凡是以各种方式推销保健品的,都没有安好心。他们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忽悠你上了贼船,不管你晕船不晕船!即便翻了船也不管。 去冬我和老伴在城里女儿家住,一位在城里住了10多年的老乡约我老伴去参加一个什么老年团购,时间共三天。老伴便热糕了,反正每天是玩。我告诫她说,去自管去,咱可别上当,见好就收,可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啊!老伴说我知道。 头一天早上七点半,老伴她们就到了一家大酒店。礼堂里坐满了老年人。听了大半天课,最后每人送给一件衬衫。嘱咐明天再来,赠送的礼品更贵重。第二天老伴她们又去了。临走时我警示她:千万别上当!还好回来时带回一把梳子,说是骨头的,价值不菲。老伴说,今天拿出保健品来了,是按摩床,疗效很好,当场验证。两人搀扶上去一个有腿病的老头,在按摩床上躺了一会,不用搀扶自己走下了台阶。当场让交款预定购买,有优惠。价格一万多。我问有预定的吗?老伴说有,还不少呢。我说好了,咱管不了别人,咱管好自己就行了。明天说什么你也别去了……
sdzlyyyyh@126.c 评论于 2015-03-19 22:44 保健品在老年人中盛行,是一个“钱”字的并发症。人老了难免生病的因素也多起来,生活日用品满足了,手里有余钱了,想多活几年,没病找病,用起了保健品,自己又没有保健知识,听见风就是雨。逮住保健品就用,结果成了保健品迷症,可以说是钱多了逼出来的毛病。散发保健品广告有报酬、报纸上登广告收登载费、名人代言也有钱、商店出售为赚钱、窝搞传销把人坑、生产厂家赚大钱、认准老年人中的那些糊涂虫。对政府来说:是社会管理中的漏洞。 对老年人说句知心话:您想长寿吗?请您去访问一下百岁以上的老寿星,又有几位是靠保健品而取得 的长寿经。真的有一点常见的慢性病,最好是去看医生。如果只相信保健品,我看您应该先治一治老年痴呆症。 谈一谈我本人对健康的态度:咱们国家的总医疗方针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首先注意对疾病的预防,生活要规律,饮食不要见了美食就狼吞虎咽撑一顿,不愿吃的就饿一顿,挑三选四的偏食。不要以为山珍海味,就那么养人。要破除对营养保健品的迷信,我是从来不用保健品的。今年我八十六岁了,属蛇的,每年查一次体,除了有老年性耳聋外,没发现有其他的疾病,还得了单位上发的健康奖杯呢!当然,健康不是单靠吃好、睡好、休息好 ...
sddkj65 评论于 2015-03-19 17:18 这种实例相信我们好多人都亲身遇到过,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如果有时间希望家人都能多陪陪独居空巢老人,陪他(她)们多说说话聊聊天,让他(她)们远离孤独,认清谜团,远离骗局,加强户外运动,真正做到强身健体,而不是吃所谓的保健品!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5-03-19 10:51 国家允许保健品上市是决策的一大失误。这给投机商人留下了空子。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还半遮半拦的给他们做广告,这就使他们有更大的欺骗性。实际上他们都是传销,只不过是有一层合法的外衣罢了。据我所知,底层经营的人先是骗亲戚后 骗朋友,靠实的人骗完了,多以失败而告终。吃保健品的醒悟过来就不吃了。现在,保健品的广告充斥媒体,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完全是经济利益驱使,目的就是在敛财。 比如,做的最凶的是青岛的老年生活报,以读者站的名义大肆推销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我们镇上的10多位的老干部,买了一回(5800元),吃了什么效果没有就不再上当了。
去冬我和老伴在城里女儿家住,一位在城里住了10多年的老乡约我老伴去参加一个什么老年团购,时间共三天。老伴便热糕了,反正每天是玩。我告诫她说,去自管去,咱可别上当,见好就收,可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啊!老伴说我知道。
头一天早上七点半,老伴她们就到了一家大酒店。礼堂里坐满了老年人。听了大半天课,最后每人送给一件衬衫。嘱咐明天再来,赠送的礼品更贵重。第二天老伴她们又去了。临走时我警示她:千万别上当!还好回来时带回一把梳子,说是骨头的,价值不菲。老伴说,今天拿出保健品来了,是按摩床,疗效很好,当场验证。两人搀扶上去一个有腿病的老头,在按摩床上躺了一会,不用搀扶自己走下了台阶。当场让交款预定购买,有优惠。价格一万多。我问有预定的吗?老伴说有,还不少呢。我说好了,咱管不了别人,咱管好自己就行了。明天说什么你也别去了……
对老年人说句知心话:您想长寿吗?请您去访问一下百岁以上的老寿星,又有几位是靠保健品而取得
的长寿经。真的有一点常见的慢性病,最好是去看医生。如果只相信保健品,我看您应该先治一治老年痴呆症。
谈一谈我本人对健康的态度:咱们国家的总医疗方针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首先注意对疾病的预防,生活要规律,饮食不要见了美食就狼吞虎咽撑一顿,不愿吃的就饿一顿,挑三选四的偏食。不要以为山珍海味,就那么养人。要破除对营养保健品的迷信,我是从来不用保健品的。今年我八十六岁了,属蛇的,每年查一次体,除了有老年性耳聋外,没发现有其他的疾病,还得了单位上发的健康奖杯呢!当然,健康不是单靠吃好、睡好、休息好 ...
比如,做的最凶的是青岛的老年生活报,以读者站的名义大肆推销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我们镇上的10多位的老干部,买了一回(5800元),吃了什么效果没有就不再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