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学区房“高烧”不退,您怎么看?

所有评论:学区房“高烧”不退,您怎么看?

jmt556
jmt556 评论于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抑制学区房高烧不退的好的途径。
蓬莱gyl
蓬莱gyl 评论于
我同意桃园愤青老师的意见。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房价居高不下,政府必须出面干预。我想起了兔毛,上世纪80年代,兔毛价格一路走高,大概是130多元一斤,达到了人们不能容忍的地步,这时。李鹏在媒体上发表了限价讲话(忘记了具体内容,但是印象很深),兔毛的价格刷的就落了下来。130元不是兔毛的真正价值,完全是商业炒作。9万元/平米也不是学区房的真正价值,里面浸透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水分,这样的价格也是人们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必须出面干预,还社会一个公道。
滨州市阳信县水务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从根本上讲这是人口众多导致的,就目前形势下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一下子上升到一个高度,去和国外的教育方式相提并论,只有大面上的这种鲤鱼跃龙门式的考试才能尽可能的公平,这就导致教育资源的不足,当多人去争一个入学资格时,学区房现象就可以被理解了。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发展,这种教育导致的乱现象会逐渐改善的。
松柏常青
松柏常青 评论于
都是有钱人惹的祸。根本没有必要。
快乐驿站
快乐驿站 评论于
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不能从根本上根治病根。一切都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公平引起的。城里学校每年都要从农村学校中招收优秀教师进城里学校任教,几十年了,这个惯例一直延续,今年据说还是照旧。城里学校师资条件好,教育资源丰厚,自然教学质量高一些。家长也是没有办法,为了孩子能进城就读不遗余力。在城里只要有了房子,就解决了学籍问题。城里没房的,要想进城就读,只能算借读,不仅要交借读费,还要有许多限制。算来算去,还是买房划算。
缔重究
缔重究 评论于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问题解决之前,要想从根本是解决这个问题有难度,学区房之所以会“高烧”不退,是有产生“高烧”的温床,要想解决,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均等化的问题。
农机人喜
农机人喜 评论于
学区的划分原则既然是“就近、方便”,那就应该打破行政辖区的限制,以学校为中心,向四周相对均匀地扩展才对。所谓“相对”,是根据主干道路的走向、居民小区的大小而言,而不是现行学区——学校在学区的边角上。现实中的学区划分,就是里出外拐、星星点点,有的明明近在尺尺,却划不到“就近方便的学区内,有的跳跃式划分,离学校近的划不进去,而离学校远的却能划进去。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
农机人喜
农机人喜 评论于
教育资源不均本来就很难改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又对入学划分学区。当然,划分学区本来是方便入学,原则定的也很好,即“就近、方便”。可现实是学区的划分既“不就近”,更“不方便”。打开各学校的学区图就一目了然。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学区房”就出现了。学区房房价高起,一涨再涨,市民只能叫苦连天,却一点办法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是教育部门失职、是学校的歪招、是市民的无奈。
笠翁立仁
笠翁立仁 评论于
现在做家长的为孩子真是操碎了心,上学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有的孩子就是在家长的安排下,从名牌小学读到名牌中学。所有这一切,就是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将来工作就不愁了。为了能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送孩子到最好的小学读书。于是,就出现了学区房价格被炒的问题,称得上是天价学区房。
   然而,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孩子就一定会变的更优秀了吗?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对内因有反作用。我认为,作为外因的教育资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水平,但不是绝对的,起绝对作用的是孩子本身的资质以及努力。天才出于勤奋。无数前辈精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够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1234>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