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理性爱国方能彰显中国力量 幽谷竹君 评论于 2012-09-22 12:26 英、法史上有百年战争,法、德一、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死了命的拼,现在还不是在欧盟了和平共处(尽管暗地了会有矛盾,起码表面上是友好的)? 国家强调牢记历史教训,是对的,但在爱国教育的引导上有所欠缺。就个人就学经验而言,学校的爱国教育多是通过战争的残酷,历史的屈辱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就如何爱国而言,往往就“好好学习”四个字,并未展开深入。 就如今的“血性”爱国,究其根本是爱国教育的不完善造成的。就强调爱国的同时,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rsdym 评论于 2012-09-22 11:44 、“理性爱国,从我做起”,从家人做起,从朋友做起,坚决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赵绎雯 评论于 2012-09-22 11:29 四季草: 家被外人侵犯,没见过被侵犯的人家,砸自家东西去抗议的。国土被别国侵犯,就“打砸抢”来爱国?这种行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不是爱国是在祸国殃民。 乐天派 评论于 2012-09-22 11:07 说两句话,一 相信开放的当代国人的智慧;二 热情加理智无往而不胜。 老老顽童 评论于 2012-09-22 10:33 保持“理性”,不失“血性”。 沂蒙老翁 评论于 2012-09-22 09:50 理性守法是反日爱国必须遵守的原则。过激行为小心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大局不能乱,相信党和国家的反制措施。 银线千里 评论于 2012-09-22 07:25 爱国需要文明!爱国需要理性!爱国更需要法制!爱国就是要把亲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盛、更加美好!爱国更需要每个人把各自的岗位工作做好! 情义2011 评论于 2012-09-22 00:44 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疯狂挑衅行为,任何一位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无比愤慨。这种爱国情怀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原动力。但是爱国要讲究策略,要有理智,不能由着性子乱来,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有理有利有节才是上策。首先应当做到同仇敌忾,同心同德。不能因意见分歧在枝节末梢上互相斗气,甚至骂娘对殴;其次是不要上了坏人的当,头脑发热搞起了打砸抢。你可以不买日本货物,但不可以把别人已经购买了的车辆和物品毁坏掉;第三,个人行为要和中央的步调保持一致,不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能以“爱国”的名义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否则,你的行为就不是真正的爱国而是害国! 四季草 评论于 2012-09-21 23:19 家被外人侵犯,没见过被侵犯的人家,砸自家东西去抗议的。国土被别国侵犯,就“打砸抢”来爱国?这种行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不是爱国是在祸国殃民。 贯之 评论于 2012-09-21 22:26 打砸抢烧杀,损害他人财产、人身,违法了呀!是文革的遗毒,应强力制止、受到法律严惩!跟爱国不沾边!是害国害民。拉出两个凡是,与薄氏同声,别有用心,既非“理性”,也不是“爱国”,同样误国误民。爱国是一种无限的深情,不属理性范畴,“理性爱国”一词不通、不解。那个“反对暴力”更含糊,是让我们不出兵吗?!那小子举的纸上,暴字还写错了。
幽谷竹君 评论于 2012-09-22 12:26 英、法史上有百年战争,法、德一、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死了命的拼,现在还不是在欧盟了和平共处(尽管暗地了会有矛盾,起码表面上是友好的)? 国家强调牢记历史教训,是对的,但在爱国教育的引导上有所欠缺。就个人就学经验而言,学校的爱国教育多是通过战争的残酷,历史的屈辱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就如何爱国而言,往往就“好好学习”四个字,并未展开深入。 就如今的“血性”爱国,究其根本是爱国教育的不完善造成的。就强调爱国的同时,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情义2011 评论于 2012-09-22 00:44 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疯狂挑衅行为,任何一位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无比愤慨。这种爱国情怀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原动力。但是爱国要讲究策略,要有理智,不能由着性子乱来,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有理有利有节才是上策。首先应当做到同仇敌忾,同心同德。不能因意见分歧在枝节末梢上互相斗气,甚至骂娘对殴;其次是不要上了坏人的当,头脑发热搞起了打砸抢。你可以不买日本货物,但不可以把别人已经购买了的车辆和物品毁坏掉;第三,个人行为要和中央的步调保持一致,不能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能以“爱国”的名义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否则,你的行为就不是真正的爱国而是害国!
贯之 评论于 2012-09-21 22:26 打砸抢烧杀,损害他人财产、人身,违法了呀!是文革的遗毒,应强力制止、受到法律严惩!跟爱国不沾边!是害国害民。拉出两个凡是,与薄氏同声,别有用心,既非“理性”,也不是“爱国”,同样误国误民。爱国是一种无限的深情,不属理性范畴,“理性爱国”一词不通、不解。那个“反对暴力”更含糊,是让我们不出兵吗?!那小子举的纸上,暴字还写错了。
国家强调牢记历史教训,是对的,但在爱国教育的引导上有所欠缺。就个人就学经验而言,学校的爱国教育多是通过战争的残酷,历史的屈辱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就如何爱国而言,往往就“好好学习”四个字,并未展开深入。
就如今的“血性”爱国,究其根本是爱国教育的不完善造成的。就强调爱国的同时,正确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