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孝顺有性别差异吗? 蓬莱gyl 评论于 2016-03-01 20:01 我认为孝顺不论男女,我家的孩子儿子和女儿都很孝顺。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尽自己的所能。我们两口都很满意。我的儿子孝顺是因说了个好媳妇。我的女儿孝是因找了个好女婿。这就是说儿孝不如媳妇孝,闺女孝不如女婿孝。 文藻 评论于 2016-03-01 18:44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不分男女都必须孝顺! 蒲先和 评论于 2016-03-01 17:28 我的儿女都很孝顺,但女儿更细心些。 缔重究 评论于 2016-03-01 15:43 孝顺不论男女,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女儿更细心一些。 笠翁立仁 评论于 2016-03-01 14:22 孝不孝顺和性别无关,孝在心,心无性别。是否孝顺的问题就看父母是怎么做榜样的了,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孝顺,在他接受这个世界的文化时你传递的是怎样的能量呢? 吕京蝈1949 评论于 2016-03-01 14:18 我认为,那些家教好的人家,儿子与女儿的孝顺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孝顺的方式。那些儿女不孝顺的人家多是没有好的家教或父母本身就不是孝顺老人的孩子。 省经信委甲继祯 评论于 2016-03-01 14:09 孝心岂能以性别论。不孝儿有,不孝女也有。孝与不孝,不在男或女,不赡养甚至遗弃爹娘的儿子世间有之,不敬重甚至虐待公婆的儿媳也并不罕见。这更多地是一个人道德素质有无或高低的体现。女孩的孝心更多体现在细心、体贴的温馨,男孩的孝心更多体现在尽心、奉养的责任。以男女论孝心实为不妥!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6-03-01 12:09 我们这里有这样几句俗话:“女儿是一件贴身小棉袄,儿子就是一把小酒壶。”说的是孝顺的儿子和女儿,“大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是不孝的儿子。”隔层肚皮个层山(连房脊房山头)隔层富通(烟囱)通不冒烟。“说的是不孝的儿媳。实际上,孝顺是不分性别的,有不孝顺的儿子,也有不孝的女儿。 我们这里的社会风俗是,总体上看还是女儿好些。现在,家里都是女人说了算,孝顺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女方父母享受的待遇好些。这是面上的问题。具体到一家可能不完全是这样的。 以前有一段时间,说养儿防老这话不对。我看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这是生二孩的动力,不为养老生他干什么?不能侍奉床前,经常回家看看总可以吧,给口好奇问寒问暖总是应该的吧! 我只有两个儿子,他们现在都是块好临近半百了,他们也都有了儿子。养儿才知父母恩。他们两家对我们都很孝顺,知冷知热,问寒问暖,当我们有点小病,就捉急老慌,关心备至。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6-03-01 11:4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孝顺的方式方法内容也都在发生着不断变化。过去,经济和物质方面多一些,现在关怀、看望、交流等感情方面变得更为重要。不管什么时候,男女之间孝顺都没有本质区别。长辈与晚辈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体贴关怀。这样,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好处。 醉卧兰亭 评论于 2016-03-01 10:59 谈到这个话题,我想到了一个农谚,说的是“闺女娘,一根肠,婆婆媳妇隔层墙”,还有一个叫做:“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这些都是中国民间的老传统,老思想,老观念。我同意孝顺没有可比性,要看儿女各自的实际条件,也许细心的女儿想到的应该比儿子多一些,但是无论是儿是女,孝心是一样的,是等值的。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不分男女的,更不分是否细致,仔细。很多人会认为是女儿,因为他们细心,因为她们贴心。可是,答案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不管男女,都有孝顺的资格,都有孝顺的义务,所以,孝顺是不分男女的。而且,孝顺也是每个儿女应该尽的职责,孝在心,心无性别,无论儿女,无论贫富,尽心即可,不是么?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女顺,先孝爹娘。自己首先做好后代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让我们从心里善待、孝顺老人,不要等某一天,没机会了,才想起欠老人太多。此时,你再捶胸顿足、泪如雨洒,后悔莫及也没有用了。
蓬莱gyl 评论于 2016-03-01 20:01 我认为孝顺不论男女,我家的孩子儿子和女儿都很孝顺。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尽自己的所能。我们两口都很满意。我的儿子孝顺是因说了个好媳妇。我的女儿孝是因找了个好女婿。这就是说儿孝不如媳妇孝,闺女孝不如女婿孝。
笠翁立仁 评论于 2016-03-01 14:22 孝不孝顺和性别无关,孝在心,心无性别。是否孝顺的问题就看父母是怎么做榜样的了,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孝顺,在他接受这个世界的文化时你传递的是怎样的能量呢?
吕京蝈1949 评论于 2016-03-01 14:18 我认为,那些家教好的人家,儿子与女儿的孝顺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孝顺的方式。那些儿女不孝顺的人家多是没有好的家教或父母本身就不是孝顺老人的孩子。
省经信委甲继祯 评论于 2016-03-01 14:09 孝心岂能以性别论。不孝儿有,不孝女也有。孝与不孝,不在男或女,不赡养甚至遗弃爹娘的儿子世间有之,不敬重甚至虐待公婆的儿媳也并不罕见。这更多地是一个人道德素质有无或高低的体现。女孩的孝心更多体现在细心、体贴的温馨,男孩的孝心更多体现在尽心、奉养的责任。以男女论孝心实为不妥!
桃园愤青 评论于 2016-03-01 12:09 我们这里有这样几句俗话:“女儿是一件贴身小棉袄,儿子就是一把小酒壶。”说的是孝顺的儿子和女儿,“大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是不孝的儿子。”隔层肚皮个层山(连房脊房山头)隔层富通(烟囱)通不冒烟。“说的是不孝的儿媳。实际上,孝顺是不分性别的,有不孝顺的儿子,也有不孝的女儿。 我们这里的社会风俗是,总体上看还是女儿好些。现在,家里都是女人说了算,孝顺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女方父母享受的待遇好些。这是面上的问题。具体到一家可能不完全是这样的。 以前有一段时间,说养儿防老这话不对。我看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这是生二孩的动力,不为养老生他干什么?不能侍奉床前,经常回家看看总可以吧,给口好奇问寒问暖总是应该的吧! 我只有两个儿子,他们现在都是块好临近半百了,他们也都有了儿子。养儿才知父母恩。他们两家对我们都很孝顺,知冷知热,问寒问暖,当我们有点小病,就捉急老慌,关心备至。
嘉言懿行 评论于 2016-03-01 11:4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孝顺的方式方法内容也都在发生着不断变化。过去,经济和物质方面多一些,现在关怀、看望、交流等感情方面变得更为重要。不管什么时候,男女之间孝顺都没有本质区别。长辈与晚辈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体贴关怀。这样,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好处。
醉卧兰亭 评论于 2016-03-01 10:59 谈到这个话题,我想到了一个农谚,说的是“闺女娘,一根肠,婆婆媳妇隔层墙”,还有一个叫做:“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这些都是中国民间的老传统,老思想,老观念。我同意孝顺没有可比性,要看儿女各自的实际条件,也许细心的女儿想到的应该比儿子多一些,但是无论是儿是女,孝心是一样的,是等值的。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不分男女的,更不分是否细致,仔细。很多人会认为是女儿,因为他们细心,因为她们贴心。可是,答案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不管男女,都有孝顺的资格,都有孝顺的义务,所以,孝顺是不分男女的。而且,孝顺也是每个儿女应该尽的职责,孝在心,心无性别,无论儿女,无论贫富,尽心即可,不是么?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女顺,先孝爹娘。自己首先做好后代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让我们从心里善待、孝顺老人,不要等某一天,没机会了,才想起欠老人太多。此时,你再捶胸顿足、泪如雨洒,后悔莫及也没有用了。
我们这里的社会风俗是,总体上看还是女儿好些。现在,家里都是女人说了算,孝顺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女方父母享受的待遇好些。这是面上的问题。具体到一家可能不完全是这样的。
以前有一段时间,说养儿防老这话不对。我看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这是生二孩的动力,不为养老生他干什么?不能侍奉床前,经常回家看看总可以吧,给口好奇问寒问暖总是应该的吧!
我只有两个儿子,他们现在都是块好临近半百了,他们也都有了儿子。养儿才知父母恩。他们两家对我们都很孝顺,知冷知热,问寒问暖,当我们有点小病,就捉急老慌,关心备至。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女顺,先孝爹娘。自己首先做好后代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让我们从心里善待、孝顺老人,不要等某一天,没机会了,才想起欠老人太多。此时,你再捶胸顿足、泪如雨洒,后悔莫及也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