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调查
  4. 所有评论:诈骗案频发,谁该负主要责任?

所有评论:诈骗案频发,谁该负主要责任?

昔日老兵
昔日老兵 评论于
为了谋取利益而上当受骗,主要原因在于个人。讲一个真实案列:某女士收到一个获得大奖的信息,一辆价值16万的轿车,可以到指定的4s店提车,前提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女士认为自己不需要这辆车,对方说可以代销汽车。几经协商确定车拍卖了16万,告知女士付个人所得税和拍卖费用,即可支付给她13万8千元。女士到派出所去咨询,派出所劝他谨慎。她去银行汇款,银行提醒她当心受骗没有给办理。于是她跑到第三家银行才把钱汇出去了。当得知上当受骗以后,她跑到派出所指责派出所不作为,状告银行失职。所以,你说该怨谁?
崂山老海0603
崂山老海0603 评论于
个人幼稚是个原因,但透露个人信息的学校、电信、甚至银行等责任极大!
另外,公安若从多年前就对此类网络诈骗严查严打,诈骗犯也不会如此嚣张了!
孙丽娟
孙丽娟 评论于
对犯罪分子格杀勿论,杀一儆百。同时也要追究电讯运营商的责任。
于柏荣
于柏荣 评论于
沉疴用猛药,治乱需重典。对于外漏的公民个人信息,一旦流到非法市场,将会给当事人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对以往判决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量刑在实际操中过于宽松,已不适应日益猖獗的个人信息犯罪,理应严惩。
糖..糖
糖..糖 评论于
一、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最可恶的是泄露消息的人,没有泄露消息的人,诈骗犯想骗也没有目标。对于泄露消息的人,必须严惩!(廉价泄露消息更可恶!)。
      二、个人防范意识不强,抗打击力弱。导致悲剧发生。
笠翁立仁
笠翁立仁 评论于
之所以上当受骗,除了各种信息的精准泄露之外,骗子们还抓住了人们的一些不健康心理,那也是唯“钱”的心理,也就是幻想发横财,幻想不劳而获。在一些投资理财、微信诈骗的案例当中,有不少人怕就是这样一步步进入圈套的。我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不仅要在类似重大舆情案件面前挥出重拳,更要在日常为老百姓构建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火墙,真正把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
喜乐长寿族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这种现象是综合因素决定的。个人,企业,国家有关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整治这种丑恶现象,要从源头抓起。国家要加强立法,加强对这类诈骗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强个人信息的保密管理,对擅自泄漏个人信息的要严肃处理。同时,进一步做好宣传,增强全民防骗的思想意识。不给骗子留有可乘之机。
古帆
古帆 评论于
诈骗,一定是把准了受骗者的脉,人人都有趋利之心,只是不能明白利之所来,当利的招牌在眼前晃动时,经不住诱惑,不觉间被套进去了。还是要怀有一颗纯朴的心,相信自己的力,拒绝外来的财,那么任何的道魔就无法侵入了。
蒲先和
蒲先和 评论于
是电信运营商的“放纵”、法律约束不力、个人防范意识差,三者兼而有之。
yeynsn
yeynsn 评论于
大学生己是成年人,个人应承担主要责任。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是关键,如果发现类式问题就从严处理,他们就不敢了。
.
<1234>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