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谁动了我们的餐桌?

所有评论:谁动了我们的餐桌?

筱竹
筱竹 评论于
我发现评论有字数限制,把上一条消失了的话再补上:
大家有目共睹。这并不是说明道德不管用,而是说明没有法律保障的道德,不管用。
清笳
清笳 评论于
: 这食品我看说到底还是企业部门得讲良心,以前去买菜,缺斤少两的小摊小贩都被人说是黑心,可和这些拿着人命不当事的黑心厂家比,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经济是发展了 ...
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啊?咱老话讲要“将心比心”,咱普通老百姓,本本分分地过着小日子,招谁惹谁了,怎么连个吃都担惊受怕的?我就想那些做毒馒头的他就不怕吃到和他一样操守人做的毒馒头,或者他不吃馒头,难不成他不怕吃到毒豆芽什么的。哎呀,光说“将心比心”,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啊!
筱竹
筱竹 评论于
: 这食品我看说到底还是企业部门得讲良心,以前去买菜,缺斤少两的小摊小贩都被人说是黑心,可和这些拿着人命不当事的黑心厂家比,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经济是发展了 ...
良心当然要讲,但是当一个社会都不讲良心的时候,你在那里高喊良心啊良心,那就是不是呼唤道德回归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对不讲良心的姑息养奸!人人都讲良心,还要法律有什么用?道德的鞭子打得长,但是毕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这时候就得靠法律出马!那些行为本身就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就该拿出威严来惩治。你避而不谈法律的缺位,倒是直喊道德的滑坡,这不是避重就轻吗?
道德的滑坡是令人痛心的,但是道德也不是人之初就有的,是社会风气培养成的。社会风气从哪里来,就是靠法规、律典等培养出来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当法律不伸导致道德滑坡的时候,就应该扬起法律的鞭子,鞭笞违反游戏规则者,令社会风气再度向善。只鼓噪道德回归,是不会有效果的。
就拿马克思老爷子的话来说,当利润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他们会不惜铤而走险。现在,他们已经铤而走险了,你还在鼓噪道德,那是没用的。
以德治国的口号在上一任主席在位的时候曾经高声喊过,但是效果如何,大家有目 ...
放鹤闲人
放鹤闲人 评论于
我看这食品问题啊,都快到了不用讨论什么没有毒,而是该讨论吃什么死的慢点的地步了,所谓的“有关部门”不知道到底和什么有关?
评论于
黛青: 我家的葡萄酒是国外的,人家送的,我也不认识那到底是英国的还是法国的,放在那里一直也没舍得喝,国外的应该没事吧?这都叫什么事啊?草木皆兵的。
我那天看了个评论,说有个人酱油醋啥的都专门跑到香港去买,难不成以后有亲戚朋友出国或到港台啥的都让给带点油盐酱醋回来?
黛青
黛青 评论于
: 昌黎葡萄酒怎么不见媒体的后续报道了?刚把我家的葡萄酒检查了一遍,没有昌黎的。但是别的葡萄酒也不敢放心喝呀!
我家的葡萄酒是国外的,人家送的,我也不认识那到底是英国的还是法国的,放在那里一直也没舍得喝,国外的应该没事吧?这都叫什么事啊?草木皆兵的。
评论于
筱竹: 要说食品安全,先要分清楚板子打在谁的身上。一个毒豆芽出来之后,四五个部门竟然都说事不关己,收费的时候咋没人说这句话了?还是王立军的办法好使:食品安全不 ...
这食品我看说到底还是企业部门得讲良心,以前去买菜,缺斤少两的小摊小贩都被人说是黑心,可和这些拿着人命不当事的黑心厂家比,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经济是发展了,可这道德的标准却下降了。现在也不追求好吃了,能吃顿安全的饭就行。
评论于
老家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现在亲戚朋友中非常受欢迎,好几家都是留给孩子吃的。以前买食品,都愿意买点名牌,虽说贵了点,起码质量有保障。可是现在名牌都有安全问题,别说那些小品牌了,让人怎么不担心啊!
筱竹
筱竹 评论于
要说食品安全,先要分清楚板子打在谁的身上。一个毒豆芽出来之后,四五个部门竟然都说事不关己,收费的时候咋没人说这句话了?还是王立军的办法好使:食品安全不止关乎这一代中国人,连咱们的后代都有影响。乱世用重典。只要发现发现在人们吃的食品中发现妄自添加有害的东西,立马以故意伤人罪(未遂)起诉。重典既出,后继以完善的监督(那些个高称事不关己的有关部门留着有啥用,只是干吃饭不管事的社会蛀虫罢了),同时,对社会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时日一长,食品安全必然得以重现。
宝宝总理曾经说,有些人的良心大大的坏了(道德滑坡严重)。其实,在利益面前,法律有时都会显得无力,更不用说依靠个人自觉的道德了。
清笳
清笳 评论于
我老伴一直嫌我择菜、洗菜磨叽,每次都催我。尤其是洗韭菜的时候,我都是几根几根地洗,他看我这样都会抢过去自己洗,他就是一抓在水里涮涮就得。你说这样能行吗,不是自己种的菜,谁知道人家给菜打了多少农药,再不洗得仔细点,吃得哪放心啊。用碱水浸泡去农药的方法很好用。我也给大家推荐个小方法:对于表面有凹槽的瓜类蔬菜,比如苦瓜,这样的蔬菜光用碱水泡,凹槽里依然会残留农药,这就有必要弄个小刷子刷两下,软毛的牙刷就行,刷刷更放心。
<1234>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