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您怎么看试点16年后的垃圾分类现状? 张继利 评论于 2017-01-25 16:50 主要是宣传不到位,谁知道什么叫“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分类?不知者不为罪。一般人只知道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了事。 赤霞叟 评论于 2016-11-15 12:05 一是宣传不够,二是制度不健全,三是惩罚措施没跟上。实际上还是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宣传是让大家明白道理,了解不分类的危害性;制度是教大家如何办;惩罚是落实制度的保障,而关键在落实。有人说国外如何如何好,守纪律,讲卫生,那也是管教出来的。在国外违反规章制度处罚是很重的,不光罚款,有的还动刑。比如新加坡鞭刑就很有震慑作用。中国重视思想教育:一句“”以后注意”就行啦。这对于那些有道德底线的人,有羞耻之心的人,或许还有些作用。对于那些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来说,一点作用也不起,甚至认为自己沾了光。思想教育不是王能的! fwj060 评论于 2016-11-14 10:27 别又是一阵风吹过,雾霾会更多。 laoxian19531120 评论于 2016-11-14 09:24 说来说去,还是整个国民的环保意识的问题。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3 23:33 我们的深刻体会是:在芬兰那样的居住环境下,你就不好意思啊,必须做好垃圾分类放置、过马路礼貌穿行、不得随地吐痰。。。换位思考我们身处那么好的环境和享受那么多的温馨服务是值得做和必须做的,这其中就不会考虑所谓凭觉悟、怕处罚之类。完全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行为。这种心境正是当前我们国内人文环境缺乏的、深深困扰政府和国民的根源。如此一说,如何去做,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决的。应当自下而上从观念上建立起良好人文理念。。。。政府做好政府的应当做的事情,国民做好国民应当做的事情。。。可能大家会说,这是说得容易而做起来难啊。重复一下前面的观点,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消费者是上帝’。。。。。。。。对待神圣的“上帝”政府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关键在落实和细节。实际上,判断的标准很直接,就是消费者哪里还不满意(合理需求)。上帝满意了,自然素质会提高的(也就是不好意思不提高)。各位,这样的心境的建立还有多远。。。不得而知,只能不断努力再努力了。(完)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3 23:06 继续昨天的讨论:归结起来,垃圾分类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不简单。必须在建立起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得以达成。试想一下,就眼下的大环境氛围下,让所谓文明程度很高的欧洲老外们在国内待上一段时间,也被国人通化了。而我们这些所谓素质低的人去了北欧那种环境,同样可以做的很好。我们老两口已经切身体验了一把。这是为什么,值得好好反思啊。。。。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3 00:13 二,我们面临的现状:生活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大大改观(和上一辈比是天上地下),生活的社区按基本生活要求基本得到保障。问题来了。。。。基本保障是什么标准?过去有个小康之说,按说现在达到了吧。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用了近四十年时间(78年到现在),不容易啊。可是,一个垃圾分类这样小小问题,十六年仍无改观,着实不应该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目前是众说纷纭,有人愿政府管理不力,有的愿国民素质低下,还有的愿这愿那。那么何时才能理出头绪。我觉得,不能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分类问题。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自上而下建立起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观念(把“消费者是上帝”这句口号落到实处)。 三、消费者至上。。。‘’消费者是上帝‘’ 这不能仅仅是句口号,而应当落实到每个社区,千家万户。居民的需求(合理的需求)应当是社区管理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好像我们社区的管理也有这层意思。。。服务。至于服务是不是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只能是各说各理,无法界定。好的社区真好(媒体进行过大力宣传),但这不是当花瓶做摆设的。普遍的问题是,现在社区的管理根本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的,如,环境差的问题,进出社 ...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2 23:31 首先,谈谈认识的转变过程。女儿在国外(芬兰)读书,并结婚生子。如此,需要我们二老去探望。这就有了出国的机会。但这和旅游观光不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住在当地,生活其中。于是对比国内国外生活之琐事(在此不妄谈国家大事),感触颇深。衣食住行之民之所需,皆有差异。由于本话题主题为垃圾分类问题,其他就暂且不论,仅就此话题议论几番: 一、看到的实际状况:孩子居住在芬兰第三大城市图尔库市郊公寓。80平米二室二厅(居住面积),该公寓五层结构。这是芬兰工薪和普通职员居住地。若与国内目前大城市的居住标准,也就是中等水平。但是,生活其中一段时间后感觉大不一般。有一种国内常常宣传“消费者是上帝”的感觉。公寓区(大约有十几栋楼)建在一片森林和绿地之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天天蓝天白云。公寓内卫生有人天天清理,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孩子经常在楼梯间滚爬玩耍)。五层楼居然设电梯,很是方便,尤其对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而言。更不可思议的是,今年初,公寓单元门居然改成自动感应门(和豪华商场大门一样)。大大方便了带孩子的父母。这些设施在国内很是少见,至少我们(济南)所在地区没有。说了这些为什么,就是消费者(居民 ...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2 22:35 浏览一下上面的意见,大家谈的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人人都觉得应当而且容易做的事却很难达成目标呢?举手之劳之事吗。实际上好多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如汽车让行人、不随地吐痰等。这些看起来在发达国家文明行为习以为常,而我们天天需要宣传、督促甚至咬牙切齿予以严厉处罚。大部分评论都归结于国民素质及教育问题。开始我也认为是这样。但是,近三年出国的经历对此有进一步的看法,不妨在此和大家切磋一下。 玛丽 评论于 2016-11-12 16:19 我们小区是省厅机关宿舍,各方面是很规范标准的,包括物业管理系统的各方面运作。垃圾分类在两年之前就进行试点,只是昙花一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令我非常的失望。 记得我在小区看到了绿色垃圾箱的旁边又增添了一个红色的垃圾箱的时候,很兴奋,跑过去仔细的研究了一番,上面标注着什么样的垃圾扔到这里面来。其中就有废旧电池和荧光灯管。 过了几天,我收拾了一下家里的废旧电池准备扔到那个红色的垃圾箱里。可是当我去到垃圾箱那里的时候,却不见了那个红色的垃圾箱。急忙跑去问门卫:“,师傅,咱们新添的那个红色垃圾箱哪去了?”“你要干什么呀?”门卫看着我着急的样子问。“我要扔掉这些废旧的电池。”我将手里的电池拿给他看。“哈哈,你还真当真呀,哪里来的什么红色垃圾箱,早就撤掉了。”“可是这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的,里面的化学物质对人类有很大的危险。国家是要回收的。”我非常严肃认真的看着他。门卫也严肃认真的告诉我:“你认为你放到红色垃圾箱的东西就一定是国家回收的吗?”我不解的看着他。“那些运送垃圾的汽车来了,把红色垃圾箱里的垃圾和绿色垃圾箱的垃圾都混在一起倒掉了。”他看我的眼神似乎在接着说:你真幼稚可笑! 我极端的无语!手里 ...
赤霞叟 评论于 2016-11-15 12:05 一是宣传不够,二是制度不健全,三是惩罚措施没跟上。实际上还是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宣传是让大家明白道理,了解不分类的危害性;制度是教大家如何办;惩罚是落实制度的保障,而关键在落实。有人说国外如何如何好,守纪律,讲卫生,那也是管教出来的。在国外违反规章制度处罚是很重的,不光罚款,有的还动刑。比如新加坡鞭刑就很有震慑作用。中国重视思想教育:一句“”以后注意”就行啦。这对于那些有道德底线的人,有羞耻之心的人,或许还有些作用。对于那些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来说,一点作用也不起,甚至认为自己沾了光。思想教育不是王能的!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3 23:33 我们的深刻体会是:在芬兰那样的居住环境下,你就不好意思啊,必须做好垃圾分类放置、过马路礼貌穿行、不得随地吐痰。。。换位思考我们身处那么好的环境和享受那么多的温馨服务是值得做和必须做的,这其中就不会考虑所谓凭觉悟、怕处罚之类。完全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行为。这种心境正是当前我们国内人文环境缺乏的、深深困扰政府和国民的根源。如此一说,如何去做,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决的。应当自下而上从观念上建立起良好人文理念。。。。政府做好政府的应当做的事情,国民做好国民应当做的事情。。。可能大家会说,这是说得容易而做起来难啊。重复一下前面的观点,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消费者是上帝’。。。。。。。。对待神圣的“上帝”政府要做的事情多了去了,关键在落实和细节。实际上,判断的标准很直接,就是消费者哪里还不满意(合理需求)。上帝满意了,自然素质会提高的(也就是不好意思不提高)。各位,这样的心境的建立还有多远。。。不得而知,只能不断努力再努力了。(完)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3 23:06 继续昨天的讨论:归结起来,垃圾分类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不简单。必须在建立起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得以达成。试想一下,就眼下的大环境氛围下,让所谓文明程度很高的欧洲老外们在国内待上一段时间,也被国人通化了。而我们这些所谓素质低的人去了北欧那种环境,同样可以做的很好。我们老两口已经切身体验了一把。这是为什么,值得好好反思啊。。。。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3 00:13 二,我们面临的现状:生活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大大改观(和上一辈比是天上地下),生活的社区按基本生活要求基本得到保障。问题来了。。。。基本保障是什么标准?过去有个小康之说,按说现在达到了吧。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用了近四十年时间(78年到现在),不容易啊。可是,一个垃圾分类这样小小问题,十六年仍无改观,着实不应该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目前是众说纷纭,有人愿政府管理不力,有的愿国民素质低下,还有的愿这愿那。那么何时才能理出头绪。我觉得,不能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分类问题。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自上而下建立起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观念(把“消费者是上帝”这句口号落到实处)。 三、消费者至上。。。‘’消费者是上帝‘’ 这不能仅仅是句口号,而应当落实到每个社区,千家万户。居民的需求(合理的需求)应当是社区管理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好像我们社区的管理也有这层意思。。。服务。至于服务是不是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只能是各说各理,无法界定。好的社区真好(媒体进行过大力宣传),但这不是当花瓶做摆设的。普遍的问题是,现在社区的管理根本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的,如,环境差的问题,进出社 ...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2 23:31 首先,谈谈认识的转变过程。女儿在国外(芬兰)读书,并结婚生子。如此,需要我们二老去探望。这就有了出国的机会。但这和旅游观光不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住在当地,生活其中。于是对比国内国外生活之琐事(在此不妄谈国家大事),感触颇深。衣食住行之民之所需,皆有差异。由于本话题主题为垃圾分类问题,其他就暂且不论,仅就此话题议论几番: 一、看到的实际状况:孩子居住在芬兰第三大城市图尔库市郊公寓。80平米二室二厅(居住面积),该公寓五层结构。这是芬兰工薪和普通职员居住地。若与国内目前大城市的居住标准,也就是中等水平。但是,生活其中一段时间后感觉大不一般。有一种国内常常宣传“消费者是上帝”的感觉。公寓区(大约有十几栋楼)建在一片森林和绿地之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天天蓝天白云。公寓内卫生有人天天清理,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孩子经常在楼梯间滚爬玩耍)。五层楼居然设电梯,很是方便,尤其对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而言。更不可思议的是,今年初,公寓单元门居然改成自动感应门(和豪华商场大门一样)。大大方便了带孩子的父母。这些设施在国内很是少见,至少我们(济南)所在地区没有。说了这些为什么,就是消费者(居民 ...
tsw深谷 评论于 2016-11-12 22:35 浏览一下上面的意见,大家谈的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人人都觉得应当而且容易做的事却很难达成目标呢?举手之劳之事吗。实际上好多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如汽车让行人、不随地吐痰等。这些看起来在发达国家文明行为习以为常,而我们天天需要宣传、督促甚至咬牙切齿予以严厉处罚。大部分评论都归结于国民素质及教育问题。开始我也认为是这样。但是,近三年出国的经历对此有进一步的看法,不妨在此和大家切磋一下。
玛丽 评论于 2016-11-12 16:19 我们小区是省厅机关宿舍,各方面是很规范标准的,包括物业管理系统的各方面运作。垃圾分类在两年之前就进行试点,只是昙花一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令我非常的失望。 记得我在小区看到了绿色垃圾箱的旁边又增添了一个红色的垃圾箱的时候,很兴奋,跑过去仔细的研究了一番,上面标注着什么样的垃圾扔到这里面来。其中就有废旧电池和荧光灯管。 过了几天,我收拾了一下家里的废旧电池准备扔到那个红色的垃圾箱里。可是当我去到垃圾箱那里的时候,却不见了那个红色的垃圾箱。急忙跑去问门卫:“,师傅,咱们新添的那个红色垃圾箱哪去了?”“你要干什么呀?”门卫看着我着急的样子问。“我要扔掉这些废旧的电池。”我将手里的电池拿给他看。“哈哈,你还真当真呀,哪里来的什么红色垃圾箱,早就撤掉了。”“可是这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的,里面的化学物质对人类有很大的危险。国家是要回收的。”我非常严肃认真的看着他。门卫也严肃认真的告诉我:“你认为你放到红色垃圾箱的东西就一定是国家回收的吗?”我不解的看着他。“那些运送垃圾的汽车来了,把红色垃圾箱里的垃圾和绿色垃圾箱的垃圾都混在一起倒掉了。”他看我的眼神似乎在接着说:你真幼稚可笑! 我极端的无语!手里 ...
三、消费者至上。。。‘’消费者是上帝‘’
这不能仅仅是句口号,而应当落实到每个社区,千家万户。居民的需求(合理的需求)应当是社区管理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好像我们社区的管理也有这层意思。。。服务。至于服务是不是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只能是各说各理,无法界定。好的社区真好(媒体进行过大力宣传),但这不是当花瓶做摆设的。普遍的问题是,现在社区的管理根本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的,如,环境差的问题,进出社 ...
一、看到的实际状况:孩子居住在芬兰第三大城市图尔库市郊公寓。80平米二室二厅(居住面积),该公寓五层结构。这是芬兰工薪和普通职员居住地。若与国内目前大城市的居住标准,也就是中等水平。但是,生活其中一段时间后感觉大不一般。有一种国内常常宣传“消费者是上帝”的感觉。公寓区(大约有十几栋楼)建在一片森林和绿地之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天天蓝天白云。公寓内卫生有人天天清理,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孩子经常在楼梯间滚爬玩耍)。五层楼居然设电梯,很是方便,尤其对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而言。更不可思议的是,今年初,公寓单元门居然改成自动感应门(和豪华商场大门一样)。大大方便了带孩子的父母。这些设施在国内很是少见,至少我们(济南)所在地区没有。说了这些为什么,就是消费者(居民 ...
记得我在小区看到了绿色垃圾箱的旁边又增添了一个红色的垃圾箱的时候,很兴奋,跑过去仔细的研究了一番,上面标注着什么样的垃圾扔到这里面来。其中就有废旧电池和荧光灯管。
过了几天,我收拾了一下家里的废旧电池准备扔到那个红色的垃圾箱里。可是当我去到垃圾箱那里的时候,却不见了那个红色的垃圾箱。急忙跑去问门卫:“,师傅,咱们新添的那个红色垃圾箱哪去了?”“你要干什么呀?”门卫看着我着急的样子问。“我要扔掉这些废旧的电池。”我将手里的电池拿给他看。“哈哈,你还真当真呀,哪里来的什么红色垃圾箱,早就撤掉了。”“可是这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的,里面的化学物质对人类有很大的危险。国家是要回收的。”我非常严肃认真的看着他。门卫也严肃认真的告诉我:“你认为你放到红色垃圾箱的东西就一定是国家回收的吗?”我不解的看着他。“那些运送垃圾的汽车来了,把红色垃圾箱里的垃圾和绿色垃圾箱的垃圾都混在一起倒掉了。”他看我的眼神似乎在接着说:你真幼稚可笑!
我极端的无语!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