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这个年,您过得有啥不一样?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13 08:21 笠翁立仁: 过年的一个新亮点——抢红包 春节给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这里面还寄托了亲人和朋友间的祝福和好运。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相互之间拜年的 ...是的李老师,抢红包成了新年的新元素,很高兴您能过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年~ 笠翁立仁 评论于 2017-02-12 09:43 过年的一个新亮点——抢红包 春节给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这里面还寄托了亲人和朋友间的祝福和好运。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相互之间拜年的方式从电话、短信到QQ、微信。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更多是情感的交流。从传统的年俗到现代的网络,过年的方式虽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却难以改变其精神内涵。陪陪家人、孝敬老人、探亲访友,“年味”里承载的是亲情与友情,承载的是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今年春节,我家通过群视频和远方亲人通话,仿佛近在咫尺地联系在了一起,我的儿子也给我买上了一款智能手机,我也加入群聊,学会了用微信视频通话联系亲人,也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独到便利,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们的生活点滴。更有趣的是在家网群里组织了一次特别Fashion的抢红包活动,成为过年的一个新亮点,家庭气氛达到了新的高潮,增添了新鲜的喜气。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9 09:48 laoxian19531120: 今年跟往年最大的不同有两点:我由坐等吃喝成了年夜饭的主力军,即便年后每每串门回来,以往都是倒头便睡,今年孩子们打牌玩儿,我照常下得厨去,四个、六个不等 ...想起来罗老师之前为大家贡献的厨艺菜品,赞罗老师的厨艺~ laoxian19531120 评论于 2017-02-09 09:41 今年跟往年最大的不同有两点:我由坐等吃喝成了年夜饭的主力军,即便年后每每串门回来,以往都是倒头便睡,今年孩子们打牌玩儿,我照常下得厨去,四个、六个不等的菜肴上桌,再陪孩子们喝它二两;最最开心的是,儿媳怕我累着,今年的年夜水饺是她跟儿子包的。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8 13:31 喜乐长寿族: 今年过年最大不一样的是基本没放鞭炮,除夕晚饭只放了500头的小鞭炮,全家几辆车过完年第一次出门时都不没放鞭炮,初六我们的拳友开始打拳也没放鞭炮。相互祝福亲 ...是哒,您说的这些小编也感同身受~感谢您的支持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17-02-07 18:25 今年过年最大不一样的是基本没放鞭炮,除夕晚饭只放了500头的小鞭炮,全家几辆车过完年第一次出门时都不没放鞭炮,初六我们的拳友开始打拳也没放鞭炮。相互祝福亲热一会就开始锻炼。非常高兴 。 其次,除夕饭发红包,去年我是按人平均分包,今年都是随机派发,每人平均十元,11份,多的抢到二十八元多,最少的不到一元。发完红包,按照小孙女要求,按最多的数量给小孙女和老伴每人三十元的红包,因为她们娘俩没有智能手机。大孙女,大孙女婿,闺女,女婿,外孙女在他们家过年,也都在家庭群发红包,边吃边发,高高兴兴,其乐融融。 第三是,拜年电话和短信少了,微信拜年红火起来,朋友们通过微信拜年和祝福,有的微信视频或者语音,既省电话费又感到非常亲切。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7 09:49 仙公山人: 俺过的这个年,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基本没有放鞭炮。往年,从小年辞灶就开始放,一直放到初二送家堂;不仅放鞭炮,还要放礼花。今年,只是在年五更发纸马时、送家 ...感谢老师响应“家”网倡议,将传递正能量落在实处,您说的对,“老同志要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大事做不了,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响应倡议,不放鞭炮,也是增添正能量!”感谢您~ 温柔的小白兔 评论于 2017-02-07 08:44 第一次远离家乡在北京女儿家过年!女儿、女婿均在北京工作,春节假期时间短,我们老两口均退休了,时间很宽松,春节前早早就到了北京,省去孩子们买票难、坐车难、往返时间紧等诸多的麻烦。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6 17:26 蓬莱gyl: 这个春节,过的很时尚。首先是响应家网号召,不放鞭炮,不污染环境。第二不用出门拜年,因为已经学会了发微信。用微信拜年方便。同时我也收到很多朋友的微信拜年 ...祝贺高老师过了个时尚环保团圆年,相信您会学会上传照片的~加油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6 17:23 gabee: 由于编辑老师出的主题好,今年春节前后胡诌八扯的共上传了“贴春联”、“看灯”、“走亲戚”、“一夜情”、“年是魔";"回家过年"等6篇小文 ...感谢朱老师的大力支持,几篇小文一登场,咱博客上的年味儿更浓啦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13 08:21 笠翁立仁: 过年的一个新亮点——抢红包 春节给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这里面还寄托了亲人和朋友间的祝福和好运。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相互之间拜年的 ...是的李老师,抢红包成了新年的新元素,很高兴您能过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年~
笠翁立仁 评论于 2017-02-12 09:43 过年的一个新亮点——抢红包 春节给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这里面还寄托了亲人和朋友间的祝福和好运。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相互之间拜年的方式从电话、短信到QQ、微信。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更多是情感的交流。从传统的年俗到现代的网络,过年的方式虽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却难以改变其精神内涵。陪陪家人、孝敬老人、探亲访友,“年味”里承载的是亲情与友情,承载的是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今年春节,我家通过群视频和远方亲人通话,仿佛近在咫尺地联系在了一起,我的儿子也给我买上了一款智能手机,我也加入群聊,学会了用微信视频通话联系亲人,也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独到便利,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们的生活点滴。更有趣的是在家网群里组织了一次特别Fashion的抢红包活动,成为过年的一个新亮点,家庭气氛达到了新的高潮,增添了新鲜的喜气。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9 09:48 laoxian19531120: 今年跟往年最大的不同有两点:我由坐等吃喝成了年夜饭的主力军,即便年后每每串门回来,以往都是倒头便睡,今年孩子们打牌玩儿,我照常下得厨去,四个、六个不等 ...想起来罗老师之前为大家贡献的厨艺菜品,赞罗老师的厨艺~
laoxian19531120 评论于 2017-02-09 09:41 今年跟往年最大的不同有两点:我由坐等吃喝成了年夜饭的主力军,即便年后每每串门回来,以往都是倒头便睡,今年孩子们打牌玩儿,我照常下得厨去,四个、六个不等的菜肴上桌,再陪孩子们喝它二两;最最开心的是,儿媳怕我累着,今年的年夜水饺是她跟儿子包的。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8 13:31 喜乐长寿族: 今年过年最大不一样的是基本没放鞭炮,除夕晚饭只放了500头的小鞭炮,全家几辆车过完年第一次出门时都不没放鞭炮,初六我们的拳友开始打拳也没放鞭炮。相互祝福亲 ...是哒,您说的这些小编也感同身受~感谢您的支持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17-02-07 18:25 今年过年最大不一样的是基本没放鞭炮,除夕晚饭只放了500头的小鞭炮,全家几辆车过完年第一次出门时都不没放鞭炮,初六我们的拳友开始打拳也没放鞭炮。相互祝福亲热一会就开始锻炼。非常高兴 。 其次,除夕饭发红包,去年我是按人平均分包,今年都是随机派发,每人平均十元,11份,多的抢到二十八元多,最少的不到一元。发完红包,按照小孙女要求,按最多的数量给小孙女和老伴每人三十元的红包,因为她们娘俩没有智能手机。大孙女,大孙女婿,闺女,女婿,外孙女在他们家过年,也都在家庭群发红包,边吃边发,高高兴兴,其乐融融。 第三是,拜年电话和短信少了,微信拜年红火起来,朋友们通过微信拜年和祝福,有的微信视频或者语音,既省电话费又感到非常亲切。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7 09:49 仙公山人: 俺过的这个年,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基本没有放鞭炮。往年,从小年辞灶就开始放,一直放到初二送家堂;不仅放鞭炮,还要放礼花。今年,只是在年五更发纸马时、送家 ...感谢老师响应“家”网倡议,将传递正能量落在实处,您说的对,“老同志要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大事做不了,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响应倡议,不放鞭炮,也是增添正能量!”感谢您~
温柔的小白兔 评论于 2017-02-07 08:44 第一次远离家乡在北京女儿家过年!女儿、女婿均在北京工作,春节假期时间短,我们老两口均退休了,时间很宽松,春节前早早就到了北京,省去孩子们买票难、坐车难、往返时间紧等诸多的麻烦。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6 17:26 蓬莱gyl: 这个春节,过的很时尚。首先是响应家网号召,不放鞭炮,不污染环境。第二不用出门拜年,因为已经学会了发微信。用微信拜年方便。同时我也收到很多朋友的微信拜年 ...祝贺高老师过了个时尚环保团圆年,相信您会学会上传照片的~加油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7-02-06 17:23 gabee: 由于编辑老师出的主题好,今年春节前后胡诌八扯的共上传了“贴春联”、“看灯”、“走亲戚”、“一夜情”、“年是魔";"回家过年"等6篇小文 ...感谢朱老师的大力支持,几篇小文一登场,咱博客上的年味儿更浓啦
春节给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这里面还寄托了亲人和朋友间的祝福和好运。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相互之间拜年的方式从电话、短信到QQ、微信。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更多是情感的交流。从传统的年俗到现代的网络,过年的方式虽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却难以改变其精神内涵。陪陪家人、孝敬老人、探亲访友,“年味”里承载的是亲情与友情,承载的是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今年春节,我家通过群视频和远方亲人通话,仿佛近在咫尺地联系在了一起,我的儿子也给我买上了一款智能手机,我也加入群聊,学会了用微信视频通话联系亲人,也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独到便利,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们的生活点滴。更有趣的是在家网群里组织了一次特别Fashion的抢红包活动,成为过年的一个新亮点,家庭气氛达到了新的高潮,增添了新鲜的喜气。
其次,除夕饭发红包,去年我是按人平均分包,今年都是随机派发,每人平均十元,11份,多的抢到二十八元多,最少的不到一元。发完红包,按照小孙女要求,按最多的数量给小孙女和老伴每人三十元的红包,因为她们娘俩没有智能手机。大孙女,大孙女婿,闺女,女婿,外孙女在他们家过年,也都在家庭群发红包,边吃边发,高高兴兴,其乐融融。
第三是,拜年电话和短信少了,微信拜年红火起来,朋友们通过微信拜年和祝福,有的微信视频或者语音,既省电话费又感到非常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