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调查
  4. 所有评论:您有读书的习惯吗?

所有评论:您有读书的习惯吗?

雾海帆影
雾海帆影 评论于
喜读书不求甚解,以前读书比较杂,比较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涉猎,退休后偏重于历史,文学。七十以后偏重于中外文学名著,读的慢一点,记一点读书笔记。
侯从礼
侯从礼 评论于
前些年读书比较多,近几年由于电视和网络的原因,读书比较少了。我最喜欢革命传统教育的书。比如《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孙介法
孙介法 评论于
由于自己偏爱文学,尤其喜欢小说,所以我30多年来一直坚持订阅《小说选刊》,另外看点老年杂志。
因为无能的人总是忙,加之我精力不足,我老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好像没有时间读大部头的书。
读书是吸收,写作是释放。我总想多释放一点。以免把读的书窝在肚子里到最后带到西天去……
西天有的是书,包括经书。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评论于
老年人读书,质量为首,数量在次。我这几年读莫言的书比较多,也挺喜欢的。
jfwu_usa
jfwu_usa 评论于
我一直以来酷爱读书,而且是阅读杂家,只要有机会就想读书。随著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快餐文化已成常态,阅读已逐渐成为奢侈的行为,好像没什么时间读书了。加上人老体衰,昏花的眼神,阅读已有些力不从心了,读书就更少了,这也是种遗憾吧。遗憾归遗憾,又无可奈何。怎么办?想求教大家如何解决矛盾。。
情义2011
情义2011 评论于
“学到用时方恨少”,总感觉知识不够用,浅薄得很。我是闲书读得不多,急用先学,用到什么学什么,没有系统,也没有计算过读了多少书。到了这把年纪,学起来费劲,尽力而为吧!
潇洒出尘
潇洒出尘 评论于
我读书是有阶段性的,过去历史书基本都读,《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后来就是逮着哪本读那本,现在虽然还天天要在睡前看书,但是为了好睡眠,早上才是一小时真正读书。我建议现在年龄大了,退休了,多读些散文集。因为短小精悍,既有兴趣,又有实用和指导,我还是喜欢一些老作家的散文。没必要再去啃几天看不完的书了。
zhouqm
zhouqm 评论于
读书笼统的用读了多少本计算是不科学的,因为书本有大小、厚薄之分,若用阅读了多少字可能更科学些,但不管怎么讲,多读些书是很有好处的,对老年人来说就更有好处了,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地排解孤独,特别是对一些善于独立思考且不易合群的人来说更合适。建议那些经常感到孤独的老朋友培养起读书的习惯,从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朋友吧!
崂山老海0603
崂山老海0603 评论于
“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
不好意思!图书阅读是指读什么算读书?老干部之家杂志算不算?读报参考算不算?中国历史通俗演义算不算?部分诗集算不算?
若算,本人远远超过平均阅读量;若不算,也就是读了几本通俗演义了。
赤霞叟
赤霞叟 评论于
读书是我的最爱。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床头上,茶几边,沙发旁,都是书。随手拈来,非常方便。我读书甚杂,但主要还是文史哲。军事著作我也很喜欢。年轻时曾幻想成为军事理论家。(可笑)现在老啦,大部头读不动啦,便转向了诗词。读书要分精读和泛读。所谓泛读就是浏览一下,知道个大概意思就行;精读则要反复读,好的篇章要能背诵。比如,韩愈的《师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至于小说,最应该读的还是《红楼梦》。
123>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