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家长变成“编外教师”,您怎么看?
家长做“编外教师”,这是教育上的新生事物。教室吧把本属于学校的责任硬退给家长是不对的,有能力的家长自然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这不应该成为学校给与的任务。这样做也会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不是义务教育所提倡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家长要配合学校主要承担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知识的传授还主要靠老师。
家长的责任是养育,学校的责任是教育,二者的共同责任是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的问题是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相互推诿,文过饰非。
文化教育学校应当是主体,学校不应该把文化课教学的责任推给家长。学校经常开家长会交流教育的经验,没必要。把家长说成是编外教师,提法一点不过,有推脱学校教育的责任之嫌。家长只是学校教育的辅助,而不是承担主要责任。家长还要工作,做家务都忙得头昏脑涨,下班还要帮老师辅导孩子,检查作业,弄得11点之前别想睡觉,老师现在多轻松呀。在家长群里发作业,家长还要负责打印出来,要是哪个孩子作业做的不好,那个老师竟然发到群里,让家长难堪,所以家长为了面子,经常加班加点的折腾孩子。孩子不容易,家长不容易。容易的只是上面那个动动嘴拍脑袋的官僚。他们根本不知道一到六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什么,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程度。你看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能真的文武双全,干一番事业?几乎净是自以为是,眼高手低,出门上当受骗的家伙。学的什么知识? 除了打游戏其他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了,连书都赶快扔了。哪有崇尚学习,增强本领这一说呀!
家长成编外教师由来已久,我认为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当然也与家长的认识错误有关。想想我们这一代以及问文革前的那些代人,家长有何能耐辅导孩子批改作业?学校考试向家长不布置过任务吗?
这个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所以会出现“编外教师”,责任不在教师而在于当下教育的“功利性”,是该给“学校教育”重新定位的时候了。我也算一位老教师了,这种情况以前根本不存在,而“文革”前的小学生可比如今的初中生,以前的高中生更胜如今的大学生,难道不值得反思么?
家庭教育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上着手,文化课教育主要还是在学校,家长只负责督促检查的责任。。
同意嘉言懿行老师的意见。家长和教师各负其责好。
我觉得把家长当成“编外老师”有点不妥。教师让家长看孩子写作业批作业,有些家长根本指导不了学生,给家长造成困扰。过去我当老师时,学生早读,教师批改家庭作业,最后发现问题,教师心中有数,整体问题集体讲,个别问题个别辅导,这样能更有利的掌握学生,教育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把家长当成编外老师的优点能让家长了解学生。
记得早先我做教师时,是从不用家长插手作业辅导的。每到第二天,我都会认真仔细严格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抽空在班上统一讲评。现在出现的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说,是学校或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无可厚非,但因此而造成“家庭负担”,是另一种教育不公平。有些家长真的不能或无法承担这个职务。学校应该在适当的课外时间,给没有“编外教师”的孩子及时补习,或可弥补这一缺憾。
家长与教师各负其责,既分工又要合作。双方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可相互推诿。这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操做起来,难度很大。应顺其自然,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