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小编邀您参加“我为《家》刊代言”活动! z.h.quan 评论于 2018-10-26 08:59 家刊帮我寻战友 战争年代的战友感情都是很深厚的,种种原因失散的太多,为了寻找当年的战友用尽了各种办法,请家刊帮忙是办法之一,家刊帮忙收到了成效。为寻找50多年前失散的战友,曾两次求助家刊,家刊大力协助刊登寻战友信息,找到了其中的一位。第一次,寻找李克稷,信息刊登在家刊2006年第7期,第二次,寻找隋芳莲和赵会川,信息刊登在家刊2011年第10期。2009年8月,收到李克稷健在的信息,他转业在重庆市,他是有人看到家刊的信息后告知的。2010年3月,我赴重庆与李克稷相会。久别相会实属不易,家刊相助得以重逢。 子豪启荣 评论于 2018-10-25 22:32 《家》是正能量的守望者 ——我为《家》代言 二十五年来,《家刊》服务老干部,守望正能量,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刊一网两端”的融媒体宣传平台,令人赞叹! 《家刊》使我第一首小诗得以发表,家网给过我一张最开心的奖状,《健康》推广我的锻炼经验,《公众号》朗诵我的拙文。我很欣慰!有诗为证: 家有品位人人夸,《家刊》就是我的家; 《家》话当真不会错,快乐休闲好生活。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微雨撒林 评论于 2018-10-25 21:37 这个可以!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8-10-25 16:00 李光福: 我从2017年经过朋友介绍进入《家》网的,开始主要学习老师们的摄影作品,偶尔也发几张自己的照片,2018年,单位给老干部每人订阅一份《老干部之家》刊物,每次来 ...李老师,您没有及时收到杂志,很抱歉,您的情况我已转达发行部,请稍安勿躁~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8-10-25 15:59 z.h.quan: 为战友订家刊 与家刊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介绍一件事。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单位每人配发一份家刊,除了认真阅读外,经常寄给外地的山东籍战友,并推荐老战友订阅 ...感谢张老师大力支持~谢谢您对“家”的爱~ 李光福 评论于 2018-10-25 15:43 我从2017年经过朋友介绍进入《家》网的,开始主要学习老师们的摄影作品,偶尔也发几张自己的照片,2018年,单位给老干部每人订阅一份《老干部之家》刊物,每次来了刊物都是仔细阅读大家的文章。但是,我们的刊物来的很不及时,尤其是6、7、8期,在9月中旬,经过多次询问才送来了,9、10月份是10月中旬来得。我们理解,可能是中间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再订阅2019年的《家》刊,希望在当月能够看到刊物。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8-10-25 13:21 蓬医老干支部: “与家刊合照”是什么意思?是手执家刊拍照?还是阅读家刊时拍照?。。。。。。都可以哦,张老师~欢迎您给我们提供多个场景下与《家》刊的合照~ laoxian19531120 评论于 2018-10-25 10:17 支持《家刊》代言活动! z.h.quan 评论于 2018-10-25 09:55 我为战友订家刊 与家刊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介绍一件事。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单位每人配发一份家刊,除了认真阅读外,经常寄给外地的山东籍战友,并推荐老战友订阅家刊。去年,我为两位老战友赠订两份家刊,分别是北京的老王和重庆的老李,受到二位的欢迎。 张继利 评论于 2018-10-25 06:57 家网编辑高姗姗: 您好!莫着急,与《家》刊合照近日发去,请关注!
z.h.quan 评论于 2018-10-26 08:59 家刊帮我寻战友 战争年代的战友感情都是很深厚的,种种原因失散的太多,为了寻找当年的战友用尽了各种办法,请家刊帮忙是办法之一,家刊帮忙收到了成效。为寻找50多年前失散的战友,曾两次求助家刊,家刊大力协助刊登寻战友信息,找到了其中的一位。第一次,寻找李克稷,信息刊登在家刊2006年第7期,第二次,寻找隋芳莲和赵会川,信息刊登在家刊2011年第10期。2009年8月,收到李克稷健在的信息,他转业在重庆市,他是有人看到家刊的信息后告知的。2010年3月,我赴重庆与李克稷相会。久别相会实属不易,家刊相助得以重逢。
子豪启荣 评论于 2018-10-25 22:32 《家》是正能量的守望者 ——我为《家》代言 二十五年来,《家刊》服务老干部,守望正能量,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刊一网两端”的融媒体宣传平台,令人赞叹! 《家刊》使我第一首小诗得以发表,家网给过我一张最开心的奖状,《健康》推广我的锻炼经验,《公众号》朗诵我的拙文。我很欣慰!有诗为证: 家有品位人人夸,《家刊》就是我的家; 《家》话当真不会错,快乐休闲好生活。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8-10-25 16:00 李光福: 我从2017年经过朋友介绍进入《家》网的,开始主要学习老师们的摄影作品,偶尔也发几张自己的照片,2018年,单位给老干部每人订阅一份《老干部之家》刊物,每次来 ...李老师,您没有及时收到杂志,很抱歉,您的情况我已转达发行部,请稍安勿躁~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8-10-25 15:59 z.h.quan: 为战友订家刊 与家刊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介绍一件事。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单位每人配发一份家刊,除了认真阅读外,经常寄给外地的山东籍战友,并推荐老战友订阅 ...感谢张老师大力支持~谢谢您对“家”的爱~
李光福 评论于 2018-10-25 15:43 我从2017年经过朋友介绍进入《家》网的,开始主要学习老师们的摄影作品,偶尔也发几张自己的照片,2018年,单位给老干部每人订阅一份《老干部之家》刊物,每次来了刊物都是仔细阅读大家的文章。但是,我们的刊物来的很不及时,尤其是6、7、8期,在9月中旬,经过多次询问才送来了,9、10月份是10月中旬来得。我们理解,可能是中间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再订阅2019年的《家》刊,希望在当月能够看到刊物。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8-10-25 13:21 蓬医老干支部: “与家刊合照”是什么意思?是手执家刊拍照?还是阅读家刊时拍照?。。。。。。都可以哦,张老师~欢迎您给我们提供多个场景下与《家》刊的合照~
z.h.quan 评论于 2018-10-25 09:55 我为战友订家刊 与家刊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介绍一件事。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单位每人配发一份家刊,除了认真阅读外,经常寄给外地的山东籍战友,并推荐老战友订阅家刊。去年,我为两位老战友赠订两份家刊,分别是北京的老王和重庆的老李,受到二位的欢迎。
战争年代的战友感情都是很深厚的,种种原因失散的太多,为了寻找当年的战友用尽了各种办法,请家刊帮忙是办法之一,家刊帮忙收到了成效。为寻找50多年前失散的战友,曾两次求助家刊,家刊大力协助刊登寻战友信息,找到了其中的一位。第一次,寻找李克稷,信息刊登在家刊2006年第7期,第二次,寻找隋芳莲和赵会川,信息刊登在家刊2011年第10期。2009年8月,收到李克稷健在的信息,他转业在重庆市,他是有人看到家刊的信息后告知的。2010年3月,我赴重庆与李克稷相会。久别相会实属不易,家刊相助得以重逢。
——我为《家》代言
二十五年来,《家刊》服务老干部,守望正能量,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刊一网两端”的融媒体宣传平台,令人赞叹!
《家刊》使我第一首小诗得以发表,家网给过我一张最开心的奖状,《健康》推广我的锻炼经验,《公众号》朗诵我的拙文。我很欣慰!有诗为证:
家有品位人人夸,《家刊》就是我的家;
《家》话当真不会错,快乐休闲好生活。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与家刊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介绍一件事。我们老俩口退休后,单位每人配发一份家刊,除了认真阅读外,经常寄给外地的山东籍战友,并推荐老战友订阅家刊。去年,我为两位老战友赠订两份家刊,分别是北京的老王和重庆的老李,受到二位的欢迎。
您好!莫着急,与《家》刊合照近日发去,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