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您的人生是怎么排序? 一砾 评论于 2019-03-05 14:43 顺其自然。历史证明,许多事情的排列,应时而变。这也是自然规律。是否可以以不违背,不别扭,生活愉快为主。 把自己排在前面,不足以服众。人人不拥戴也是枉然。 自己照顾好自己是对的。一家人互相照顾体贴也要把日子过得很好。 但是,自己丝毫没有了地位,吃不上穿不上,处处事事不受待见。那就要考虑争取排第一了。 侯从礼 评论于 2019-02-27 14:42 这个问题还真没好好考虑,不好回答。我的父母不在了,孩子都已成人,自然是把自己和老伴排在第一位了。 快乐驿站 评论于 2019-02-27 10:58 这个问题很难完美回答,在不同的阶段,回答会有不同,比如年轻时和年老时就不同。年轻时,正常情况下,身体不会有什么问题,而父母需要赡养,儿女需要抚养,我想多数人都会把父母儿女放在首位,而等到年纪大了,爱护自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自己好了,才会有能力照顾家庭,减轻家庭负担。另外,每个人家庭情况,生活环境,身体状况不同,回答也会有所不同。 whf1943 评论于 2019-02-26 22:02 人生排序,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你能身心健康地存在,才能谈上关爱你亲近的人。 第二位的是伴侣。中国父母仿佛就是为儿女活着的。从孩子坐胎到长大结婚生子,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了。工厂里的产品,卖出去保修法定一年,儿女即使结婚生子了,父母给自己加的“保修任务”也不算完成。老人死不瞑目的是儿女的安危。父母对“飞出窝”的子女的最大期盼,就是他(她)能找个伴,建个新“窝”。伴侣就是一个人的“窝”。这个窝,如军队的根据地,飞机的机场,轮船的港湾。有了这个温馨的窝,父母才获得安生。生养儿女才有条件。 你是一个身心非常健康的人,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尊老爱幼的事情能做不好吗? 我的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文明讲的:修身,齐家。这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年不间断的重要原因。有了这基础,才能治国平天下。五千年文明不间断。 喜乐长寿族 评论于 2019-02-26 21:21 每个人的家庭和个人经历不同,排序也有所不同。赞同桃园愤青老师的观点。 子豪启荣 评论于 2019-02-26 20:54 这里用得着佛说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应读wéi,修习,修炼的意思。“为己”,即律己,约束自己,要求自己遵循道德法则。一个人若不能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那就无法在天地之间立足,又怎么去爱别人,怎么对得起子女、伴侣、父母?再说,这个人生排序者也应该是同时身为子女、伴侣、父母,所以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是正确的,更是负责的。至于后边三个选项,应该处于同等地位,只不过有时要分个轻重缓急而已。这个问题不能设置预案的,无论你怎么排序,一旦有情况就由不得你“按步就班”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信,你试试! 潇洒出尘 评论于 2019-02-26 19:28 在各个阶段,面对“自己、伴侣、孩子、父母”这几个人生最重要的角色,年轻时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中年以后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年老了把老伴放在第一位。我始终把自己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第一我是母亲,世界上母亲对待儿子是任何人比不了的,第二,父母老了,身体欠佳,需要我们照顾,必须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第三现在我们老了,要和老伴相依为命,老来伴他就是山,所以要相互放在第一位。 李光福 评论于 2019-02-26 16:56 同意大家的论据,不同时间段排序不同,但是,首先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是第一位的,自己都不行了,还能去照顾谁呢?在结婚前自然就父母排在前面。有了小家庭,必须担当起所有的责任,排序分什么事了。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9-02-26 16:25 嘉言懿行: 这个问题属于两难推理,不管怎样回答,都有不妥。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进行排序。按照系统论观点,都重要,各负其责,各尽义务。不应该非此即彼,不应该非要排 ...是的,于老师,咱们是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9-02-26 16:24 蓬莱gyl: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排序在人生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时间地点,要有不同的排序:青年时期孩子、伴侣、父母、自己。中年时期父母、孩子、伴侣、自己。l老年时期 ...赞同~[微笑]
一砾 评论于 2019-03-05 14:43 顺其自然。历史证明,许多事情的排列,应时而变。这也是自然规律。是否可以以不违背,不别扭,生活愉快为主。 把自己排在前面,不足以服众。人人不拥戴也是枉然。 自己照顾好自己是对的。一家人互相照顾体贴也要把日子过得很好。 但是,自己丝毫没有了地位,吃不上穿不上,处处事事不受待见。那就要考虑争取排第一了。
快乐驿站 评论于 2019-02-27 10:58 这个问题很难完美回答,在不同的阶段,回答会有不同,比如年轻时和年老时就不同。年轻时,正常情况下,身体不会有什么问题,而父母需要赡养,儿女需要抚养,我想多数人都会把父母儿女放在首位,而等到年纪大了,爱护自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自己好了,才会有能力照顾家庭,减轻家庭负担。另外,每个人家庭情况,生活环境,身体状况不同,回答也会有所不同。
whf1943 评论于 2019-02-26 22:02 人生排序,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你能身心健康地存在,才能谈上关爱你亲近的人。 第二位的是伴侣。中国父母仿佛就是为儿女活着的。从孩子坐胎到长大结婚生子,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了。工厂里的产品,卖出去保修法定一年,儿女即使结婚生子了,父母给自己加的“保修任务”也不算完成。老人死不瞑目的是儿女的安危。父母对“飞出窝”的子女的最大期盼,就是他(她)能找个伴,建个新“窝”。伴侣就是一个人的“窝”。这个窝,如军队的根据地,飞机的机场,轮船的港湾。有了这个温馨的窝,父母才获得安生。生养儿女才有条件。 你是一个身心非常健康的人,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尊老爱幼的事情能做不好吗? 我的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文明讲的:修身,齐家。这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年不间断的重要原因。有了这基础,才能治国平天下。五千年文明不间断。
子豪启荣 评论于 2019-02-26 20:54 这里用得着佛说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应读wéi,修习,修炼的意思。“为己”,即律己,约束自己,要求自己遵循道德法则。一个人若不能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那就无法在天地之间立足,又怎么去爱别人,怎么对得起子女、伴侣、父母?再说,这个人生排序者也应该是同时身为子女、伴侣、父母,所以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是正确的,更是负责的。至于后边三个选项,应该处于同等地位,只不过有时要分个轻重缓急而已。这个问题不能设置预案的,无论你怎么排序,一旦有情况就由不得你“按步就班”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信,你试试!
潇洒出尘 评论于 2019-02-26 19:28 在各个阶段,面对“自己、伴侣、孩子、父母”这几个人生最重要的角色,年轻时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中年以后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年老了把老伴放在第一位。我始终把自己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第一我是母亲,世界上母亲对待儿子是任何人比不了的,第二,父母老了,身体欠佳,需要我们照顾,必须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第三现在我们老了,要和老伴相依为命,老来伴他就是山,所以要相互放在第一位。
李光福 评论于 2019-02-26 16:56 同意大家的论据,不同时间段排序不同,但是,首先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是第一位的,自己都不行了,还能去照顾谁呢?在结婚前自然就父母排在前面。有了小家庭,必须担当起所有的责任,排序分什么事了。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9-02-26 16:25 嘉言懿行: 这个问题属于两难推理,不管怎样回答,都有不妥。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进行排序。按照系统论观点,都重要,各负其责,各尽义务。不应该非此即彼,不应该非要排 ...是的,于老师,咱们是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家网编辑高姗姗 评论于 2019-02-26 16:24 蓬莱gyl: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排序在人生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时间地点,要有不同的排序:青年时期孩子、伴侣、父母、自己。中年时期父母、孩子、伴侣、自己。l老年时期 ...赞同~[微笑]
把自己排在前面,不足以服众。人人不拥戴也是枉然。
自己照顾好自己是对的。一家人互相照顾体贴也要把日子过得很好。
但是,自己丝毫没有了地位,吃不上穿不上,处处事事不受待见。那就要考虑争取排第一了。
第二位的是伴侣。中国父母仿佛就是为儿女活着的。从孩子坐胎到长大结婚生子,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了。工厂里的产品,卖出去保修法定一年,儿女即使结婚生子了,父母给自己加的“保修任务”也不算完成。老人死不瞑目的是儿女的安危。父母对“飞出窝”的子女的最大期盼,就是他(她)能找个伴,建个新“窝”。伴侣就是一个人的“窝”。这个窝,如军队的根据地,飞机的机场,轮船的港湾。有了这个温馨的窝,父母才获得安生。生养儿女才有条件。
你是一个身心非常健康的人,又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尊老爱幼的事情能做不好吗?
我的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文明讲的:修身,齐家。这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年不间断的重要原因。有了这基础,才能治国平天下。五千年文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