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评论:要“见义勇为”还是“见义智为”?
见义勇为,不要犯明显的糊涂错误。
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从根本上讲始终都是对的!但是做任何事都需要我们去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遇到歹徒也是如此,没有一点准备和技巧,"为"了也是白为,没准把命搭了.最后仍然让歹徒逃脱,一激动就上前那只叫鲁莽行事!有勇无谋办不了大事!同时用智则可事半功倍!有勇有谋才是人们一直追求的、认同的!所以见义勇为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有勇有谋”,“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不是不为,而是为了更好的为,
见义智为是见义勇为的细化,谢先生的做法是对的。当然如果是他个人拍完视频再救人就是错误的。
见义智为是对见义勇为的一块遮羞布而已,见义勇为是广义的,本身包括见义智为,危急时刻,一旦以此为理由,先对自己做得失判断,或先作予案,黄瓜菜都凉了!
在浙江金华永康市6岁男童落水后,90岁的老人路过发现后立即跳水救人。这件事连央视新闻也为老人的见义勇为点赞,是应该的。河南南阳一个男孩溺水,大声呼救。正在岸边陪妻子的谢先生发现后,急忙呼喊其他大人一起施救。他们找来救生圈和竹竿,最终把男孩捞上岸。事件没说明白。男孩溺水,先生施救,妻子拍视频,也是一种方法。不过立岸的妻子别先拍视频,用手机先拨打110施救中心,救落水人要紧。
首先应当说谢先生在这种情况下的做法是正确的。生命是珍贵的,他的做法即救了他人,也保全了自己。是见义智为很好的诠释。“见义智为”是“见义勇为”的继承、发展、细化、升华,决不是“见义不为”的借口和推脱,是即勇又智的行动结合,是为了更好更全的保护他人的最佳言行,并能将个人和他人生命危险危害和彩产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方案。我赞成“见义智为”。
见义勇为的“勇”,用该解读为勇敢、勇于,倡导的是一种“舍身取义”的牺牲精神。需要智勇双全,但很难两全其美。我非常同意黄老师和姜老师的看法。
智和勇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我们约定俗成的见义勇为,一定包含着智,而不应该是盲目蛮干。如果自己不会游泳,或者完全没有能力救人,就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这同样属于见义勇为的范畴,应该得到支持和表扬。同意“不应该道德绑架他人,救人的前提是评估环境和保证自身安全,遇险救人,应该提倡见义智为,而不是见义勇为”的说法。
同意黄玉成老师的观点。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最好。
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问题。“见义勇为”,永远是真理。勇者,都是智者,才能冒着一定的风险救人。若是明明知道救不了人,再送上一条命,那不是“勇“”。“见义智为”,容易误解,不利于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