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老人为睡棺木求死?

所有评论:老人为睡棺木求死?

牟平龙泉支部
牟平龙泉支部 评论于
拜读后实感震惊,我们烟台从70 年代就开始火花了,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为什么同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的群众思想如此落后?不可思议!
娴雅女人
娴雅女人 评论于
听说自杀的还有60多岁的!多可惜啊!
汶水之畔
汶水之畔 评论于
安庆的官员做法有些操之过急,估计他们也没有想到老百姓的反映会如此强烈。或者说当地官员也已经习惯这种与百姓说话的方式了。另外,我认为安庆的官员也是背了黑锅的,为谁背得??当然是上面的民政部门了,上级有这样那样的考核,例如你的火化率要达到多少?现在党的群众路线反“四风”就是要反对这些上级对下级随意的划目标,乱考核
仙公山人
仙公山人 评论于
全国火化达到90%,而那个地方才10%,啥原因?推行要循序渐进,封建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老年人,转变起来更难。当地政府应该吸取过去、眼下的教训,研究办法,做好群众工作。
纪慎言
纪慎言 评论于
我认为,这是当地干部用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老百姓。当地干部的错误一是长期没有落实中央的殡葬改革政策,以致使中央殡葬改革政策实施近30年后,当地的火化率才达到10%左右,这是严重的失职;其二,在推行中央殡葬改革过程中只重形式忽视内容,没有让老百姓看到殡葬改革的好处,譬如虽然把死人的尸体烧了,但是死人依旧装棺材然后土葬,白白地又多花了火化尸体的钱,其他费用照付。老死的人迷信,但是他们死后是无可奈何地,关键是死者亲人们看得清楚,算得清楚怎样合适,所以大家不赞成现行的殡葬改革。其三,是当地干部急功近利,在没有充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情况下,为了创造自己的“政绩”而强行限时推行殡葬改革,才导致了一些群众的悲剧。这不是群众的愚昧无知,是他们的绝望与无奈。谁愿意活得好好的时候去自杀?!是当地干部欠下的孽债,让老百姓来买单罢了。真是可恶!
文藻
文藻 评论于
愚昧无知
赵凤虎
赵凤虎 评论于
山东全面实施火化应该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也是强行推广的,对偷偷土葬的除进行罚款外,还强行挖出尸体焚烧。尽管手段强硬,但没听说有寻死上吊的现象。之后老百姓便对火化认可了。问题是,在为数不少的地方,在火化之后,再按土葬方式殡葬,做寿材、寿衣、起坟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桃园愤青
桃园愤青 评论于
又是我第一个发发言,就说说我的看法吧。
       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是震惊,那里人们的思想太落后了,愚昧到无知的程度,那里的的干部太官僚了,官僚到霸道的程度。
      人死了火葬是势在必行的,是殡葬制度进步的表现。我国古代就有火化地习俗。《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火花了的。我们这里过去修大寨田经常到陶坛子,年龄大的人说,这是南方蛮子来选好了地气,才把他们的老祖先埋到这里的,里面盛的就是骨灰。看来火化是源远流长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糟粕,不是孝道的真谛,反而对真正的孝道进行了误导。
      我们威海地区(当时是烟台)70年代除就开始火化了。到现在有30年了,没有出现安庆那种奇怪的现象。我奶奶在世的时候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烧。看到火化成了大势也就不反对了,弥留之际提出了要求,要戴红手套,要给她烧个牛。她说,当过接生婆,手脏,有了红手套小鬼不挑剔,有了牛好喝脏水。都知道这都是迷信,我们还是照着做了。
      安徽安庆是陈独秀的故乡,看来那里人们的思想离陈独秀差的远。解放半个多世纪了,那里的历届政府都没有把移风易俗当做工作来抓,人们的思想,还定格在百年之前。现届政府改革殡葬工作做的不细致,不了解人们的思想状况,下限令有点滑稽可笑。我说应该先行试点,然后推开。想当然,下限令就有点强迫民意,结果把好事办坏了,出现了悲剧,引起人们的反感。我的看法是他们那里的干部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还是没有到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值得好好反思了。
<12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