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沂蒙老翁
沂蒙老翁 2011-05-10 12:51
刚看到韩老师说文革故事的接龙,很有意思,也极有必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麽!
我是个中学教师,文革是从学校发端,我是从头到尾经历过的。细想想,还真有不少故事可说道说道。先说一个我自己:从天上摔到地上——学校大乱,工作组开进学校。我是第一个被解放,我是老师中唯一一个进革命委员会,头衔是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你说红吧,为什么?因为我是贫农,是党员,又听党的话。坏啦,好景不长,我很快又成了工作组的保皇狗,地富反坏右的保护伞,“现行**”!从天上摔到地下,你说什么事儿!这就叫文革“翻烙饼”!
沂蒙老翁
沂蒙老翁 2011-05-11 08:3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996年9月5日发出的《关于组织外地高等学校革命学生、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我被选为赴京代表,到北京见毛主席。在西郊机场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大家正在焦急地东张西望时,忽听有人喊:“来了,来了!”人们忽的一下子都站了起来,像潮水般的向前涌来,解放军战士只得手挽着手,像一道堤坝,阻挡住了洪水般的往前拥挤的队伍。车队飞驰过来了,我清楚地看到,毛主席在第一辆敞篷车上,头戴军帽,身着大衣,神情庄严,举起右手,轻轻摆动。林彪和周恩来站在第二辆车上,林彪戴着一顶无沿的皮帽,两人都手举着红宝书,总理面带笑容。后面车上的江青特别引人注目,别人都是面向前方,她却手抓着车上的扶手,侧身探出,满面春风地举着红宝书,向红卫兵致意。车队从我面前开过,从头至尾,不过一两分钟。我们从早晨到下午,经过八九个小时的奔走和等待,接见就这么结束了,前排的人探着身子,后排的人推着前排的人,欠着脚伸长脖颈,都想看一眼那渐渐远去的车队。但被接见的红卫兵大军,是在跑道上回环摆阵的,车队转眼间便看不到了。从午夜到下午,十二个多小时的奔走和等待,毛主席的车队虽然在面前一闪就消失了,却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
贯之
贯之 2011-05-12 09:34
文革那些事接龙
十年文革是一场空前浩劫,有笑料也是苦涩的。下面是文革中期的一个长镜头:人们吃完饭在大食堂外稍呆一会儿。一位中年,稍息步,即重心于左足,右足稍前出,并抖动着;右臂及食指伸出,几乎触到对方的鼻尖,也微微摆动着;刚吃饱饭心情不错,带着轻蔑的笑容向对方开口道:“吃啦?老臭!嘿嘿,你说你小子,念那么多年的书干吗呀,臭知识分子,臭老九!知道吗,你这辈子臭烘烘的算是玩儿完啦,下辈子,下下辈子也没戏啦。挺聪明的个人,傻了吧!嗯!”收回右臂一拍胸脯,接着又伸出右臂翘起大拇指,不无自豪地提高了声音:“你瞧咱,大老粗!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笸箩。怎么着,工人阶级!你小子,知道吗,啊!工人阶级!毛主席说啦,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横扫他妈的一切!打倒一切!你小子呀,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不能乱说乱动。你小子想混进工人队伍,老唠!甭想,没门儿!怎么着,你小子瞧不起咱,是吗? ”又一拍胸脯更自豪地説:“毛主席喜欢我!嘿嘿!”这位(很有代表性)可爱的老兄竟以多年的大老粗为荣,实际上也是文革的受害者。
寿比山
寿比山 2011-05-12 12:53
1968年我从省级机关被下放到沂蒙山的沂源县,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大学校按中队、小队编,中队设在公社,小队放在村。我们中队是在燕子崖公社,我的小队放在富庄。大学校要求学员吃住在老百姓家中,还规定每天要早请示、晚汇报,一日三歺要念语录,唱语录歌。一个学员分一户,每户吃三天,进行轮换。我是队长在住的那户吃,全家五口人,一个老太太,二个孩子大的是男孩上小学三年级,小的是女孩四、五岁,房东大哥两口,我去吃饭人家就分两处吃,房东大哥和上学的孩子加上我三个人一处吃饭。按上级规定吃饭时先念一段语录,这好办拿语录念一段,问题唱歌就不好办,我单独唱也不会,五音不全,我们三个人也唱不到一圤,开始只唱:天大北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开始门外还站许多小孩看热闹。为此事真犯难了,不唱吧怕上级检查,扣上对毛主席又不忠,唱又唱不起来。房东大哥发话,咱把门关上,訨外边听不到,一旦上头来枔査,我就说我们每天都坚持了。从此就那样办了。现在回想起来,有多可笑啊,那时的人脑子里只装上忠于毛主席。上边让怎么办就怎办。
lzkxlrb
lzkxlrb 2011-05-20 09:33
那时候我上小学,我是学校里发展的第一批“红小兵”(现在的少先队员)。那时和现在不一样,现在一年级入学后,到六一节所有的学生都要加入少先队。那时候每个班只有4到5名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团员”入团。关于毛主席语录的事,我也要啰嗦一点,就是学生上课时,必须手拿毛主席语录(最好是红色的袖珍本),起立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三遍,才可以正式上课。那是我没有,回家跟父母闹着哭着要买。一个是家庭穷,买不起。再一个就是脱销。邻居家是工人,给了我一本,我激动的一宿没有睡觉……这是真实的!
zjq20110303
zjq20110303 2011-05-30 09:40
我不爱同生人说话。看了老师们的一些话语,我也有些感想。文革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回忆了一些事,但我不爱给生人知道。现在老了,退休了,哈哈,想来也好笑,那时我们年轻幼稚,都说是在革命。那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70后的人听了当笑话,但那时却关系到人的生死荣辱,但愿历史不会重演。
羽毛1207.ok
羽毛1207.ok 2011-06-14 08:57
群众运动--运动群众。那时的中国老百姓就像傻瓜一样被人愚弄!可怜可悲!
寿比山
寿比山 2011-06-17 12:01
记得67年全国造反派组织到处都有,三两个人也打出造反司令部,有的光杆司令,不管有多少组织,说到底就是两派,“革”、“保”。谁也不愿当保皇i派。在夺权高潮时,夺权派就大叫,夺权好得恨,就简称好派。反对者就大叫好个屁,简称“屁”派。在全国到处成了“好”与屁的海洋。屁气冲天。
寿比山
寿比山 2011-06-19 16:33
自已亲身经历“文革”,往事不愿回想。很伤心、很难过,那种罪真是受够了。“文革”上大学就是一例。正规大学都仃课了。我们反而被迫上大学。不管有什么围J难,硬逼下去。下去时一边鼓锣打鼓欢送,一边老婆哭孩子叫,心里有说不出难受。我写了一点囬忆,也当作一个故事吧。难忘1968年,下放沂蒙去沂源。
强迁“三证”一锅端,赶到“大学”去鍛炼。
农村广阔天地宽,处处连着阰级线。
接受“贫下”再教育,“三同”改造世界观
凡 事都要上“纲”、“线,,狠斗私字一闪念。

  早请示晚上汇报,是否忠于毛主席。
“九大”召开喜讯传,学员心里笑开颜。
冲破种种铁锁链,返城回家得团圆。
虽未拿到毕业征,重回机关梦实现。
                 注:1968年“文革”进入高潮,造反派掌大权,把省级机关大批干部赶下乡,成立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分三处:惠民、济宁、沂源。强制把户口、工资、党、团关系转下去,誏你死了回机关的心,在农村干一辈子。
       1969年4月九大召开,中央下达解决山东问题的“红十条”,揭开王效禹造反派掌权的盖子。山东大地一片沸腾,欢呼胜利。大学校广大学员更是格外高兴,组织起来返城回省级机关参加斗批改。丳很大周折、斗争,终于把户口、工资、党、团关系转回济南。结束被改造之苦。此事虽巳过四十多年,但仍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辈子还曾上过名流大学。可谓天下一大奇文。但愿历史不要重演。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2011-06-25 16:56
有趣!待慢慢品来!问好楼上各位老师!
第一页<3456>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