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2007年与老战士同行

军事发烧友   1310
2011-02-24 21:54
   
与老战士同行
 
       得悉陕西大学生“与老战士同行”活动启动,我羡慕至极;看到一幅幅活动照片,我心潮澎湃。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是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是共和国的开国功臣,是党史军史的重要见证人。曾几何时他们井冈山大别山大巴山上摇红旗,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曾几何时他们太行山吕梁山沂蒙山上杀倭寇,百团大战后反扫荡大生产;曾几何时他们逐鹿中原饮马长江,三大战役后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曾几何时他们挥师朝鲜,血战三千里锦绣江山;曾几何时他们西藏平叛反击阿三抵抗苏修抗美援越教训越南;曾几何时他们保卫海疆捍卫领空唐山抗震首都戒严抗洪抢险……数不尽的战斗经历使他们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非凡的人生道路使他们与众不同。 
       我是一名军史发烧友,了解军史是我的爱好。看到了老战士们的简历后我惊喜万分,从研究军史历史的角度我意识到了老战士们的价值。 
      陕西省军区原政委王兰江参加过百团大战、上党战役、淮海战役、上甘岭战役,由此我知道他来自中野9纵、二野15军,这支由秦基伟从太行山带出的部队是支英雄劲旅。老首长当年随陈谢兵团转战中原后克郑州战黄维;渡江南下后轻取广州;进军云南后保卫边疆;挥师朝鲜后上甘岭上扬军威。这支“千岁军”部队至今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空降集团军仍在枕戈待旦。王兰江老首长是从15军成长起来的,他见证了15军的发展历程,他是15军军史的宝贵财富。 
      梁生玉老人,标准的“三八式干部”,1938年参军的他参加过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中所在班不仅是“梁生玉生产模范班”还是“贺龙投弹英雄班”。解放战争时期随刘转连、晏福生挺进东北,牡丹江剿匪创建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所部东野1028师“打成了铁打成了钢”,自己也获得“钢八连连长”的称号。他是今天的47集团军139机械化步兵旅战史的重要历史见证人,作为军事发烧友的我实在羡慕陕西大学生能够与老人共忆当年八路军359旅的峥嵘岁月。 
      陕西省军区原军械处长朱荣东,山东沾化人,是我的山东滨州老乡。19428月入伍的他同年12月即入党。当年老人坚持清河平原垦区敌后游击战争喝咸水吃黑豆是何等的艰苦;跟随杨国夫闯关东,山东7师激战山海关伤亡过半;血战四平攻坚老虎617师炸药爆破显神威,同样也是伤亡过半;辽沈战役攻锦州,平津战役打天津,林彪点调17师去攻坚,同样是危险重重;横扫大江南北解放武汉三镇后轻取广州128师首先入城,追歼残匪博白城内活捉桂系兵团司令张淦;海南岛上包围了敌人的128师又被敌人反包围,有的连队打到十几个人后还能打。朱荣东老人是从血与火的战争中走出来的英雄,是渤海平原敌后游击战争的历史见证人,是武警128师的发展历程的“活字典”。 
      陕西省华县原武装部政委程子铭,湖北云梦人,是新四军五师的老战士。李先念的新四军第五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中原军区六万大军但中原突围损失巨大,军史研究方面有空白。这位老首长对研究新四军第五师战史和中原突围具有重大价值。当年的中原军区服从全国战略需要坚持陕南鄂西北外线牵敌,以巨大代价换来了粟裕苏中七战七捷,刘邓大军出击陇海和林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的胜利。中原突围路漫漫,坚持陕南红旗始终不倒;鄂东独立2旅杀出重围后服从军委命令再次杀回大别山,被打散后仍继续坚持到刘邓跃进大别山;江南游击纵队渡江南下敌后游击,千里转战不畏艰险。李先念、王树声、罗厚福、刘昌毅、周志坚、张体学、李人林、张才千……都是从残酷的中原突围走出来的解放军优秀将领。中原军区六万将士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程子铭作为中原军区的一员,他的战斗经历一定丰富多彩惊心动魄,是值得我尊敬和佩服的。 
      李伯臣老人来自王近山、杜义德的中野6纵、二野12军。他跟随“王疯子”出击陇海时兰封战斗“鸟枪换炮”;血战大小羊湖解决赵锡田的整三师时“烧铺草”;激战羊山集活捉宋瑞珂时冒雨打冲锋;挺进中原后大别山里兜圈圈掩护桐柏、江汉再展开;转出大别山后襄樊战役刀劈三关活捉康泽;淮海战役时“瘦狗拉硬屎”仍掩护廖运周起义;解放大西南时挥师重庆后又决战川西。王宏坤、王近山、杜义德、韦杰、李德生、尤太忠、肖永银、李震……均来自这支部队。老人所在的部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钢铁雄师,至今仍虎踞徐州守备东南。李伯臣老人作为12军的老人是很值得骄傲的,我渴望将来有一天能够与老人见面,共忆12军的辉煌战史和老人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 
      去年写《关于济南战役的四点想法》时一直缺乏济南战役老战士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攻城西集团华野3纵和13纵的资料。这次“与老战士同行”活动中的孙荣阳老人就来自孙继先的华野3纵,1944年入伍的他一定经历了华野3纵战史上的全部战斗:随陈唐兵团外线出击后打许昌,缴获敌人大量战利品;克洛阳,打出张明“洛阳英雄营”;战睢杞,开封活捉李仲辛;济南战役打进济南府,然后决战淮海渡江南下备战舟山。张志浩老人则来自周志坚的华野13纵,他所在的部队先是参加胶东保卫战;随后“两个横扫”小试牛刀;接着济南战役打出“济南第二团”;紧跟着淮海战役碾庄显神威跻身“华野五个攻坚力量最强的纵队”之列;继而渡江南下战上海、克福州、攻厦门,福建备战防蒋匪。两位老人的战斗经历一定与其英雄的部队一样辉煌,我渴望着拜访二老,为我的《关于济南战役的四点想法》增细节添色彩。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之际,陕西大学生与老战士同行意义非凡,山东济南的我万分羡慕陕西大学生。大学生与老战士共忆往昔峥嵘岁月,不仅能够展示老战士生命中曾经的辉煌和抢救军史资料,而且大学生自己也受益匪浅:生活上,想一想红米饭南瓜汤,吃什么都觉得香又甜;学习上,想一想革命前辈那股劲,学什么都觉得力无穷;人生道路上,想一想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闯不过的艰与险。 
      最后我祝愿“与老战士同行”活动顺利开展,祝愿老战士身体健康老有所乐,祝愿我们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发展进步向前进!

评论

军事发烧友
军事发烧友 2011-02-25 12:04
xinjin: 你对军史有研究,可以写写战争年代的故事。战争年代的故事需要采访老战士老干部,但是在我们山东我接触不上他们,像2007年写的那些,那是因为人家陕西省组织了与老战士同行活动,我才有机会接触他们。
xinjin
xinjin 2011-02-25 07:49
你对军史有研究,可以写写战争年代的故事。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