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文革日记(8):抄录大字报——戚本禹讲话

嘉言懿行   355
2016-10-26 10:21
       文革日记(8):抄录大字报——戚本禹讲话

           1966年11月15日
    早晨8点,到到烟台市委接待站访问,接待人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回答:目前运动的主要方向,是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提倡大串连,要步行;贴大字报不是斗群众,不提倡贴同学的大字报,不要转移目标。
    又到水产学校串连,该校已无多少人,大字报不少,师生多数外出串连。烟台的大学、中学基本如此。

           戚本禹同志讲话(也代表关锋同志)
           (10月24日晚在《人民日报》编辑部)

    我是在火车上听到的这篇文章(指社论),我是赞成一批革命派到外地去的。外地有些地方斗争很激烈,很艰苦。我希望有组织的去,把中央精神、《红旗》十三期社论、林彪同志讲话精神带出去,起促进作用。当然,在那里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刚才我接见了西南地区的同学,他们那里很艰苦。谭立夫到广州去了,你们也可以去么!
    多数派出去也好嘛!我在车上碰到一个同学,他很坦率地说;“我是保工作组的。”他出来一趟,就认识到了,就承认了,就不保了。还碰到一些同学,他们也没有说我是保工作组的,可是同他们讲话中,可以看出来是保工作组的。可是出来以后,也就是炮轰这个,炮轰那个,就不保了。老是保,受围攻,就变成了革命左派,都是压出来的,越压越革命。(关锋同志插话:“反动的围攻,出革命的左派。”)对!反动的围攻,出革命的左派。他们出去,大部分会变成你们的战友。坐不坐火车,不是绝对的。我们提倡走路,(关锋同志插话:“毛主席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倾向,有些高干子弟,如谭立夫,他们住招待所,要好房子,还要乘飞机,不像话!我们就是提倡走路,还有些地方不让群众出来。说什么影响运动,妨碍生产等等。怎么办?就走嘛!我们就是要鼓励这种精神,这就是造反嘛!走路是革命,可以冲破障碍,冲破封锁。在北京,你们的条件多好,你们可以找总理,可以找中央文革,还可以造反,写大标语,写大字报。你们造反还冲过了金水桥。在北京,你们可以大闹天宫。可是外地就不同,省委一卡,就没地方去了。毛主席指出来要走,兰州地区有几个同学,受压制不让出来,不给火车票,他们就走,这是最好的办法。后来我们知道了,打电话,他们才在半路坐上了火车,到了北京。
    以上是我们领会毛主席提倡步行的含义。还要重写一篇社论,这就是你们造反的功劳!
    (北航《红旗战斗队》战士问:“都走了,控制不住怎么办?”)
    你们不要给我施加压力,有办法,能控制得住。那么一说,全通的。我们相信你们能安排好的。
    (北航《红旗战斗队》战士说:“是不是把队伍拉出去打一阵?)
    好!还是让群众讨论讨论。我看还得留一部分,还是让群众讨论。
               北航《红旗战斗队》整理 北京商学院红反军翻印
                      11月15日抄于烟台
    
     
编后话王力、关锋、戚本禹(简称“王、关、戚)是文革初期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结果不久又被打倒了。当时,我们跟着高喊“打到王、关、戚”的口号,到处张贴批判他们的大字报,但不清楚具体原因和事情真相。
   写这篇博客时,到网上查了一下,粗略得知,他们三人对文革初期的打、砸、抢,冲击军队、外国使馆等极左行为负有直接宣传、煽动责任。为了控制局面,经周总理提议,毛主席做出指示,由杨成武具体实施,对他们三人实行“请假检查”,软禁起来。文革后,王、关被开除党籍,戚获18年徒刑。
           戚本禹,1931年生人,山东威海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科科长、《红旗》杂志历史组编辑组长、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主任。1983年11月2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聚众打砸抢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2016年4月20日在上海病故。
    日记中提到的《红旗》杂志第十三期社论,即1966年10月2日出版的《红旗》,发表的《在毛泽东思想的大路上前进》一文。这篇社论是关锋、王力起草,陈伯达签批的。在这篇社论中,根据文革小组讨论确定,报毛主席同意,第一次公开提出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个概念
    值得慎思谨言的是,目前网络上浩如烟海各种资料,有许多出自有关人员的回忆文章或传说,受舆论导向和政治氛围的影响较大。“文革”中许许多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只有若干年后,国家档案解密,才会揭开事实真相,显示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评论

缔重究
缔重究 2016-11-13 16:18
向老师学习!握手问您好!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6-11-12 20:21
缔重究: 重温历史,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谢谢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缔重究
缔重究 2016-11-12 16:34
重温历史,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6-11-06 08:51
毛建昌: 我是当年"三支两军"的参入者,烟台和海阳我都驻过防。当年的东村我还记忆忧新。我是从26军移防到海阳的。欢迎有机会回海阳,看一看你们的老营房,变化也很大啊!
毛建昌
毛建昌 2016-11-06 08:42
我是当年"三支两军"的参入者,烟台和海阳我都驻过防。当年的东村我还记忆忧新。我是从26军移防到海阳的。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