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文革日记(11):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嘉言懿行   219
2016-12-25 09:17
           文革日记(11):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1966年11月20日
    昨夜8点,我们乘坐的客轮从烟台港出发,驶向天津。船票是前天在售票处排队领取的。我们坐的是3等仓,每张票3.5元。本来,为了节省时间,争取早日见到毛主席,我们计划自己花钱买票。没想到,当我们轮换排了一天一夜的队,把大串连介绍信递上去后,竟听到说,可以免费。大家高兴得忘记了一切饥饿和疲劳。
    开船后不久,海上起了大风,轮船颠簸的非常厉害。我躺在双层床上铺,需要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床沿,否则身体便会来回滚动。肚子里的五脏就像船外的海水一样搅动翻腾起来,两眼直冒金星,大脑已经分不出上下左右,分不清方位,感到自己和床铺等物品都在旋转。全船的人几乎都晕船了,大多数“嗷、嗷”地呕吐起来。整个船舱的地上,到处是一滩一滩的呕吐物,气味刺鼻,异常难闻,更加重了人们的呕吐和痛苦程度。
    这种难以忍受的晕船,使我有些后悔,心里反复念叨着,以后再也不坐船了!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轮船在龙口港外停下来,用小船又接上了一批乘客,并且在这里多停泊了几个小时,等风力减弱后,才重新缓慢地开动起来。
    下午1点,经过将近20个小时的颠簸,客船终于到达了天津港。大家如释重负,高兴地离开码头,乘坐有轨电车,找到了红卫兵接待站。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看了我们的介绍信后,迅速分配我们住到了天津民族中学。
    就在这时,听说毛主席这一两天又要接见红卫兵,便立即决定,马上出发,步行往北京赶。我们立即离开民族中学,沿着平坦笔直的公路,快步行走了30余里,5点到达天津47中(杨连弟中学),在这里住了下来。

             1966年11月21日
    早晨7点半,在47中食堂吃过早饭后立即出发。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刺骨的寒风刮起树叶、杂草和泥沙,直往脸上、身上抽打。加上连日来的晕船、步行和衣着单薄,全身感到十分疲乏劳累。但是,一想到这是革命大串连,一想到这是为了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如果不加快脚步,就可能失去机会,便浑身有了无限的力量。大家咬牙坚持着,直到傍晚才在河西务接待站住了下来。今天,大约走了八九十里路。

             1966年11月22日
    河西务地处北京和天津之间,是公社驻地大村。接待站设在一个空旷的大屋子里。地上铺着厚厚的软麦草,中间空闲处生着一个用大油桶改制成的蜂窝煤取暖炉。炉子虽然没有烟囱,但看不到冒烟,也闻不到一点儿烟味。大概是烧的无烟煤球吧!这些对我们农村孩子来说,确是新鲜事。大家吃完饭便躺下休息,虽然室外寒风凛冽,但室内却是温暖如春,加上劳累,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1966年11月23日
    今天早晨4点,为了尽快到达北京,我们没顾得吃早饭就出发了。下午1点多到达了通县。一打听,距离北京还有60里,再快赶,当天也进不了北京。当地红卫兵告诉我们,这里有公交车,还可以免费。我们立即找到车站,排队挤上了车。终于在4点多钟,到达了北京。然后,找到负责分配接待大串连红卫兵的先农坛体育场接待站。只见在这里等待分配住处的红卫兵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有不少人在这里露天吃住,等了两三天,也没有分配。
    我们急忙把步行大串连的介绍信交上去,高声回答,是步行走来的。接待员立刻给我们开出了介绍信,让我们到张自忠路7号接待站。
          
           
1966年11月24日
    昨天到达接待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到达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各省市驻京办事处,临时改为红卫兵接待站。我们八九人住在一楼的一个房间,屋内除了地上铺了一层麦草外,其余什么也没有。在这里,吃住不用花钱,每天只要交1斤粮票就行了。在饭厅吃过晚饭后,得知毛主席还没有接见红卫兵,可能最近接见,几天来悬在半空的心落了地。我们放开自己背的行李,倒头大睡起来。
    吃过早饭,由解放军同志组织领导,按照军队编辑,确定每一个人的所属班排,进行毛主席接见时的训练和学习。我被编在3营11连3排9班,班长以上全部是解放军指战员担任。
            
           
1966年11月25日
    今天,继续学习训练一整天。任何人不准外出,下午,正式通知明天接受毛主席接见。大家非常高兴,一夜都在盼望着,等待着。
            
          
1966年11月26日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最幸福的一天,我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永远忘不了这一幸福的时刻,1966年11月26日下午2点30分!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编后话以上几天,主要是千方百计赶往北京,争取见到毛主席。从步行到乘船坐车,日夜兼程,完全忘记了开始时不坐车,坚持步行的原则。匆忙之间,对行程只做了简单记录,以上日记就是根据当时的记录整理补充完成的。它充分展示了当年青年学生盼望见到毛主席的急切心情,以此纪念老人家诞辰123周年!     

评论

枫园牧人
枫园牧人 2017-01-09 09:29
嘉言懿行: 好的,待会儿拜读您的佳作。谢谢周老师! 老师不必客气,上午好!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7-01-09 05:56
枫园牧人: 我是1966年9-15受接见的,第三批。详情在《我的红卫兵岁月》中,有记载。心情是一样的!好的,待会儿拜读您的佳作。谢谢周老师!
枫园牧人
枫园牧人 2017-01-08 19:03
我是1966年9-15受接见的,第三批。详情在《我的红卫兵岁月》中,有记载。心情是一样的!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6-12-29 15:28
伊石: 最后一则太简单,期待下一篇的详细记录。是的,下一篇详述。谢谢老乡!
伊石
伊石 2016-12-29 15:15
最后一则太简单,期待下一篇的详细记录。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