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整理过去的书籍和物品,竟然翻出了1965年读高中时的几本日记。时间过去快50年了,虽然本子已经发黄,字迹也变得有些模糊,但是,字里行间却仍然流露出时代的痕迹。其中1965年6月15日写的《想到毛主席的话,便浑身都是力量》,原文如下:
6月13日下午,我从学校放麦假回到了家里。由于天热,又在中午走了将近20里的路,确实有些累。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一进门,忽然看见当了30多年长工的贫雇农隋进德老大爷手里拿着我家的担杖在和母亲说话。只听见他说:“北场院还有点地瓜,我去栽上。小女(他儿子的乳名)又腿不好……”
这时,我忽然想到,隋进德今年已经69岁了。由于年轻时扛活累得,从前年起就病倒在炕上。虽然经过治疗,病情轻了些,但怎么能挑上一担水呢!脑子里出现了去帮他栽上的念头。但是,马上又想,自己刚到家,连碗水还没喝,不太累了吗?
不对!怎么能这么想呢!毛主席的话在耳边响起:“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雷锋的伟大形象也出现在我的眼前。浑身立刻增添了无限的力量。我把背上的东西往地上一放,说:“老隋(因为他不是当地人,多年在我村扛活,解放时便在本村分地,分房,落了户,所以,人们都这样称呼他),我去给你挑水。”
“不,不用,你才来家,快歇一会儿吧!”他和蔼地说。
“我不累。”说着从他手里夺过担杖,挑起水桶就走。路上想起刚才的错误想法,脸上觉得一阵发烧。
经过将近两小时的劳动,给他挑了两担水,栽了200多棵地瓜芽。
休息时,我问起他旧社会的情况。他一一向我讲述了旧社会那种牛马不如的悲惨遭遇。讲述了新社会国家对他的照顾。并且说,去年冬天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工作队还给他做了新被和新棉衣。这时,他激动地说:“唉,要是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我早就冻死,饿死了!”
的确,旧社会有多少善良的农民,由于年老不能干活了,而被地主一脚踢出门外,冻死,饿死了啊!
两小时,不平凡的两小时,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正是:遇到问题学毛著,浑身力量大无比。忆苦思甜威力大,更加热爱毛主席。
后来才知道,原来隋进德曾在我家当过长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父亲同别人合伙开网庄(即现在的网扣绣花厂),家里没有劳力,便长年雇人耕种土地。在我的印象里,直到解放后,他同我们家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一直客气地称呼我的父母叫“掌柜的”,称呼我们兄弟叫“东家”。他家虽然分得了土地、房屋,但由于家底比较薄,日子过的一直紧紧巴巴的。我们家是中农,家底厚实些,加上母亲善于持家理财,算是当时的中等人家。所以,便经常接济一些粮食、衣物什么的给他。他也经常来我家串门,时不时的帮忙干一些杂活儿。
隋进德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不识字,不善言辞。解放前,土改斗地主、分田地时,他从不往前冲。解放后,一次一次的忆苦思甜等运动,他也从未当过积极分子。但村里每次发放救济粮、救济款和救济物品,都是优先给他。村干部从未因他是外驻户而另眼看待。
日记记述的事情是真实的,至今我还蒙蒙胧胧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时的社会背景是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突出政治,狠抓阶级斗争等等。作为一名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卷入了一场一场的政治运动中去。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去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思想认识与社会政治方向相一致,当时是很普遍的事情。
然而,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的思想认识是何等的幼稚,何等的可笑,甚至何等的荒唐啊!作好事那里需要这运动那运动啊!那里需要学这学那啊!在我们的历史上,在我们的身边,大大小小的好人好事,从来就是层出不穷的。可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性,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的政治运动,只不过是宣扬个人崇拜,推行极左路线,奴化人们思想的手段而已!联系我们近代历史上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和历史事件,如“五四”,如“文革”,有多少次都是青年学生打先锋啊!他们单纯朴实、好学上进,又容易激进的品质和特点是极易被人所利用的。牢记这些教训吧,再也不能让那样的历史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