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1431、辛集中学简志【一】

皎洁   0
2017-11-16 16:18

 辛集中学简志

      1952年,沂南中学(一中)建立;1956年,青驼中学(二中)建立;1958年,河阳中学、苏村中学、孙祖中学建立,依次列为三中、四中、五中。1960年,依汶中学、张庄中学、砖埠中学、辛集中学、蒲汪中学建立。(当时,沂南县撤销,砖埠中学由临沂县兴建,其他四处由沂水县兴建),1961年,沂南县恢复后,这五处中学依次列为六中、七中、八中、九中、十中。辛集中学就是沂南九中。

        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教育事业规模,根据临沂行署指示,沂南九中(辛集中学)撤销,沂南十中(蒲汪中学)改成沂南九中,沂南九中(辛集中学)学生转到临近各校,大部分学生未因此失学,教师另行分配,校舍交辛集完小使用。

       1970年,马牧池中学、湖头中学、葛沟中学、辛集中学、铜井中学、双堠中学建立,依次列为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四中、十五中、十六中。辛集中学就是沂南十四中。沂南十四中位于辛集村西,校园42亩,当时教室12口,其他房产71间。1970年10月,现有初中班6个,每班学生56人,教职员16人。

        1971年,大庄中学建立,列为十七中。到此,全县17个公社,每个公社都有了公办中学,并且都成为高中。

      1974年,公办中学废除以序数命名的办法,改为以所在地命名,沂南十四中,就改为辛集中学。

      1981年,鉴于全国性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中小学比例失调,国家开始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沂南县根据改革精神,将19处公办高中减为6处:沂南中学(一中)、育新中学(二中)、河阳中学、苏村中学、青驼中学、岸堤中学。其余13处均改为初中。辛集中学也改为初中。

       1985年12月,辛集乡下列几处联中停办:

1、辛集联中(1968——1983)初中毕业生567人;

2、北左泉联中(1968——1983)初中毕业生844人,高中:58人;

3、高家屯联中(1976——1983)初中毕业生282人;

4、满家店子联中(1976——1982)初中毕业生195人。

      辛集乡现有联中:

1、榆林联中,开办时间:1968年。高中毕业生:64名,初中毕业生:1500名,在校生:240名。

2、李屯联中,开办时间:1975年。初中毕业生:319名,在校生:115名。

3、李林联中,开办时间:1968年。初中毕业生:710名,在校生:146名。

     1988年12月,现任副校长王家文,本县人,中专学历。现有初中班级8个,在校学生533人。教师:25人,具有大专学历6人,职工:19人,已经培养高中毕业生9届,28个班,1400人;初中毕业生7届,20个班,1150人。毕业生升大学6人,中专26人。

附:各任校长

首任校长:张庆相(1960——)

二任校长:金祥凤()

三任校长:席允庄(1976年左右)

四任校长:潘希昌

五任校长:张凤先

六任校长:薄玉亮(1985年左右)

七任校长:王家文(1988年左右)

                                                                            现任:1988年12月

                                                                               一九七0年


                                                                          

                                                                               一九七二年

一九七七年

五级一班师生小合影

一九八0年

一九八一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九四年

        学校领导

      校长:刘修原

      教导主任:苏培肇

      工会主席:李树志

      总务主任:扈义生

      95日:学校新收初一年级八个班,班主任依次是:张光旭(原在李屯联中,任教导主任,因李屯联中撤销,9月5日调入中学)、刘泽星、朱方向、刘树昌、李坤、薛安会、王庆森、吴涛。

      一班学生63人,班长:刘玖刚。一二班教师任课情况:语文:张光旭;数学:李淑云;英语:刘泽星;地理:薛安会;历史:王庆森;生物:刘军;政治:李忠江。     

69日:从砖埠中学调来一个新校长——陈良梓,原刘校长担任督学。

      新官上任三把火,陈校长烧的三把火是:

      1、减少电话费开支,原每月400元减少到200元以下;

      2、麦假补课,一二年级每班前十五名的学生,三年级全体学生;

      3、开出一名盗窃学生。

1017日:现在,在中学任教的民师,有张光旭、徐恒福、扈培东、盛立玖四个人。他们每月只领28元(其余的每月百多元,半年一发)。

1018日:秋假期间,初一、初三补课16天,初二没补。

1020日:校党支部改选,新党支部由陈良梓校长、高本营主任(教导主任)、扈义生主任(总务主任)组成,党员16人(原刘校长退居二线,当督学)。

1021日:语文教师李忠贵调走,他的语文课由语文教研组长高维铸担任。

                                      

                                         张光旭、xxx、刘修原、苏培肇、王普昌、李宝庆、王恩忠、徐兴华                                                                    

张光旭、高玉军、李朋希、刘贞香、吴涛、高同义、
刘智霞、庄秀君、李忠江、高维铸、张立武、王继光、李忠贵(1994年)

                                                                                  一九九六年


419日: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召开。

420日:学校调来张昌军副校长和孙春亮教导主任。

424日:语文教研组长高维铸升教导主任(原教导主任高本营调走),学校任命张光旭担任语文教研组长。

425日:学生期中考试。

52日:初三练兵考试。

1125日:张昌军副校长调到苏村中学任政教处主任(后孙春亮教导主任调到葛沟中学任校长)。

                                       一九九七年


4月,全县初三“语、数、英、物理、化学”五科竞赛中,语文和英语分获全县第四名(学校五科第一名)。其中,三班的刘霞,全县总分第一名和语文第一名。

520日:初三学生高中截留54人,分数线665分,一班4人;中专预选67人(含高中截留54人)分数线:645分,一班1人。

827日:中专考试全校考中19名,一班一名。高中,一班7名(一中:2名;二中:5名。)

      各科总分全县第三名,语文、化学全县第二名(语文任课教师:张光旭、吴涛、刘贞香、高其珊;化学教师:高忠然)。按乡规定,每人各奖1000元。

828日:因常静老师有事,学校安排张光旭接替她的初三、七八班语文课。

830日:优秀教学成绩奖完全按照初三升学成绩从高到低取。

       地级(3人):张光旭、吴涛、高忠然

       县级(7人):刘贞香、高其珊、张元英、王庆森、张立武、李忠江

 9:校党支部及其他领导:

支部书记(校长):陈良梓

支部成员、教导主任:高维铸、孙春亮

支部成员、工会主席:李树志

支部成员、总务主任:苗士刚

教工团书记:邱增高

团委书记:张宜山

语文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光旭

组员:郭宁(初一、12班) 王关营(初一、34班)  髙维铸(初一、5班) 黄林泽(初一、6班)高其珊(初一、78

初二:王继光、刘智霞、庄秀君、赵帮奎

初三:12班:程纪农 ;34班:徐锋 56:吴涛班;78:张光旭

语文备课小组组长:一年级:黄林泽;二年级:王继光;三年级:张光旭

1121日:县讲课比赛在本校设一个点。每科评委有三人(教委领导:2人,教研组长:1人)。

语文评委:路吉民(县教委语文教研员)

          高升德(县四中教导主任)

          张光旭(辛集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本校参赛的教师:徐锋(语文二等奖)、高玉军(政治)、张志云(生物)。

 政治、语文组教师留影【1997年】

      张光旭、高玉军、李朋喜、刘贞香、吴涛、高同义、刘智霞、庄秀君、李忠江、高维铸、张立武、王继光、李忠贵        

    吴涛、刘泽星、薛安会、王庆森、高维聚、朱方向、李坤、刘树昌、张光旭(1997年)   

九四级一班班委会、班主任毕业留影【1997年】   

          张乃英、刘久刚(班长)、张光旭(班主任)、张泽伟(团委书记)、李纪霞(文艺委员、语文课代表)、刘瑞峰(组长)、夏立祥(组长)、赵道军(学习委员)、王晓祥(卫生委员)、马春磊(组长)、郑世福(劳动委员) 

         九四级一班师生毕业留影【1997年】 

1997年张光旭于辛集中学花园留影

                           

                                                                                 一九九八年


17日:校第六届教师乒乓球比赛。

18日:晚上,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主要内容:一、职称年度考核。优秀:12名,领导:1名,后勤:1名,教师:10名。

               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陈良梓

副组长:祝宝坤

组员:李树志、苗士刚、髙维铸、孙春亮、张宜山。

学校又分四个考评小组:

第一考评小组:组长:张光旭、张立武

二、明天初二统考,后天,初一、初三期末考试。

另外:1、大伙房承包;

      2、明天开始不签到;

      3、开会不准吸烟;

      4、明年工资只拨92人(105人),并先发60%

119日:放寒假。三年级学生明年初六补课。

45日:学校雇了两辆大客车,拉着全体教师到日照观看大海。早4点动身,8点到日照看大海。然后,陈校长又领大家到了石臼港转了一圈。12点到日照公园观看老虎、狮子、猫头鹰等稀有动物,回来途中顺便观赏佛来山的景色,回校时已经下午5点。

420日:张光旭和徐恒富转为公办教师。

56日:初三原七个班,现合为四个班,一个中专考试复习班,三个高中考试复习班。中专班班主任:吴涛,教语文 ;高中考试复习班担任语文的:一班:徐锋;二班:程纪农;三班:张光旭。

518日:初三毕业考试。校31名教师由学校中心教研员于堂带队到蒲汪中学监考。

     孙春亮教导主任调到葛沟中学担任校长,今天报到。

810日:暑假开学。学校安排张光旭教二年级三、四班语文,三班班主任朱朱方向,四班班主任张宜山。

829日:校几个教研组长和几个骨干教师15人,在教导主任髙维铸带领下,到县教委参加各科教材研讨会。

     上午,李志荣副局长、教研室领导薄存华、张勇讲话。下午,各组分头进行。语文科由语文教研员路吉民主持,沂南四中教导主任高升德讲怎样指导作文,路吉民讲了教材改革及活页作文。

830日:语文组任教情况:

初一:程纪农、徐峰、吴涛、陈公欣

初二:张光旭、郭宁、常静、高其珊

初三:王继光、庄秀君、刘智霞、赵帮奎

91日:今晚校会主要选乡优秀教师、乡先进标兵及县级教学优秀奖。

92日:三年级,考中中专29人,高中65人,职高、技校60人。

93日:下午上作文课时,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陆老师来校落实县教研会情况。

95日:94级毕业班升学总成绩很好,镇政府奖给学校6000元奖金,任课教师每人50元,班主任每人150元,另外,也有其它奖惩。

910日:今天,镇政府在镇会议室召开全镇教师参加的第十四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郭镇长主持大会。

第一项:镇教委主任麻副镇长宣布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尊师重教先进村:8个;

      二、先进集体:5个:中学(3个):语文组、政治组、理化组;小学(2个);

      三、先进教师标兵:10名。中学:4名:张立伍、高同义、张宜山、高忠然。

第二项:发奖。

      一、张光旭(语文教研组长)、张立伍(政治教研组长)、高忠然(理化教研组长)上台领先进集体奖;

      二、先进标兵上台领奖。

第三项:教师代表发言:陈良梓、张宜山......

第四项:葛书记讲话。

      会后,我们中学以教研组为单位设宴庆祝自己的节日。

911日:我校师生进行赈灾捐款。二级教师,每人捐款:40元。

924日:晚开校会,对进中教一级教师进行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占30%,考核领导小组评议占30%,考核优秀占40%

       考核领导小组(7人):陈良梓校长、李树志主席、苗士刚主任、高维铸主任、高忠然、张宜山、高同义。

进线的一级教师:14人:张光旭、徐徐恒富、郭中国、王凤兰、王凤云、高玉军、李忠娟、杨西太、吴万林、高其珊、赵成连、祝宝坤、于洪文。

1030日:今天,新分来八位教师。另外,民师扈培东、盛立玖调到辛集中心小学,因为,县教委决定,中学民师一律下小学。

 114日:下午,学校统计老师安装电话,有优惠券,800元初装费,赠电话一部,电话线一捆。十家以上,每户可再优惠100元。

      教师每人必须订80元的报刊。

115日:学校成立听评课小组对部分老师进行听课,迎接县讲课比赛。

                                                  听评课小组

     于堂(校中心教研员)、祝宝坤(教务员)、张光旭(语文教研组长)、张立伍(政治教研组长)、吴万林(英语教研组组长)、高忠然(理化教研组组长)、聂瑞成(体育教研组组长)、李坤

       陈公欣到初一教历史,英语老师吴娟华接替她教语文。

1114日:期中试卷阅卷。

1118日:上午九点学校召开第二届教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语文组代表有七人:张光旭、王继光、程纪农、吴涛、徐锋、常静、庄秀君

大会主席团:陈良梓校长、李树志主席、高维铸(教导主任)、苗士刚(总务主任)、张宜山(团委书记)

代表团:五个。

第一代表团:团长:于堂

                  副团长:张光旭

     县教委工会宋主席、镇分管教育的麻副镇长出席会议并讲了话。12点结束会议。

1125日:参加县讲课比赛的老师是:尹继光、于华梅、刘钦柱、李长云。

1210日:县教育局教研室130来校视导,主要听课。语文组听吴涛、徐峰的课。听完课后,分组评课。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路吉民在语文教研组,对小吴、小徐的课进行了较高的评价。然后,他又就语文发表了自己的高见:1、进行补考制度;2、培养班中十几名优秀生帮老师批作文;3、备课注重教学步骤和过程,淡化形式。

 1228日(星期一):晚开校会,宣布年终职称考核:优秀12名会后,分四组评选。

      一组:(语文组、地理组等,22人)

组长:张光旭   副组长:薛安会

      每组选候选人12名,但不能选本组成员。另外三组候选人均有我的名字,不过,民主评议只占60%,领导评议占40%

   九五级七班师生毕业留影【1998年】

    九五级八班师生毕业留影【1998年】

                                                          赵成连、徐恒福、张光旭(1998、4、5日照留影)

                                                             陈良梓(1998、4、5日照留影)

                                    张光旭、赵成连、李淑云、王彦青、程纪农、王继光

1998年11月18日,辛集中学第二届教代会座谈会。

                                                          



                                                                          一九九九年


11日:早饭后10点,学校早操场召开全校师生庆元旦演唱会,每班一个节目。下午1点结束。

       下午2点,各教研组进行元旦宴会。

14日:职称考核评优结果已经公布。第一轮民主测评,只要三组都是候选人的,直接入围成为优秀,不用领导评议。第一轮就直接成为优秀的六人,语文组有三个:张光旭、王继光、吴涛。

      教育局人事有变动,高青山局长退,新局长姓王。

19午二点钟召开党员会,选举镇党代会党代表,候选人是:丁群铭、陈良梓、高维铸、于堂,进行差额选举,从四人中选三人,结果,于堂落选。

111日:晚六点半,在校长室开党员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和确定党员积极分子。预备党员:4人:张宜山、高同义、吴涛、李增田。党员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这次写入党申请书的人有:4人:赵成连、高仁斌、刘钦柱、王晓艳。经过18名党员投票选举:赵成连以16票,高仁斌以13票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髙维铸、李淑云为赵成连的培养人;于堂、高忠然为高仁斌的培养人。

22日:晚开校会,安排放假事宜:农历19981223日——1999116日放假。初三:9916日——12日补课:语文、数学、外语三科。

26日:下午放假。

33日(农116):早饭后开学。

34日:按照全县统一时间作息。早晨:早操、晨读,不上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晚上两节。

311日:市教委来检查学校工作。

312日:上午,初一、二年级师生到榆林村植树。

     张光旭、高忠然、高知、于中原到镇委给农技站抄写材料。

326日:县里统一让脱产人员存款:高级教师3千元;一级教师2千元;二级教师1千元,两三天内交齐。

327日:今年工资只发80%

42日(星期五):晚开校会,先学习魏书生的报告,接着安排清明节旅游学习之事。星期六下午上课,星期日、星期一放假。星期日,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由学校统一组织到花果山旅游学习。

44日:花果山旅游学习。今天,学校组织教师到花果山旅游,教师可带家属和孩子,不过每人需支10元。最后统计,八十余人,一大一小两辆车,不太挤。

      早晨五点半起程,上午十一点半到达目的地——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江苏连云港的公路太窄,车太挤,动不动就堵车。不知因过清明节旅游得多,还是路实在不宽敞,在拥挤地段,汽车像爬一样,有时持续达近两个小时,有几个性急的教师,干脆跳下车,边走边看景。

      花果山,有其名无其实,无花、无果、无猴,从外面一看,光秃秃的山,一览无余,确乎没有什么景观,门票又贵(每人25元),下午五点,我们开始动身往回返。路上的车,在江苏地段,还是那么挤,天黑,路不熟,司机都迷了路,七转八拐,晚上十一点才到校

48日:发二月工资,发80%,扣30元捐款、20元旅游费

      自本周星期二开始,学校天天抽查教师办公和上课情况,于堂查办公,于维安查上课,一天三四次。

417日:早七点,语文组、英语组、政治组、生物组、劳技组到界湖听课。语文组:张光旭、程纪农、赵帮奎、刘智霞、吴娟华。

      学校听课带队:教导主任髙维铸、教务员祝宝坤。

      语文组在镇一中听课。听了三节课:一节作文指导、一节作文讲评、一节阅读分析。上午12点吃饭。下午2点集合,一起评课。先由授课教师谈教学思路及感想,接着各校代表发言,谈看法,最后,教育局语文教研员陆吉民老师总结,并讲了高密语文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

419日:初三合为六个班。

422日:今天,初一考试,初二放假,初三上课。

423日(星期五):上午初一考试结束,下午初二考试。

       晚上,继续阅卷。昨晚批初一语文,程纪农任阅卷组长,阅卷成员15人。今晚,批初二语文,张光旭任组长,成员20人。

429日:晚开校会,内容主要有:一、校明天开运动会;二、安排迎市视导(54日——14日)事宜。

学生作文参加县比赛一共六篇,初一三篇,初二一篇,初三两篇,辅导教师分别是程纪农、常静、赵帮奎。

430日:(星期五)校运会开始。

51日:上午12点校运会结束。

52 (星期日)晚开校会,其中一条规定:实行教师轮流担任值日校长,一人一天,到校长室上班“执政”。张光旭是第一任值日校长(先从语文组开始),依次是:高其珊、吴涛、程纪农......

      “值日校长”,512日结束。值日校长的任务,就是帮助和监督校长工作,也可扫扫地、接接电话、找找人......                                           

      5月17日,学校根据需要,给语文教师每人配了一台小录音机。但是每人必须自己付40元,其余钱学校支,用于语文教学,三年后,归个人所有。

63日:这天因农忙,教师不签到、不签退、不抽查。

64日:晚开校会,安排放麦假事宜。放假65日——621日。21日早饭后开学。

62日:初三毕业考试,初一、初二放假一天。

714日放假,815日开学。

学校从715日开始学“三笔一画”,集中学习三天。口语教师:徐锋;简笔画教师:郭相玉;三笔字教师:高忠然;礼仪教师:聂瑞成。

97日:为迎接教师节,评选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标兵。以教研组为单位,每组评选五名优秀教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语文组是:张光旭、王继光、程纪农、吴涛、庄秀君。

      优秀标兵4名(全校),从各组评选出的优秀教师中,由党支部和各教研组长无记名投票选出。结果是:高忠然、赵成连、张宜山、张光旭

910日,今天,镇党委、政府在镇会议楼召开第十五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全镇教师参加,各村书记列席参加会议。

      教师优秀标兵共10人,他们上台领奖:一个荣誉证书和一个大红被面,其他先进只有一个证书。

      郭琪镇长主持会议,教师代表张宜山、周军上台发言,我校陈校长、中心校校长也上台发言,最后,葛继勇书记作重要讲话。

923日(814):放秋假,1017日开学。

927日:秋假初三补课18天,六天一轮,第一轮补语文,第二三轮补理化、生物。

      一天十节课,上午4节,下午4节,晚上2节。

      1999930日,上午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关于职称评聘的问题。今年职称评聘上级有了新招,不再延用以往主要由民主评议和领导评议,产生晋级人员的不合理办法,而是采取学历、教龄、工作实绩、奖励、荣誉、论文等各项赋分的办法,相加得出总分,最后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推出人选。

      今年学校中教一级教师进线19人。晋级名额两个。

      1012日:职称评聘总分已出,进线19人中,张光旭得分77分,位居第一,杨西太老师:69分,第二名。

      今年,高级进线的有三人,尽管分了两个名额,均因无论文,而白白扔了,真可惜。

      1013日,张光旭和杨老师在教务员祝宝坤的指导下,填写申报中级职称表。15日,祝宝坤又和他俩到县教委把表送去。

101日:国庆节放假一天(不补课)。

102日:进行补课。

1023日:各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语文带头人:吴涛、徐峰、郭宁)到县二中听临沂市教研室主任张震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报告。上午12点结束。

112日:今年我校新调来17位教师(大专生)光教语文的就有5个:付立辉、刘瑞存、黄宝英、王洪芬、庄新庆,前四位均是女教师。

今天,学校安排他们准备课,明后天讲课。

113日:早饭后,学校统一组织听新教师的课,计划两天完成。

               听评课小组

高维铸、祝宝坤、于堂、高同义、张光旭、赵成连、吴万林、黄家福

114日:晚上,听评课小组对新教师的课进行讲评。五个语文教师根据讲课质量,排名如下:刘瑞存黄宝英、王洪芬、庄新庆、付立辉。

115日:新教师安排了个别人,是一些空缺的科目。五个语文教师没安排,没安排课的新教师被派到图书室整理图书。

119日:晚开校会,布置期中考试。新教师参加会议,并开始签到、签退。 

1110日:初一考试,初二放假,初三上课。

     晚上阅卷。阅语文卷的除了语文组12人外,另加新教师刘瑞存黄宝英、王洪芬、庄新庆、付立辉。还有体育组的李恩福、彭宝龙。

1111日:晚阅初二语文,除昨晚那些人外,又加了外语组的吴万林、于华梅、王艳、王帅亮。

1112日:晚英语阅卷。

1113日(星期六):初三继续考试,下午为迎接县教育局督导检查,教研组长领大家整理办公室表册框并打扫卫生。

1115日:下午,县教育局来校督导检查。晚,阅初三试卷。

      程纪农师德巡回报告一周,学校安排黄宝英代他的课。

1118日:五校联研讲课比赛。

    早晨,各教研组長找凳子、课本,为听课做准备。

     上午,听课。第一节:语文听我校郭宁的,县教研室路吉民、谢富胜来听课,另外来听语文课的还有五处学校的语文教师30余人。其他各科分头进行。语文第二节听大庄张军的《故宫博物院》。第三节:评课;第四节:开会。

      午饭,学校统一招待教研室领导、本校各教研组长和讲课的教师、外校的教师。下午照常上课。

1120日(星期六):下午,辛集、库沟中小学教师在辛集镇大会堂参加“沂南县师德报告会”,作报告的有九人,其中有我校的程纪农教师。

      县级先进教育组,学校按照具体条文要求和一些硬件及各项分值,语文组被定为参加县先进教育组评选。学校叫语文组组长张光旭着手整理典型材料,上报教委,参加评选。语文组到县教委参评中,被评为县级先进教研组,张光旭被评为先进教研组组长,发了奖状和证书。

1123日:上午,刘瑞存开始替常静上课;黄宝英继续给程纪农上课。

1124日:几个没课的新教师安排到刘家庄子帮助种大棚。

      1127日:期中考试成绩排出。

      1130日:学校召开校委会(由党支部和各教研组长组成),讨论教师教学奖惩问题。最后还决定对这次考试予以奖励,以及格率为准。

      这次考试,各年级语文及格率大部分在80%左右,都在奖励之列。

      122日(星期四):晚开校会,宣布奖惩制度。                                                                     

      127日:学校进行楷书书法比赛,要求每人一张钢笔字、一张毛笔字。

      1211日: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的测评和推荐在校开始了。

      上午,县人事局、县教委人事科派人来校进行座谈会。

      下午,学校留张光旭、赵成连、高同义、朱方向、于堂等参加推荐后备干部座谈会。

       校推荐的后备干部是这样的:

        校长:陈良梓

           副校长:高维铸、苗士刚

     教导主任:高同义、祝宝坤

     副教导主任:于堂、李坤

     后勤主任:高忠然

     副后勤主任:邱增高、赵成连

     政教主任:薛安会、张宜山

     工会主席:李淑云

     团委书记:高仁宾

     办公室主任:程纪农 

     这只是学校推荐,县教委不一定批准,只做参考。

1214日:下午学校安排:高其珊教音乐,让刘瑞存、王洪芬各接他原来两个班的语文课;王继光到后勤接替王庆森当仓库保管,王庆森只当现金保管付立辉、庄新庆接替王继光的语文课;黄宝英接程纪农一个班的语文,明天新教师走马上任。                

1228日(星期二):晚开教代会,讨论教师盖偏房的有关规定。

1229日:辛集医院为全镇教师免费查体。项目有:化验血、做B超、心电图、量血压、透视等。

1230日:晚,各班开元旦晚会。

1231日:下午,学校召开元旦文艺汇演。

                                                            1999年2月2日,辛集中学花园雪景。

                                                            1999年1月13日,张光旭在辛集中学语文教研组组办公室办公。

字数:8232字左右

图片资料: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