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日记(21):报刊摘抄之一
1967年3——4月
斗争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革命的联合,没有争取和团结群众的大多数,还不能胜利的进行夺权斗争,即是夺了也不能巩固。
——《我们是怎样争取和团结群众大多数的》
教育受蒙蔽的群众,争取中间派,团结大多数,是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同上》
老虎屁股摸不得,别人一提意见,就扣帽子,就要把人家踢出去。这种作风是万万要不得的。 ——《同上》
有分歧意见,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方向问题必须辩明,枝节问题可以互让。要“公”字挂帅,不要“私”字当头。别人做的事,只要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应当做的,就要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发现不足之处,要善意指出,帮助改善,绝不能因为没同我通气、商量,而闹意见,泄私愤,互相拆台,抓住一点,一棍子打死,把同志当敌人对待。 ——《同上》
我们有些同志,认为过去造反派有了成绩,就骄傲起来,以老革命自居,轻视旁人。 ——《我们鲁迅兵团向何处去?》
目前,运动发展到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夺权的决战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派队伍的组织形式必须适应新的战斗任务的要求。在一个单位中,无产阶级革命派有着共同的斗争目标,有着共同的斗、批、改的任务,有着共同的“抓革命,促生产”的任务;但是,如果他们在组织上不是形成一个步调整齐一致的整体,而是分属于许多自成系统的战斗组织,这就不利于共同任务的完成,而且还容易助长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革命派成员的思想革命化。因此,一个单位的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在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和掌权,是十分必要的,十分有利的。
——《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的好行式》
毛泽东思想是大联合的灵魂。各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都要象贵阳棉纺厂无产阶级革命派那样,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实行“开门整风”,大破“私”字,纠正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山头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性胜利。
——《同上》
编后话:以上报刊摘抄,在日记本中没有注明具体日期。经过在网上查找,
《我们是怎样争取和团结群众大多数的》、《我们鲁迅兵团向何处去?》、《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的好行式》三篇文章分别载于《红旗》1967年第四期、《人民日报》1967年2月26日和3月1日。由此可以确定摘抄时间为3月至4月,具体日期不详。
从以上摘抄内容可以看出,当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进入全面“向党内一少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夺权”阶段后,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呢?除了“最高指示”外,“两报一刊”社论和其他文章,便成为各地革命派遵照的唯一依据。
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在中央文件和报刊中,说的是“向党内一少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上至国家主席,下到农村、厂矿的书记、村长、厂长,全部被打倒,被夺权。这实质上是在中央文革小组领导下,大换班式的全面政权更迭,基本属于没有民主,不讲法治,一个人说了算的封建专制政治体制。 (2017-12-17 12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