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文革日记(22):报刊摘抄之二

嘉言懿行   108
2017-12-26 09:34

文革日记(22):报刊摘抄之二

 

19673——4

革命不分先后,组织不分大小,怎样联合对革命有利,就该怎样联合。死抱住总部不放,实际上是小山头主义。还有些人怕按部门大联合成为大杂烩。大家又分析,按部门搞联合,互相最了解,正可以防止大杂烩。

——《贵阳棉纺厂按行政部门搞联合,联合后,革命和生产都出现了新面貌,组织纪律性大大加强》

 

毛主席说:“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组织任务必须服从于政治任务。”

——《战争和战略问题》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起无产阶级的临时权力机构——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市以下各系统、各单位,有些已经建立临时权力机构,有些则正处于夺权的决战阶段。在一个系统,一个单位中,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有着共同的战斗目标,不搞好大联合,不建立统一的权力机构,就不利于共同目标的完成,容易助长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也不利于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成员的思想革命化。

——《青岛市革委会决定》

 

迫切要求一个按系统,按单位,按部门,按地区成立的革命组织来统一领导,以便形成一个步调一致的整体。而现在的一些跨行业,跨部门的革命组织则是与此很不适应的。它们往往使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革命造反者分属于许多自成系统的革命组织,在下面各自为政,甚至互相对立,严重妨碍着大家战斗步调的一致。                 ——《青岛市革委会公开信》

 

怎样进行组织形式的改进和调整呢?我们的原则是,要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大联合;要有利于基层的夺权斗争;要有利于贯彻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实行“三结合”;要有利于“抓革命,促生产”;要有利于各单位斗、批、改任务的完成;要有利于无产阶级专政;要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成员的思想革命化。

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决定按单位,按部门把无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在统一的革命组织中。然后,自下而上按产业,按系统,按地区实行条条与块块相结合的大联合。这种大联合的组织形式是当前斗争形式和任务的需要,是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符合三月一日《人民日报》社论的指示精神,也是上海、贵州等地区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          ——《同上》

 

风头主义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仅举一例:“以我为主,才能搞联合夺权”,就是典型的风头主义。         ——《搞臭风头主义》

 

编后话:以上报刊文件摘抄,主要是学习借鉴青岛市革委会搞大联合夺权的经验。《光明日报》196736日刊载文章,说青岛市革委会向全市无产阶级革命派发出公开信,听毛主席的话尽快按单位,按部门实行大联合。这是继上海、贵阳后第3个成功夺权的城市,其经验迅速传遍全国。

后来得知,青岛的夺权主要是由王效禹策划组织的。王是山东青州人,1914年出生,1938年入党,1965年担任青岛副市长。他通过康生的儿子(时任青岛教育局长)和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王力、关锋与中央文革小组扯上了关系。他的按单位,按部门联合起来夺权的经验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因而,很快当上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济南军区政委,成为全国第一个革命造反派夺权的省级一把手。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九大闭幕后不久,这位平步青云,飞黄腾达的文革红人便黯然失色,从位高权重的政治舞台上重重的摔了下来,被开除党籍,实行劳动改造,直到1995年在家乡病故。

综观王效禹等一大批在文革中昙花一现的的历史人物,不免让人们产生种种疑问。这些人,有的以不同的名目,被绳之以法;有的受到严厉的组织纪律处分。他们违法乱纪,甚至犯罪的动机是什么呢?他们的一言一行不都是和别人一样,高呼万岁,誓死保卫,将革命进行到底吗?事情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当年的亲历者们或已辞世作古,或已步入耄耋之年。这一切之一切,任由后人评说。

2017/12/26  1521字)

评论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7-12-31 09:23
whf1943: 珍贵的史料,值得保存研究。尾段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细究。谢谢王老师到访关注,新年快乐!
whf1943
whf1943 2017-12-30 19:34
珍贵的史料,值得保存研究。尾段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细究。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7-12-29 11:20
gabee: 老师可真是有心人,记了这么多!那时没有别的事情,专门搞运动。谢谢!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7-12-29 11:19
srb1941: 于老师记录的详细, 珍贵呀!谢谢介绍。献花!谢谢孙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2017-12-29 11:19
家网编辑刘畅:   谢谢,问好!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