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别墅群中,美庐别墅是其中的佼佼者,每一个上庐山的人都会去看一看,都会为它津津乐道,即使看过了,再路过这里,也会远远地住足再看它一眼,美庐别墅如此吸引人,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美丽的建筑外貌,而是因为它曾经在这里住过显赫的主人和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是英国兰诺兹勋爵所建,1922年,一个名叫巴莉的女士买下了这栋别墅,1933年,宋美龄购得此别墅,(也有资料说是巴莉女士送给好友宋美龄的),不管是什么方式得来的,从此这栋别墅开始神秘起来。
1933年8月8日,宋美龄夫妇搬进了这座位于脂红路13号的英式别墅(今河东路),据说这个“双发”的日子是蒋介石选定的,住进以后,宋美龄忌讳“13”这个门牌号,就将其改为12B,又觉得不雅不好听,干脆改为12号,而将人家的12号门牌改为12A。
这栋别墅,背靠大月山,前临长冲河,依山傍水,整座院落的位置,形似安乐椅,蒋介石很喜欢这里的恬静秀美,于是将这栋别墅命名为“美庐”,而宋美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可谓一语双关。
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二层,副楼一层,副楼是蒋介石夫妇后来加盖的,院内绿树成荫,有珍贵的金钱松等自然名木,副楼外还有宋美龄亲手栽下的美国凌霄花,而楼后一大片竹子则是蒋介石从老家移植过来的奉化毛竹。总体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受。
主楼一层有一间中西合璧的会客厅,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他们夫妇的一些生活照,客厅旁是当年宋美龄的卧室。二层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会客室、卧室以及侍从室主任陈布雷的办公室兼卧室。
与主楼连接的副楼,从外面看是一排玻璃窗,而内部布局一侧是通道,一侧是各自独立的各种功能的用房,现在辟为展览厅。
展览厅内展示了“美庐”留下的部分物品。记得有宋美龄弹过的一架钢琴、一台老式冰箱和宋美龄阅读过的英文原版书籍和宋美龄画的油画,印象特别深的有一支1 . 2米的透雕象牙,甚为罕见。
在庭院中有一块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镌刻着“美庐”二字,左下方刻着“中正题”字样(字迹依稀可辨,显然被破坏过),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 8月亲笔题刻。宋美龄夫妇从1934年入主美庐,1937年南京沦陷撤离,1946年抗战胜利复回,每年夏天都来美庐避暑,这一年在美庐住了十天,当年的战局已经使蒋氏预感到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他必须留下点永久的纪念,于是有了上面提到的石刻。蒋介石此时刻石可以看出蒋介石的难舍之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美庐依旧,江山易主。1959年6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上庐山,指明入主美庐别墅,这一天,毛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别墅,大声喊道:委员长,我来了!此时一个胜利者的心情肯定与蒋氏的难舍之情有天壤之别。毛泽东先后三上庐山开会,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美庐,从此,这里又演绎出另一篇神秘故事。
在别墅一层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毛主席在庐山的一系列照片,通栏标题就是毛主席说的那句话:委员长,我来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举起相机想拍照,被工作人员制止了,参观完我又转回来,那个工作人员仍然在那儿,我只好遗憾地离开。
在副楼,毛主席的办公室和卧室也原物原貌的保留着,我感到有趣的是,说明牌子上除了写了毛主席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外,还特意写着这样一句话:贺子珍上庐山与毛主席见面也在这里。据有关文章介绍,仅仅知道贺子珍是在江青没有上庐山之前被接到庐山的,她于晚9点进去、10点半离开。这1959年7月9日晚的一个半小时,他们俩究竟谈了什么或者没谈什么,无任何记载,也没第三人在场,这对井冈山时期的革命夫妻在延安分手以后的第一次会面,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成了千古之谜。
美庐,有说不完的故事,美庐别墅,是唯一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夫妇的地方。是名居中的名居。
美庐别墅院门内的“原蒋介石侍卫室”
别墅院中的“美庐”刻石
笔者在美庐主楼前
罕见的象牙透雕
宋美龄读过的英文原版书
毛泽东在此住居时的会客室,里面是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