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之长城——远行记之六
百度认为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新疆坎儿井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
说到 长城,一般都指万里长城。其实,长城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遍布北方15个省区,比如山东的齐长城。说到长城什么时候修筑的,一般都会想到秦始皇,有句诗就是明证:“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以在人们眼中,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其实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长城就已存在,有一个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发生在长城,但那时,诸侯各国各自为战,互相防守,此时修筑的长城都比较零散。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重新规划,将各国修筑的长城加固并连接起来,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修筑的。在人们的印象中,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其实明长城的东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边,山海关则是明长城的一个重要隘口。明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大、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军事建筑,明王朝修筑辽东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崛起的女真人(满族),但可悲的是最终也未能阻挡满族的铁骑。
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位于嘉峪关南7.5公里处,它是明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说实话,第一墩就是一堆土墙,它周围保留的长城也没有一块砖,都是黄土筑成,四周一片瓦砾寸草不生,作为风景真的没什么好看的,到此只是领略一下长城的沧桑和修筑的不易。我虽然看到了万里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但是我仍然有几个问题没有搞明白: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他的修筑总该有一位总设计师吧?他是谁呢?我能想象出,在那个年代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测量设备,仅勘探这一块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智慧是很难完成的;另外,西部长城大都建在戈壁滩上,用来修筑长城的黄土从何方运来?又是什么配方让它数百甚至上千年不塌?
诚然,如今长城已经没有了任何军事上的价值,但它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不可估量,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一句话: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笔者在 山海关城楼前
山海关老龙头
笔者在八达岭长城
笔者在嘉峪关
笔者在万里长城西端第一墩
笔者在玉门关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