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故事〕“电报”的秘密

舜耕山夫   239
2025-03-01 09:42
“电报”的秘密
作于1983年

    阳春三月,正当战备训练紧张的关头,三连老战士魏德胜家里接连来了两封电报:一封是“母病重速回”,一封是“母病危速回”。这下,可引起了全连同志的关注。有的说,“连着两封电报,看来大娘病得一定很厉害,该让小魏回去看看。”有的说,“小魏无兄无弟,母亲就这么一个儿子,任务再紧也该照顾一下。”是呀,俗话说,父母卧病儿女守护,人之常情嘛,是应该让小魏回家探望。
  谁知几天过去了,小魏不但没有走,反而情绪更稳定、更高涨,工作也越来越有起色。一次战斗演习,还特别受到了营长的“火线”嘉奖。到底怎么回事?这里引出一段指导员“心药治心病,母子皆欢喜”的故事来。
  指导员姓周名海,三十二、三岁年纪。高高的个头儿,宽宽的脸庞儿,浓浓的剑眉下面正正地镶着一对圆圆的眼睛。不熟悉他的人,还认为这是一位火性十足、爱发脾气、动辄训人的粗鲁汉呢。其实,他是全团出名的以理教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的战士的贴心人。
  且说一接到小魏家拍来的电报,周海心里就已经有了底。原来,五连的一个班长是小魏的同村老乡,前几天从老家探亲一回来,他就走访了他。从这位班长那里,知道小魏的母亲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有块“心病”越来越重。什么心病?对了,就是急着要给儿子找对象、娶媳妇儿。周指导员有了这个底,便直接找小魏谈心。通过热诚而细致的交谈,又了解到几天前大娘曾给小魏来信征求过“要找什么样的对象”的意见。这下,指导员更清楚了:大娘患的就是这个“心病”。于是,他一方面耐心做好小魏继续留队的思想工作,一方面亲自给魏大娘写信,以连队党支部的名义代表全连同志向她老人家问候、致意。同时,又给大娘说明,眼下部队战备训练任务正紧,小魏暂时回不去,家里有什么困难,部队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还随即寄去五百元钱,让大娘补养身子。而最让老人动心的还是后面一段话:

“大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身边无儿无女,我们知道很
需要人
照顾。德胜二十五、六了,也该找对象成家了。
我们会尽早安
排时间让他回家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相
信,小魏一定会给您老
人家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媳妇
的。”

  象拂掠容面的春风,温暖着大娘的全身;似口含新采的蜂蜜,一下子甜到老人的心底。几天后,魏大娘怀着惭愧而感激的心情回信了。情况正如周指导员分析的那样,原来,小魏的一个表姐给他介绍了个对象,想让小魏赶快回家看看。怕他回不去,这才连着拍了两封电报。后来,接到指导员的信,知道部队也在关心着儿子的婚姻大事,这才放下了心。正是 ── 

两次电报,未遂老人心中愿;
一封家书,心药治好心病人。



评论

舜耕山夫
舜耕山夫 2025-03-05 11:40
谢谢老师临赏鼓励!
钱两文
钱两文 2025-03-05 11:25
作文写得很好,值得阅读。那时候五百元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舜耕山夫
舜耕山夫 2025-03-01 18:02
乐而忘忧: 军民一家亲,热情洋溢的好文!谢谢老师关注支持鼓励!
舜耕山夫
舜耕山夫 2025-03-01 18:00
高处酷胜寒: 刘老师美文章追忆了军旅生活美好一幕!这篇文章是我在山师夜大上写作课时的一篇作文。那时从部队转业还不久。谢谢您关注支持鼓励!
舜耕山夫
舜耕山夫 2025-03-01 17:53
三水泉: 赞细心的指导员,政治工作的模范。好的指导员就是要把思想工作做到战士的心坎上,让他们心服口服,安心服役。谢谢您关注支持。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