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交有讲究
老年人年纪虽然老了,社交活动却还是要继续,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你一个朋友也没有,起码你要和左邻右舍见个面打个招呼;买点东西理个发也要与人打交道;还有可能去医院住几天,和医生护士说点什么......
一个有头脑的正常的老人,应该不会苛求自己“不合群”,而是需要和乐于随缘交往。不过,老年人与人交往是要有些讲究的,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老了要服老”,要说这个年龄段应该说的话,要做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
首先,切忌争强好胜,非得把别人“比下去”。
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让别人赢,不使别人难堪。
孩子赢了,会兴高采烈;中年人赢了,会体会到被人认可的美好,会更有责任感;别的老人赢了,互动就会顺畅很多,避免了各种“负气、赌气”。
如果你特别有钱,也别说“钱数”,而是简单地说,“过日子还行”;如果你曾经是官员,就要说,“不过是个服务员而已”;如果你曾经是名人,那也应该好汉不提当年勇。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别人才会和你互动。你要是炫耀自己,或者有针对性地和盘托出自己的成绩、金钱等,这无疑是带着锋芒,让听者很不自在。
其次,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楼上有对老夫妻,妻子常常忘记带钥匙。每次回来都使劲喊:“老公,开门啊!”
过了一阵子,住在这对夫妻隔壁的王大爷过世了,留下老伴李奶奶。
丈夫对妻子说:“以后要带钥匙出门了!”妻子一脸茫然。丈夫说:“李奶奶没有了老伴,天天听到你叫‘老公’,会伤心的。你要自己开门呀!”
丈夫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不要拿自己的幸福,去对比别人的伤感。
第三,对晚辈要有爱心,要“少管闲事”,说话要有分寸。
和年轻人交往,千万不要“大嗓门吼人”,逼着别人做什么;也不要“包打听、打保票”等,你的热情,在年轻人看来,很可能就是倚老卖老。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就是心底的一道伤。你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戳人家伤疤,彼此都不好下台。哪怕给人做媒,也只是帮忙牵线,而不是介入到年轻人恋爱的方方面面,去安排每一个环节。成不成,归根结底是年轻人自己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儿孙在一起,也是少说为佳,不要询问太多。比方说,儿子和儿媳闹了几句,就别去刨根问底“当法官,判是非”。解铃还须系铃人,爱莫能助就别添乱。
人老了,身边总要有几个知心朋友,有几个兴趣相投的玩伴,生活才能充实快乐。多交朋友、善交朋友,不仅能扩大自己的活动“圈子”,还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〇二五年三月九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