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鲜为人知的一面》之四:感情世界
雷锋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年轻时尚,乐于助人,魅力无限,无论走到哪里,都缺少不了年轻姑娘的追捧。
1958年春,19岁的望城县坪塘区供销社营业员王佩玲,到团山湖农场劳动锻炼,结识了17岁的雷锋。王佩玲经常向雷锋借书,常在一起谈心得体会,并交换日记看。“他的聪明才智深深地吸引了我。”王佩玲撰文回忆说,“也许是从小失去母爱的缘故,也许是我的落落大方使青春年少的雷锋感到踏实和温暖,雷锋越来越亲近我,我也暗暗地喜欢他,我们以姐弟相称,互相鼓励,携手共进。”
在生活上,雷锋俨然像个“大哥哥”,体贴她,照顾她,王佩玲那段时间常常生病,雷锋就一天三五趟地来看她,送药递茶。有时她晚上到河边洗衣服,雷锋执意陪着她,并且把书本或报纸上的故事讲给她听。王佩玲感到很幸福,少女的浪漫情怀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1958年11月,雷锋被调往鞍钢。临行前,雷锋到农场与她道别,安慰她说:“别难过,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的。”逗留了一个上午后,临走送王佩玲一张照片,王佩玲送给雷锋一个日记本,上面有一段留言。这一天,成为两人永别的日子。
雷锋和王佩玲的关系在那个年代曾被人猜疑。时任团支部书记的李国华曾找雷锋谈话,问他爱王佩玲同志吗?雷锋只是回答:“我爱全中国人民,怎么能不爱她呢?”对于多年来有人称她是“雷锋的初恋女友”的传闻,王佩玲予以否认,她强调说“我们不是恋人,只是姐弟关系”。
1963年,王佩玲从报纸上看到了雷锋的照片和事迹,既为雷锋的成就高兴,更为失去一位“好弟弟”而悲泣。“当时所感到的打击,实在是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大病一场后,直到1965年,27岁的王佩玲经人介绍,与湖南日化厂工人丰振泉结婚。
雷锋生前还有几位女性朋友,比如大雷锋3岁的冯健,是建国初期的湖南省劳动模范,两次进京见到毛主席,雷锋对此十分羡慕,叫她健姐,但两人只有纯洁的友谊,也没谈过恋爱。雷锋当年在日记里写道:“向冯健姐姐学习,争取见到毛主席。”
据冯健介绍,雷锋很会安排生活,也挺爱美。他穿的衣服总洗得干干净净,露出的衣领雪白。他住的房间虽然狭小,用具也十分简单,但每件物品摆放有序。冯健说,当年她和雷锋经常通信,可1962年下半年,却一个字都没见到,到了当年年底,雷锋已有大半年没来信了。“我心里觉得有些蹊跷,便向县里一些熟悉雷锋的人打听,也都一无所知。1963年年初,《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陈广生同志采写的介绍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永生的战士》,我这才知道,雷锋已在四个月前以身殉职!噩耗被证实后,我像失去亲人一样悲哀、痛惜。”
雷锋还有一位同乡工友易秀珍,他们亲如兄妹。小易在回忆他们真挚的友情时,对雷锋的为人,做过这样的评价:你渴了,他就是一滴水;你饿了,他就是一粒粮;你心里一旦暗了,冷了,他就是一团火,一线阳光……
雷锋和王佩玲互送的照片。
年轻时的冯健。
雷锋送给易秀珍的照片和赠言。
左:易秀珍当年送给雷锋的照片。右:易秀珍写给采访记者的一段话。
1963年2月16日,易秀珍在《鞍钢报》上发表了《我和雷锋》的文章。
王佩玲(右一)、易秀珍(右三)、冯健(右四)受聘于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荣誉校长。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