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了,那天打“囤”围“龙”、炒“蝎子爪”,再忙活一阵子,这个年才算过完。
俺这儿二月二打“囤”也叫围“龙”。二月二的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都把院子和大门外的场地打扫干净,把地锅子的烧柴青灰准备好。二月二天一亮,家里的大人就在院子中央和大门前空地上,从里到外一圈圈均匀撒上青灰,那“龙”或“囤”就做成了。“龙”“囤”大小视地方大小而定。地儿大,即可在其旁再接连撒制出梯子形状,那么这就是打制出的“囤”。预兆这一年的收成会是大囤尖、小囤流。若地儿小,弄不出梯子,那就是围的“龙”。亦即祈求龙王爷,能在这一年里,让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打好“囤”、围完“龙”,要燃放一大挂火鞭。这大概意味着送瘟神吧,这可是必不可少的一大节目哟!“囤”也好,“龙”也罢,都在其中心刨挖一小坑,放入一把杂粮,用个砖头子盖上。这就是龙的眼了。这“龙眼”砖块三天以里不能掀,谁掀谁肯害眼。其实这是大人们唯恐触犯了龙王爷,用以约束好奇的孩子们。
我就曾经掀看过院子里爷爷围的龙的“龙眼”。可巧我从小到大至今,年年除了冬季,总少不了害一次眼。那时,奶奶就说我是掀看“龙眼”的事。那块砖头最终被人走路绊开,于是里面的粮食就被鸡吃了。记得弟弟还撵鸡,不敢让鸡吃,怕鸡吃了也害眼。我和姐就笑,问奶奶“鸡还害眼?”奶奶说:“鸡吃了好,鸡食粮,积实粮;鸡粮,积粮。”那地上的“卧龙”,不几天便让人扫院子而没了踪迹。那就是金龙腾飞上天了呗,上天庭去履行自己神圣的使命了吧!
记得二月二有的习俗和过大年时一样,甚至比过年还更讲究。例如,二月二前后三天不动剪子不动针。据说,这三天里要是动用了剪子和针,会戳了龙眼,龙会大怒,会让这一年里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我记得有一年二月二的第二天,奶奶坐在堂屋门口西旁的高凳上缝补衣裳。过了一会儿,她忽然紧张地说:“哎哟!这还了得!”随即停止她手中的活计收拾起来了。她又看了看院子地上卧着的那盘青龙说着:“龙还呆跟前看着,我就忘了!哎!”我更是吃惊和不解,问了奶奶才知其中原由。
还清楚地记得我上初二那年的二月二。我和弟弟那天一大早起来一看:满院子鞭炮皮,院子地上正中央卧着一盘板板正正、圆圆溜溜的大青龙!那是父亲一次破天荒的围“龙”。 父亲一直干着村支书,他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连上坟祭祖都认为是封建迷信,都不去做。更别说上供烧香,还有这炒“蝎子爪”、打“囤”围“龙”的事了,他更是不干了。俺家都是爷爷做这些事。但头年的正月初八,爷爷突然去世。父亲悲痛万分,撕心裂肺地哭喊。以往的二月二,爷爷都是虔诚地做“囤”围“龙”,却没有过上富足的生活,仍是劳苦受穷。所以,父亲这回的二月二围龙,是在用心悼念他的父亲啊!在我二月二的记忆里,那很可能是父亲这辈子唯一的围“龙”了。
再后来,农民们都实行了承包责任田,产量高了,日子也好过了。乡下也不用那地锅子烧柴火做饭菜了,也就没有那样的青灰了。大门口也没有那样空旷的场地打“囤”围“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