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所的学徒时光
1962 年,阳光洒满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我结束了初中的学业,怀揣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踏入了上庄卫生所,开启了我的学徒生涯。
卫生所并不大,仅租借了姓部农户一小院家中的南、西两座屋,但门口那醒目的红十字标志,却仿佛有着无尽的魔力,吸引着无数被病痛折磨的人。刚走进卫生所,消毒水的气味便扑面而来,这里,将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卫生所里所长李先生、中医 刘先生 、医生兼会计李生生,三位老师虽风格各异、都有一定特长,凭他们的本事就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老百姓服务。
刚开始学徒时,我连最基本的医疗知识都不懂,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李所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温和地说:“别着急,医学知识就像一片浩瀚的海洋,只要你有决心,慢慢学,一定能掌握。”
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了艰苦的学习之旅。每天从清晨到晚上,我都会坚持打扫卫生,整理药品,然后按老师要求看书学习医学知识,和老师共同忙活接诊、出诊。
刘医生教我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他说:“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要从患者的神色、气味、声音和脉象中,寻找疾病的根源。”他让我们读《医学三字经》、《常见疾病手册》《新编药物学》等书,手把手地教我把脉,感受不同脉象的细微差别。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渐学会了辨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常见脉象,也明白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中西医结合的道理。
李医生虽然很少主动与人交流,但当我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教我如何配制各种药品,如何应对一些突发的病症。他的讲解细致入微,让我对医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卫生所的日子里,我初步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复杂的社会里,办事要多动脑筋,要努力工作,不要错过进步的每一个机会。记得“三夏”、”三秋”我背着红十字救急包在田间巡诊,社员们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我内心感到非常的自豪,决心好好学习尽快提高医学本领,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由于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培养,去公社卫生院的培训,自己学会了常见病防治,能独立给群众看病治病,这是我人生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两年后,卫生系统精兵简政,才我们这些临时工都被辞退了。 ---- 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