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在张家庄卫生室继续学习

yeynsn   79
2025-04-11 06:49

            在张家庄卫生室继续学习
   离开原来的卫生所后,我满心不甘。两年的学徒时光,就这么随着一纸辞退通知化为泡影。回家的日子里,每看到家中老人关切又无奈的眼神,我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他们为我学习医术耗费了不少心血,如今我半途而废,实在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在消沉的日子里,听闻临近的张家庄新建了一个村卫生室。这消息像一道光照进我黑暗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去试试,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也要抓住。
   那天,阳光洒满乡间小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张家庄卫生室。卫生室是一座朴素的小平房,门口挂着崭新的牌子,周围的绿植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推开门,屋内收拾得井井有条,药柜、桌椅摆放整齐。
   卫生室里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张宗德医生。张宗德医生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曾在章丘四中干过校医。只见他身着白大褂,虽然年过半百,但眼神透着干练,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军人的气质。我鼓起勇气,向他说明了来意,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张医生,我在别处学了两年医术,最近被辞退了。听说您这儿新建了卫生室,我想问问能不能在这儿干一段时间,积累点经验。”
   张医生放下手中的病历,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目光里透着审视。随后,他问道:“你学过哪些东西?给我讲讲。”我赶忙把自己这两年所学,从病症诊断到基本治疗方法,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讲完后,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他不满意。
   听完我的讲述,张医生微微点头:“理论知识还算扎实。不过,光会理论可不行,得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吧,你先留下试试。”听到这话,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
   从那以后,我便在张家庄卫生室扎根上班。每天跟着张医生出诊、看病,学习他诊断病症的方法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张医生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医术逐渐得到提升,也越来越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张家庄卫生室,不仅是我重拾希望的地方,更是我梦想再次启航的港湾 。
在张医生的悉心经营和我们共同努力下,张家庄卫生室的口碑越来越好,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愿意来这儿看病。原本略显冷清的卫生室,如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看着卫生室的蓬勃发展,张医生意识到需要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于是卫生室又找了个新学员张思河。他年纪轻轻,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张思河聪明伶俐,学习能力极强,无论是药理知识,还是病症诊断,一点就通。每次和我们出诊,他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立刻虚心请教,那种勤奋努力的劲头,让我和张医生都十分欣慰。很快,他便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诊疗工作,成了卫生室得力的助手。
   在卫生室里,我们三人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工作之余,卫生室门口的小空地便成了我们放松的地方。我和张思河都迷上了口琴演奏,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我们就会坐在门口,吹奏几段欢快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熟悉的旋律在夜空中飘荡,一天的疲惫也随之消散,乡亲们听到口琴声,偶尔也会围过来,跟着哼唱几句,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里。
   那几年,全国都掀起了“学雷锋,树新风”的热潮,我们卫生室也不例外。卫生室外的宣传栏、黑板报上,都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内容。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除了日常看病,我们还定期组织巡诊活动,为村民防病治病,普及健康知识。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会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乡亲们对我们的服务赞不绝口,越来越信任我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思河在卫生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从军梦,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后来,他毅然报名参军,经过层层选拔,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部队军医。张思河带着在张家庄卫生室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踏上了新的征程,去书写属于他的热血篇章 。
                                       ------  2025、4、11

评论

yeynsn
yeynsn 2025-04-11 17:36
伊石: 一段有益的经历,学到了医术,提高了服务意识,特别是同事三人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友好相处,不容易。谢谢赵老师赞杨,人老了没事回忆一下往事吧!
伊石
伊石 2025-04-11 11:45
一段有益的经历,学到了医术,提高了服务意识,特别是同事三人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友好相处,不容易。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