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合作医疗成赤脚医生
我在张家卫生室工作一年多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村子。回村后,我一边参加劳动,一边运用所学的医疗技术为乡亲们服务。这个过程中,李福城市信用社的孟祥深主任帮了大忙。他不仅借给我买药的钱,还一直鼓励我利用业余时间多为群众服务。那时候条件有限,只能给一些小伤、小病,头疼脑热的对症治疗,还用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一些慢性腰疼腿疼。
与此同时,群众选举我先后担任生产队保管、会计。即便如此,我也从未放弃对医疗卫生技术的钻研,依旧兼顾着为大家防病治病。
随着形势的发展,1968年由大队党支部决定,让我辞去生产队会计,牵头组建了宋上大队卫生室。1970年实行了合作医疗。
我们村卫生室位于大队部宽敞的西屋。大队特意为卫生室配备了一名学员,他是从济南下放到我们大队的下放户孩子,名叫王兆利。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二人配合默契,携手为村民的健康努力。
当时,党和国家发出 “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 的号召,同时要求医务工作者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我们始终牢记这些要求,结合村里的实际条件,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
为提升我们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公社卫生院会不定期开展培训,每次培训为期两个月,效果十分显著。经过系统学习,我们掌握了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了为村民服务的本领。
我记得有一年,济南军区还组织医疗队下乡推广新医疗法,。不仅为老百姓防病治病,还组织乡村医生一同参与学习。这种方式既解决了村民看病就医的难题,又锻炼培养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对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大队的合作医疗的资金,主要从大队副业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这笔资金用于给前往医院看病的村民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让村民们能更无后顾之忧地就医。
我们的卫生室条件虽然简陋,但全体医护人员都全力以赴,只为赢得群众的满意。不少村民去上级医院看病回来,在享受报销政策后,都非常感激地给我们写感谢信。为了展示这些温暖的反馈,以及上级指示和工作动态,我们专门设立了壁报专栏,这一举措也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拥护。
记得有一回,宋上村北负责井下抽水的工人突然昏迷,怎么叫都没反应。接到消息后,我立刻赶到现场下井救人。当时情况危急,知道是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援过程中,我和另外两名群众也不幸中毒昏迷,好在最终大家都被拉上井,及时送往医院。经过全力抢救,四位伤者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还有一位赵上村的楚姓村民,患上了脑萎缩病症,整天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去济南的医院就诊后,带回了维生素类针剂由卫生室人员负责注射治疗。我们结合学的新医疗法,采用穴位注射的方式为他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和治疗,奇迹发生了,病人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件事引起了济南医院的关注,他们专门前来调查,对我们的治疗方案给予了肯定。
上级部门对我们卫生室的工作十分认可,推选我们出席了县卫生系统先进代表大会。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继续守护好村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