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
路维永
宋继昌,我的启蒙老师,一米七五的个子,红脸膛,挺憨厚。宋老师不仅传授给了我知识,还用实际行动,教我怎样做人。
宋老师有个外号,人称“宋钢板”。
上个世纪,中小学教师人人都会用铁笔在钢板上往蜡纸上刻试题或学习材料。宋老师刻得最好。他刻出来的宋体字,大小一致,字体一致,间隔一致,油印出来的材料,就跟用机器印刷的一样。
有人夸赞他的字写得好,他微微一笑,打趣道:“我姓宋,宋体字也姓宋,姓宋的写宋体字,能写不好吗?”
宋老师能写会画。每逢公社里办展览,都聘请他去写字绘画,星期天经常去干义务劳动。
宋老师是贫苦农民出身,哥哥17岁就参加了抗日军训团,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给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李人凤当警卫排长,后来被杨国夫司令员留在渤海军区司令部当警卫连长。一九四五年八月在田柳战役中,为了掩护首长的安全转移而壮烈牺牲,时年25岁。
几十年来,他从没对我们讲过有一位为国捐躯的哥哥。直到今年我翻阅《临淄文史资料》时,才知道宋老师有一位给开国中将杨国夫当过警卫连长的英烈哥哥,名叫宋荣昌。
宋老师的低调可见一斑。
宋老师本家有一位大爷在青岛上学时,被撤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挟持着去了台湾。撇下了家里的老婆和两个孩子。
一九六零年,生活困难,很多人吃不上饭。有一天中午,大爷家堂哥来到大路小学,找宋老师蹭饭吃。
那时老师们的定量也不多,自己也吃不饱。但本家哥哥来了,宋老师从食堂打来了馒头,让哥哥吃了午饭。
后来,堂哥来过几次,宋老师都领他去学校附近的熟肉铺里,两人一起吃煮熟的牛下货代饭。
有海外关系的堂哥来找他吃午饭,给宋老师带来了麻烦。
就在讨论宋老师入党的问题时,嫉妒宋老师才能的李老师说宋老师与反动派子弟勾勾搭搭,阶级立场不稳。结果,宋老师的入党问题搁浅了,一直到一九七九年,宋老师去政府担任党委秘书之前,他的组织问题才得以解决。
宋老师多才多艺,却做人低调。他待人热情,心地善良。
仁者寿。
宋继昌,我的启蒙老师,今年九十二岁了,听力、视力还都可以。人人都羡慕他的气质,他虽然头发全白了,但鹤发童颜,气宇轩昂,说起话来犹如洪钟一般响亮,“挺起那腰杆来还像那十七八”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