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精神,永远跟党走
----2023"蓬莱红色记忆"征文
(2025“离休干部红色故事征集”稿件)
我是一名共和国老兵,有76年的军龄,见证了蒋家王朝的覆灭和新中国的建立;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老党员,走过了65年的历程。在全部革命历程中,始终是党引路我紧跟。今天,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征程颂党恩,努力提高,再做奉献。
1.军旅历程
老家是解放区,对共产党八路军有深厚感情,自小想当八路。抗战胜利那年秋天,听说县城招小兵,我们3位十二三岁的小伙伴高高兴兴地进城应征,结果信息不实,扫兴而回。两年后机会来了,光荣地穿上了绿军装。(附件1.小伙伴们,当兵去吧!)
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部队到我所在的驻蓬莱乌沟傅家村的蓬莱中学征兵,这是两个月内部队第二次来本校征兵,上次是面对高年级的,去了10多名,这次是面对低年级的,我们6名同学应征。
当时战事紧张,兵员需求量很大,入伍条件放得很宽。这次征兵去哪个部队当时并不知道,战场就在前面,今天入伍,明天就可能参战,应征人员须有思想准备。动员大会群情激奋,口号震天,当要求报名时,则相对比较冷清,最后,在报名人员中,批准了我们6位13-15周岁的男同学参军,其中会文村3人,龙阳村1人,城郊李家村1人,杏山村1人。离校前让我们先回家向家人告别,因为事情重大,都是家庭的宝贝疙瘩啊!我父母平时积极拥军,思想进步,听说我要去参军,表情严肃,好一阵未说话,最后老爸说:“俺不管!”意思是你自己决定吧!这个表态我很满意了,我很小就想当八路,这次可以如愿了。
1947年6月5日,我们6位同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欢送中,背上行李,迈开双脚离开学校,去部队报到。当天中午在蓬莱柞树庄村吃午饭,晚饭和过夜是在蓬莱西南艾山山口站马张家村。次日过了艾山进入招远,当天下午到达招远县毕郭镇,这里驻军是胶东军区北海医院,这就是我们的报到处,我们的到来受到院领导的热情接待,从此,我们成为解放军序列中的成员。
我们当了卫生兵,职务名称是看护员,具体工作是护理伤员打扫卫生,为伤员送水送饭,后来开始学习打针发药。医院很大,伤员很多,将毕郭镇划为东防区、西防区、南防区和北防区四个防区,分别收治不同的伤员。医院收治的伤员都是南面送来的,后来知道是胶东保卫战。伤员很多,有的很重,有的伤员心情不好脾气很大,功臣自居,有打医生打护士事情发生,我们小心翼翼。当时形势严峻,人员情况复杂,有敌特在活动,保卫部门抓到一个国民党特务,审判后经上级批准立即就地枪毙,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枪毙坏人。
看到众多的伤员使人震撼,使人感到战争的残酷,我们的工作是伺候人的,送水送饭处理大小便什么都干,同学们思想有波动,产生畏难情绪,有人提议找领导商议一下,我们不干了回去吧,6人中有5人取得共识!我早就想当八路,现在当兵了我很珍视这个机会,我表示不走,要留下!不过我还是愿意和大家一起找院领导。副院长接见我们,我们的理由是年龄太小,等过几年长大了再回来。副院长耐心做工作,讲形势,讲需要,讲当兵使命光荣.....并说:你们跟蒋介石商量一下,过几年再打仗行吧?若他同意,你们可以回去!.....最后我们回心转意,留了下来,后来大家坚持了下来,但有一位当夜开溜,不辞而别!
1947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进入第二年。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全面发动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叫嚣3个月消灭共产党,打了一年损兵百多万,第二年则收缩兵力,向陕北和山东两地重点进攻,胶东又是山东的重点,我军进行了艰苦的胶东保卫战,形势很严峻。在我们参军3个月后,国民党军队打过来,我们作为后勤医院不能参战,便立即解散,化整为零,有任务的去执行任务,无任务的立即回老家待命。会文村同参军的祝培庆同志回家待命,我和城郊李克稷同志分别接受任务转移到山区。我们小组4名同志护送两名重伤员,向后转移到山区隐藏疗伤。那是1947年9月的一个夜晚,远处传来清晰的枪炮声,我们全院在月色下匆匆撤离毕郭镇,我们小分队转到栖霞县回兵崖村暂休,然后赶到蓬莱县东部山区,在一座大山沟里,护送伤员进入事先挖好的山洞里。我们4人包括医护和管理人员,我分工从附近驻村送水送饭送物资。这时敌人很快占领招远、黄县、蓬莱和烟台,我们已是敌占区,最担心有坏人告密,担心被敌人发现,时刻警惕敌情动态。
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率领20多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进攻胶东,想围堵华东我军主力,来势汹汹,非常嚣张。我军避免硬碰硬,陈毅粟裕率7个纵队跳到鲁西南外线,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许世友谭振林率4个纵队留下与敌周旋,内外配合,打击敌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南京国民党感到威胁,因此将胶东敌军大部从青岛和烟台乘船抽调回南方。苦战4个月,胶东保卫战胜利结束,此役消灭国民党军6.2万多,我军也付出沉重的代价。
国民党退兵了,我们出山了。1947年底,我们部分同志调到驻黄县北海军分区二所,这是一所野战医院,驻磨山赵家村,参加解放龙口。打龙口时,医院离战场很近,前线枪炮一响,很快伤员就送过来了!当时工作印象最深的是除了处理众多的伤员外,就是天天洗敷料,不像现在敷料是一次性的,那时条件困难,物质匮乏,伤员多敷料用量大,脓血纱布绷带反复洗反复用,数九寒天,河水冰凉刺骨,手都冻僵了。龙口很快被攻克,解放龙口时,由于我的良好表现,被记四等功一次。龙口解放后,部队进行三查三整运动,提高觉悟,以利再战。1948年元旦和春节是在黄县过的,过春节时改善生活,3天都吃细粮,每天有肉菜。1948年夏,全国拉开大反攻的序幕。当年4月潍县解放后,我们接到命令,离开黄县,行军千里,路过潍县到新泰成立的一所大医院,医院名称是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第二后方医院,准备参加解放济南,医院成员1000多人,都是来自胶东各部队的医护人员。
此时参军一周年,部队从防御转入进攻,看到了胜利曙光。这一年经历和体会太多。在形势方面,环境虽然艰险,但从不退缩,相信党的领导,有必胜的信念。思想方面,政治工作得力,上下级同志间关系融洽,经常有文娱活动,内心很充实。物质生活方面,实行供给制,条件虽艰苦,待遇还是很好的,吃粗粮为主,吃得饱饱的。当时发津贴是每人每月1条肥皂、半斤烟叶和1斤猪肉折价的钱,技术人员加技术津贴,正式护士加1斤猪肉,军医加2斤猪肉。服装有衣帽、鞋袜和裹腿,被子、单人床单和背包带。驻军时经常睡麦草地铺,睡觉是不能脱衣服的,所以个人卫生不好,几乎都生虱子。冬季为了互相取暖,我常和战友睡一个被筒,两床被子一铺一盖,一头睡一人。大进军的路上,揹上背包,迈开双腿,每天70-80里或更多,住宿都是民房麦草地铺,住下后要向群众做宣传工作,宣传我党我军政策,宣传大好形势,离开时要做到“三不走”,水要挑满缸,地要扫干净,借东西要还,否则不能走。
我们医院配合大部队解放济南后,紧接是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中南、解放西南,至全国解放,新中国建立。大反攻时期,大军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当年疯狂至极的蒋家军不堪一击。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之师,内心充满了胜利者的自豪感,在建立新中国的大进军中,留下了我们闪光的足迹。为表彰参战军人荣誉,每人都颁发了相应的奖章和纪念章。(附件2.军旅证章.峥嵘岁月)
战争年代,5位同学中,3位在第二野战军,进驻四川,2位在第三野战军,进军华东,后来有两位参加了抗美援朝。其中会文村的祝广友同学在1949年解放浙江的战役中不幸牺牲,那是参军第三年,时年18岁,现在仍健在的还有俩位。
招远县毕郭镇,是我们参军的地方,是我们的“革命圣地”,1997年6月6日,参军50周年那天,我们3位当年的战友旧地重游,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重温那段闪光的历史,从中吸取力量,为伟大的祖国再做奉献。
我参军后,1949年发现周围有的同志是党员,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人小心大,也写申请要求入党。虽然很努力,可能条件不够,可能年龄太小,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奋斗整三年,未能入党。战争年代未能入党,但我不灰心,建国后仍努力争取,终于,1956年,在军校成为优秀学员,光荣地加入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当时入伍9年,22岁。
入党了,是件很光荣的事,是我的业绩和思想水平被认可,是我的政治生涯中的里程碑。意味着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承诺,意味着我对组织,对人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从那以后,不论在部队,在地方,在内地,在边疆,离休前或离休后,从来不敢忘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一言一行,力求与这个身份相符。70多年的经历,走过不少单位,虽未立过显赫战功,也未作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可以说,不论在哪里,都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庄严承诺,不忘初心,恪尽职守。
2.边疆岁月
1964年,我在北京军区秦皇岛驻军医院任外科军医,我的女友也是军人。当年春我们领结婚证的那天,医院政委登门通知:医院分到一个军医转业名额,跟随退役老兵集体转业去新疆,领导要求我立即转业,支援新疆兵团!领导坦率告诉我,“接到这项任务后,已先后安排两名军医转业均被拒绝,领导很困难,你是临危受命,希望你打个响炮!”虽然我们感到非常非常的纠结,还是听从祖国召唤。部队培养,党的教育,成为有用人才,现在国家需要,临危受命,委以重任,义不容辞,绝不做“抗命”第三者!在女友的支持下,婚后我们先后离开美丽的海滨城市,告别部队大学校,奔赴新疆反修第一线,在那里坚守18年。转业赴疆,对我是改变前途的大事,我不考虑个人得失,不怕艰苦,勇挑重担,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交上一份完美份的答卷!
新疆兵团原名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由10万进疆和起义官兵转业组建而成,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开始条件艰苦,环境较差,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党的十八大以后,发展迅速,改天换地。兵团成立以来,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曾有一首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这可以是我们那时广大转业官兵的真实写照。
在新疆兵团的日子里,军转干部很受重用。在新疆兵团,我被安排在农七师医院做外科医生工作,我除完成业务工作外,经常外派接受任务,为更好地担负使命,曾3次送我外出进修。兵团农七师与苏联有漫长的边界线,当时中苏关系极度紧张,尤其是1962年发生6万多边民外逃事件之后,边界摩擦经常发生。我来到农七师不久,便参加四请工作组奔赴边界管制区,为坚持在一线的军垦战友们送关心,送温暖,做思想政治工作。1965年秋,新疆兵团受命抽调一批农业专家,赴非洲坦桑尼亚建农场,在众多的医师中,我被选定随队为专家组做保健工作。在北京待命出国的期间,恰逢1965年国庆节,我有幸参加天安门广场庆祝大会,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附件3. 1965年,我见到了毛主席 )
1969年8月发生新疆铁列克提事件,苏联重兵设伏偷袭我巡逻队,造成我军28名巡逻官兵(内有3名记者)全部牺牲!此后,新疆部队立即举行大演习应对,我带领一支急救队参演,并陪同兵团领导到边界视察。在大演习结束后,我妻子所在的参演单位南疆基地部队领导来与兵团商调,让我去基地重新入伍,那里很需要我这人才,被兵团婉拒。1979年,我国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此时全疆处在高度戒备状态,防止苏联配合越南偷袭。
在新疆兵团工作了5年后,我已是干了10年的外科医生,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时,医院儿科领导危机,病儿处在高峰季节,病床爆满,群龙无首,医院领导让我立即放弃热爱的外科医生工作,改变专业去主持儿科工作,收拾乱局。我又一次临危受命,充当“救火队员”,我毫无二话,坚决服从。在新的岗位上,在新的专业领域里,边学边干,带领一科之众,圆满完成新的使命。在屯恳戌边的艰苦年代里,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氛围中,我们不怕艰苦,克服困难,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历时18年,把最有活力的年华奉献给边疆事业。
3.奉献余热
我们夫妻在边疆卫国戌边18年后,转业回家乡蓬莱县人民医院,我到职后的重要任务,是组建儿科。组建了儿科,填补了空白,受到广大病儿家长的欢迎。建科后,和同事们一起,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发展壮大,发展成一支过得硬的专业团队,本院儿科在烟台市同级儿科中业绩名列前茅。在职期间,除搞好专业的医疗工作外,学术上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著作。(附件4.总结经验,交流心得 )
1993年我满60岁,我按时离休,离休后,坚持发挥余热,回报党的教导,回报国家和军队的培养,继续为社会做奉献。积极参加多项老年活动;带领老年朋友打门球当队长,上老年大学当班长,组建老年合唱团当团长,网上党支部当信息员组长,带领成员坚持两学一做,学习十八大、十九大文件,参加知识竞赛。作为省网站摄影协会会员,领导摄影小组开展摄影活动,参加市老年文友活动提高写作能力,出版了个人专著博客文集《夕阳路上》,参加春蕾活动,资助失学儿童,为希望小学捐款,为灾区人民捐献等。汶川大地震我捐款3千,武汉抗疫我捐款5千,扶贫救灾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离休后,最发力的是组建老年合唱团,坚持20多年,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使合唱团在本地成为一个有知名度的群体。
学电脑,学手机,与时俱进,做时尚老人。我75岁学电脑,很快入门,活跃在网上。出现智能手机,我与时俱进,立即跟进。交流信息,网上购物,各项操作得心应手。作为山东“老干部之家网”的“金牌会员”和“活跃之星”,应该说是蓬莱人在该网站发声最多的一位;在“山东兵网站”,是一位活跃的“优秀版主”;在山东“网上党支部”,作为“星级管理员”、“论坛之星”和“优秀信息员”,我主持的医院“蓬医老干支部”是蓬莱50多家注册老干支部最活跃的。我们网上党支部信息员小组共同发力,这项活动在烟台市县市中名列前茅。前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利用老同志的优势,到社区,到友邻单位,讲党史,讲学习心得,回忆峥嵘岁月,为年轻人讲革命故事。去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我在合唱团,在朋友圈,和大家一起,开展线上活动,努力学习二十大精神。
转眼间,离休近30年,发挥余热中,印象最深的事有两件,一是办老年合唱团,另一是网上活动特别是网上党支部活动,这两项可以说是医院老干部在本地的两张名片。同时,网上活动中,在山东老干部之家网站或山东兵网站的业绩也是可圈可点的。
4.社会认可,深受鼓舞
离休后的近30年里,获得一定的荣誉。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又被蓬莱市妇联评为“金婚美丽家庭”。同时获得蓬莱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和谐文明家庭”光荣称号。作为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我的名字被镌刻在济南“山东老战士纪念墙”上。2015年经推荐,蓬莱电视台专门对我进行了采访,并制作了电视纪实片《夕阳别样红》,记录了我离休后20多年来的主要事迹。2020年,被授予“烟台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称号。(附件5.离休后获奖小计)
现在本人已是暮年,在剩下的日子里,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活动中,仍将矢志不渝,努力学习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生的历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张汉泉)(2023年4月)
附件(老干部之家网站)
1. 小伙伴们,当兵去吧! z.h.quan 2020-3-22 09:20
2.军旅证章.峥嵘岁月 z.h.quan 2021-10-30 20:45
3.征文 1965年,我见到了毛主席 z.h.quan 2019-9-19 21:48
4.总结经验,交流心得 z.h.quan 2012-9-14 08:46
5.离休后获奖小计 z.h.quan 2021-8-15 09:42
序号 | 奖项 | 授予单位 | 时间 |
1 | 2007优秀党员 | 蓬莱市卫生局 | 2008.6. |
2 | 优秀党员 | 蓬莱市卫生局 | 2012.7. |
3 | 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2002.11. |
4 | 蓬莱市金婚“美丽家庭” | 市妇联、老干局、民政局、电视台、报社 | 2014.10. |
5 | 蓬莱市和谐文明家庭 | 蓬莱市委、市政府 | 2014.12. |
6 | 网上党支部优秀信息员 | 蓬莱市老干局 | 2013.12. |
7 | 网上党支部优秀信息员 | 蓬莱市老干局 | 2014.12. |
8 | 网上党支部优秀信息员 | 蓬莱市老干局 | 2016.1. |
9 | 网上党支部优秀信息员 | 蓬莱市老干局 | 2016.12. |
10 | 网上党支部优秀信息员 | 蓬莱市老干局 | 2017.12. |
11 | 网上党支部优秀信息员 | 蓬莱市老干局 | 2018.12. |
12 | 山东兵网站优秀版主 | 山东兵网 | 2013 |
13 | 烟台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 | 烟台市老干局 | 2020.12. |
14 | 建党95周年、长征80周年摄影展优秀奖 | 蓬莱老干局 | 2016.10. |
15 | 征文《家网,我的第一网站》三等奖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 2012.1. |
16 | 老干部之家“家网明星”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 2013.1. |
17 | “展示好心态 增添正能量”博客大赛一等奖 | 山东省委老干部局 | 2016.5. |
18 | 七一征文《漫长的经历 无悔的追求》二等奖 | 蓬莱组织部、蓬莱体协 | 2016.9. |
19 | 老干部之家网站“活跃之星”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 2018.2. |
20 | 展示好心态 增添正能量”博客大赛二等奖 | 山东省委老干部局 | 2017.5. |
21 | 山东兵网建军85周年征文《又是一个六月六》一等奖 | 山东兵网 | 2012.9.6. |
22 | 山东兵网优秀版主 | 山东兵网(家网20624) | 2012.7.3. |
23 | “贯彻十八大,畅谈新变化”征文优秀奖 | 蓬莱组织部、蓬莱老干局 | 2014.3. |
24 | 蓬莱市文化广场活动先进个人 | 蓬莱老干局 | 2008.12.10. |
25 | 省“齐鲁英烈文化创作大赛”,《用歌曲缅怀烈士》获优胜奖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老干局、省共青团委、大众报社。 | 2020.9. |
26 | 麒麟社区2023年度“身边的榜样,优秀个人” | 麒麟社区党委 | 2024年1月 |
总结经验,交流心得: 退休前历年写作稿件情况
名 称 | 写作时间 | 使用情况(发表报刊) |
1.4145名学龄儿童甲状腺肿调查分析 | 1989.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0年第6期 |
2.1226名小儿缺铁性贫血调查 | 1994.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年第1期 |
3.110例病儿营养情况咨询调查 | 1991.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1年第5期(增刊) |
4.沿海地区小学生甲状腺肿的调查与病因分析(参与协作组) | 1990. | 《中华儿科杂志》1991年第2期 |
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例分析(第二作者) | 1990. | 《山东医药》杂志1990年 |
6.小儿高热惊厥51例分析 | 1989 | 山东省第2次小儿神经疾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 |
7新生儿疾病185例分析 | 1987.6. | 《烟台医药》1988年第2期 |
8.新生儿及婴儿心功能不全的饮食疗法(译文) | 1990.1. | 《烟台医学情报》1990年第2期 |
9.怎样评价抗过敏药的疗效(译文) | 1989.1. | 《烟台医学情报》1989年第2期 |
10.新生儿低钙血症(译文) | 1990.7. | 《烟台医学情报》1990年第4期 |
1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8例分析 | 1981.3. |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
12.生儿生女奥秘何在? | 1987.5. | 山东省“卫生健康报”1987.7.15. |
13.奎屯地区哪些疾病死人最多? | 1981.6. | 《奎屯科普报》1981年第7期 |
14.要预防孩子伤风感冒 | 1981.3. | 《奎屯科普报》1981年第4期 |
15.小儿腹泻口服补液体会 | 1984.9. | 《蓬莱县科技论文选编》1986年第1集 |
16.一种特殊饮料---ORS | 1986.3. | 《蓬莱科技报》1986年第第4期 |
17.预防小儿佝偻病 | 1983.10. | 《蓬莱科技报》1983年第11期 |
18.青、链霉素与“青链霉素” | 1986.5. | 《蓬莱科技报》1986年第第7期 |
19.铁,可使您的宝宝面色红润,长得结实 | 1984.9. | 《蓬莱科技报》1984年第10期 |
20大家都来关心优生 | 1986.1. | 《蓬莱科技报》1986年第第2期 |
21.四环素药品小儿莫用 | 1984.1. | 《蓬莱科技报》1984年第第2期 |
22.县医学会儿科组召开学术会议 | 1985.12. | 《蓬莱科技报》1986年第第12期 |
23.总结经验,交流信息,撰文写稿,蔚然成风 | 1990.12. | 《烟台市医学科技情报网通讯》1991年第2期 |
24.蓬莱县人民医院拍摄电视资料片 | 1990.12. | 《烟台市医学科技情报网通讯》1991年第1期 |
( 主体部分2023年4月发表在《蓬莱红色记忆》中册1347页)
老干部之家网站链接
老干部之家网站个人空间链接
http://www.lgbzj.com/home.php?mod=space&uid=82518
老干部之家网站个人网名: Z.h.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