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名牌坊
说 起 名
纪慎言
收拾旧报纸,发现了一篇《起名是门艺术》的文章。瞩目观看,觉得似曾相识。内容主要是关于给孩子起名的忌讳和名人名字的来历。由此又勾起我参与起名的一些回忆。
我这几十年参与起名的机会不少,最早是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大儿子出生在1970年,正是文革时期风云变幻、岁月峥嵘。于是我就给大儿子起了个“云峥”的名字,4年后二儿子出生,现成的名字“云嵘”就有了。后来大家以为我是文化人,一些人就喜欢找我给孩子起名,这事挺费脑子,又得好听,又得顺口,还得有讲头。费了半天劲,有时候还不一定符合人家的心思。幸亏咱这里起名从不收费,不然还得退钱!
有些时候是被政府相关部门以文化名人的名义请了去,为新开发的公园、风景区或休闲场所等设施起名。虽然咱一本正经、煞费心机地想出来自认为响亮的名字,但是,最后还是当地最高领导人一锤定音说了算。他说叫啥就叫啥。譬如那个河滩公园,大家起了那么多好名字,最后还是那个当时任当地最高领导后来被判了无期徒刑的贪官黄某,御赐:锦绣川。
现在德州城中最著名的风景区,老百姓叫了几十年的新湖,有一任最高领导人却赐名“明月湖”。为此还专门投资几十万建了个湖名牌坊(见图)!
起名字不但是门艺术,而且需要技术。有些像创作文学作品,既有新意,又有奇巧。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我有个比我年轻十几岁的小老弟,他在停薪留职期间,想办个食品厂,让我给他未来的产品起个名字,就是创个“商标”。我想了想,想到原来我曾给他写过一幅字:“实在不亏”。再想到他要生产的是食品,是吃的。于是就告诉他,就叫“不吃亏”。而且连广告词都想好了。“不吃亏,不吃亏,不吃才亏。”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厂没有办成,这个商标也就黄了,我的脑筋也白费了。
最近有个房地产开发商找我,让我给他的开发地块(未来的住宅区)起个名字。我给他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富福府”,另一个叫“圆梦园”。现在的商人老板好像都有不低的文化,不知道他们理解不理解我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