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月的随想
路维永
读了黄璜老师的诗歌《大地的乳汁》,触发了我的灵感,遂信笔挥洒了这篇随想。
最早看到水与月在一起的场景,是小学课本上的《猴子捞月亮》。内容尽悉,无需赘述。
其次,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暑假期间,一个月亮圆了的晚上,我来到小河边,恰逢邻居在省城读大学的亮哥也在那儿。他望着清清河水中的一轮明月,长叹一声,莫名其妙地吟道:“你是天上的明月,我是月边的寒星。”什么明月,什么寒星的,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才得知彼时亮哥的女友刚背叛了他,他郁郁寡欢了许久。
水是人世间美好的事物,“上善若水”,人人皆知。
及长大,读红楼,听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月亮同样美好,通常象征女性。所以,苏轼才吟咏出了“千里共婵娟”的名句。
水美,月亦美。水中有月,月光如水。水与月,月与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美与共,共同演绎出了数不胜数的美文、美景以及精美的诗词歌赋。
有人曾写过寿光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刘老师的感人事迹,题目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被誉为西湖第一景观的“三潭印月”,被张岱描述为“湖中三塔,塔中三潭,潭中三影,影中三月,月中三诗,诗中三画”,“三潭印月”是水与月搭配得最完美的人间胜境。
瞎子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感动得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稀里哗啦,跪地不起,掩面啼哭;还有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等等,都是水与月结合得很好的艺术珍品。
诗仙李白酷爱月亮。口说无凭,有诗为证:“举头望明月”,“举杯邀明月”,“我寄愁心于明月”……
相传他醉酒之后,在安徽当涂泛舟江上,见水中月影婆娑,便俯身尽力去捞,不幸落水溺亡。都是酒精惹的祸!如果不是喝高了,咱李诗仙的智商是绝对不在捞月亮的猴子之下的。
有关水与月的诗句灿若星辰,昂首即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一句句诗歌,一幅幅画图,或清幽。或壮阔,或明丽。超凡脱俗,动人心旌。
想当年,老屋后,小河旁,有一清泉。弯腰可掬泉水,泉水清冽甘醇。
小时候,与小伙伴们一起,在月亮圆了的夜晚,常围在清泉边,披着天上的月光,望着水中的月亮,一双双小手合二为一,化作舀子,小心翼翼,躬身掬起清泉水,掬起的清泉水里,各各闪烁着一轮明月。
咕咚咕咚喝,喝下去一掬清醇的泉水,也喝下去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昔日有明月在腹,至今仍觉得心胸敞亮。
最后,就借用黄璜老师的诗歌《大地之乳》的结尾来结尾吧:
伸手来指月亮,
一弯新月便轻轻地掉落在故乡的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