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传英嫂的故事

yeynsn   181
2025-05-19 18:08

 

传英嫂的故事

  嫂子于传英,是本家叶茂哥的妻子,如今已88岁高龄,正安享着幸福的晚年。

  嫂子娘家在南部山区的寨山后村。20世纪50年代,她嫁到了我们村。当时,她丈夫在城里工作,娶了个传英嫂这样的好媳妇,让村里人都羡慕不已。

  传英嫂身材高挑,生得美丽大方。平日里,她还时不时哼唱两口评剧小调,那韵味十足的唱腔,常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她曾是剧团里的专业演员。

  她嫁过来时,正赶上大集体年代。嫂子身强力壮,走起路来快如风。在生产队里,她是出了名的能干人,干活从不惜力。推车、担担、刨、种、锄、割,这些农活她样样精通、驾轻就熟 ,一点也不输男劳力。不管是烈日炎炎下的田间劳作,还是寒风凛冽时的农事处理,总能看到她忙碌又利落的身影,成为了生产队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嫂子不仅是生产队里的劳动好手,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贤妻孝媳。公婆年事渐高后,虽然兄弟、妯娌几个,但她主动担起照顾二老的重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公婆准备热乎的饭菜;老人生病时,她衣不解带地守在床边,煎药喂饭、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在她悉心照料下,公婆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这位坚强的女性。一个人拉扯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农忙时,她白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回家还要给孩子们缝补衣裳、辅导功课;逢年过节,再拮据也要想办法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包顿饺子。在她含辛茹苦地操持下,孩子们陆续成家立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传英嫂为人厚道,待人真诚。邻居家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第一个上门帮忙。哪家闹矛盾了,她主动去调解;谁家缺东少西,她二话不说就送过去。在村里人眼中,她做事周全、为人敞亮,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

   后来,丈夫从城里退休归来,老两口子孙绕膝、其乐融融。闲暇时,嫂子仍会哼起年轻时爱唱的评剧小调,歌声里满是对过往岁月的释然,也饱含着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满足。她用勤劳坚韧的一生,书写了平凡又伟大的故事,成为了村里人口口相传的传奇。

  然而,几年前叶茂哥的离世,给嫂子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孝顺懂事的孩子们心疼母亲,特意在城里购置了房子,想接她去享清福,可嫂子却舍不得离开生活大半辈子的老家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执意留下。拗不过母亲的孩子们,便在每年秋后天气转凉时,将她接到城里过冬,待来年春暖花开,再由女儿陪着她回到老家。

回到村里的嫂子,每日都会和老街坊们围坐在老槐树下,唠唠家常,讲讲过去的故事。那些岁月里的酸甜苦辣,在她平和的讲述中,成了大伙口中最珍贵的回忆,也让这份邻里间的情谊愈发醇厚绵长。

                                          --- 2025、5、19

评论

yeynsn
yeynsn 2025-05-20 18:00
蓬莱gyl: 欣赏点赞叶老师的佳作。谢谢高老师点评夸赞!
yeynsn
yeynsn 2025-05-20 18:00
乐而忘忧: 传英嫂,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楷模!谢谢老师点评夸赞!
yeynsn
yeynsn 2025-05-20 17:59
纪慎言: 好一个传英嫂!纪老师好,谢谢您点评鼓励!
yeynsn
yeynsn 2025-05-20 17:59
cuigs: 勤劳贤惠善良! 谢谢老师点评夸赞!
yeynsn
yeynsn 2025-05-20 17:58
子豪启荣: 叶老写的这些“传统”人物属于“功德”记事,我们这代人都很熟悉和敬佩!陈老师好、谢谢您的点评夸赞!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