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与六一像两颗缀在时光丝线上的明珠,接连闪烁,把好日子串成了欢快的音符,一个接一个地蹦进家门。
五月初五这天,儿子、儿媳精心筹备了一场家宴,热情邀请了明水的家人和亲戚。有我的女儿三口、侄子侄媳、外甥女、女婿,加上我,十一个人围坐在餐桌旁,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年轻人们兴致勃勃,聊起单位里的奇闻趣事,讨论着周末郊游的计划,气氛热烈非凡。我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坐在席间,偶尔插几句 “老黄历”,没想到这些陈年旧事,反而逗得小辈们笑得前仰后合。看着满桌举杯欢庆的热闹场景,我这把年纪仿佛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像刚剥开的粽子,裹着浓浓的人气儿,暖烘烘、香喷喷的。
六一儿童节更是惊喜连连。一大早,孙女一家四口就登门了。她夫妇俩和四岁可爱女娃王子妗,还有一岁的活泼男娃王子烨,两个小家伙摇摇晃晃地扑进我怀里,用清脆稚嫩的声音喊着 “老姥爷”,听得我心里甜滋滋的。王子妗高高举起在幼儿园得到的小红花,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男娃王子烨则紧紧攥着彩色拨浪鼓,“咚咚咚” 地敲个不停,瞬间把客厅搅得像打翻了彩虹罐,满屋子都是五彩斑斓的欢乐。孙女还贴心地买来了油亮喷香的烤鸭和热腾腾的蒸包,吃饭时,孙女给我肥美的鸭腿卷在小饼里,孙女婿乖巧地把蒸包拿给我,两个小娃娃则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笑声不断。这温馨的气氛,让我这个老头的心里也泛起了儿童节特有的甜蜜。
六月二日,侄子新文带着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四弟媳,来到我家。弟媳已经七十多岁了,刚从老家搬来明水。前些年,她尽心尽力地照料百岁老爹,直到老人安详离世。守孝百日圆满后,才被儿子接来城里。她看着大家感慨地说:“老家的大院空了,但孩子们在的地方就是家。” 说着,她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陈年往事在她的讲述中鲜活起来。阳光洒在她鬓角的白发上,泛着柔和的暖意。
下午,明水的晚辈们纷纷前去看望弟媳。弟媳忙里忙外地切西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认真地听着年轻的晚辈们讲述明水城里的新鲜事儿,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弯弯的月牙。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我忽然明白了,团圆就是老老少少齐聚一堂,把平淡的日子煮成一壶热乎的茶汤,不管味道浓淡,都饱含着温暖。
从端午时满堂的欢声笑语,到六一儿童节童声的环绕,再到弟媳进城后的团聚,短短几天,却将半生的牵挂与思念,都熨帖在了这个温暖的初夏。我坐在沙发上,思绪万千,终于懂得,幸福原来就是这般模样:是餐桌上热气腾腾的蒸包,是娃娃手里摇晃的拨浪鼓,是老姊妹相见时紧紧相握的手,更是一家人历经风雨,最终都能在同一盏灯下,悠然地叙说家常的那份踏实与安心。
—— 20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