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知书达礼
(知)书育德好品行,(书)内自有育人经。
(达)人岂羡金山玉,(礼)尽天道人自清。
发音:zhī shū dá lǐ
释义: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示例: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要知书达礼,全面发展。
0412 礼尚往来
(礼)义智信融为仁,(尚)带天香漫游神。
(往)者绝物今忘形,(来)如春梦不思文。
发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示例: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近义词:互通有无 有来有往;反义词:一相情愿
0413 来者不拒
(来)者亲善送温情,(者)善亲为似春风。
(不)须朝暮盼春归,(拒)霜惨淡数枝红。
发音:lái zhě bù jù
释义: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出处:《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示例: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近义词:有求必应
0414 拒谏饰非
(拒)谏力挺亲民意,(谏)书犹送终不弃。
(饰)以全力扶社稷,(非)我昔时能比拟。
发音:jù jiàn shì fēi
释义: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近义词:文过饰非;反义词:严于律己 从善如流
0415 非异人任
(非)甘非苦味通神,(异)宝奇珍重未闻。
(人)传诗句满江南,(任)从寒暑身不侵。
发音:fēi yì rén rèn
释义: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出处:《左传·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0416 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自踏险,(人)沐春风自安然。
(唯)见长江自东流,(亲)身自贱自做残。
发音:rèn rén wéi qīn
释义: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示例:领导干部在用人时一定要考虑德才兼备,绝不能任人唯亲。
反义词:任人唯贤 举贤任能
0417 亲密无间
(亲)密无间情相连,(密)叶留香护境天。
(无)朝无夜任横眠,(间)逢老伴凯歌旋。
发音:qīn mì wú jiàn
释义: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示例:老东山和未过门的儿媳妇,父女般的谈着,似乎他们之间,过去没有发生什么纠纷不不愉快,从来就是亲密无间。(冯德英《迎春花》十九章)
近义词:情同手足 形影不离;反义词:敬而远之 视同路人
0418 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莫怪天,(不)陷世俗是非辨。
(容)颜温柔心性慧,(发)自心底点个赞。
发音:jiàn bù róng fà
释义: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示例:这事间不容发,明天就上个折子,一定要争回此事。(《晚清文学丛钞·中国未来记》第一回)
0419 发指眦裂
(发)底青青无限春,(指)晓重重掩绣门。
(眦)鸟飞飞忘神疲,(裂)管弦弦赋诗魂。
发音:fà zhǐ zì liè
释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示例:瞧见这部书,便追溯庚子年的事,说到激烈之处,不觉发指眦裂。(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
近义词:怒火冲天 怒火中烧;反义词:和颜悦色
0420 裂土分茅
(裂)土加封七品官,(土)豪市侩养家患。
(分)付与春休细看,(茅)庵养道心自安。
发音:liè tǔ fēn máo
释义: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出处:《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近义词:列土分茅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