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最长成语接龙藏头诗连载45

开心歌   41
2025-06-08 16:18

0441 去粗取精

(去)粗留纯求精尖,(粗)中精华要相传。

(取)得珍宝要珍惜,(精)取献宝撒民间。

发音:qù cū qǔ jīng

释义: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示例:对于古典文学,我们要去粗取精,辩证对待。

近义词:取精用宏

    0442 精诚团结

(精)养灵根精气神,(诚)斋心印亲传真。

(团)栾共乐千秋岁,(结)尽同心万古存。

发音:jīng chéng tuán jié

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示例:困难当头,更要精诚团结。

近义词:风雨同舟 齐心协力;反义词:四分五裂 分道扬镳

    0443 结党营私

(结)绮诗成江令醉,(党)晖陶谷酸寒随。

(营)幕傍临月窟寒,(私)书归梦情意碎。

发音:jié dǎng yíng sī

释义: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示例:但昔日既与叛逆结盟,究非安分之辈。今名登黄榜,将来出仕,恐不免结党营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近义词:营私舞弊 拉帮结派

    0444 私心杂念

(私)曲岂知公直在,(心)期春色到梅槐。

(杂)卉乱花无比方,(念)君客游常思怀。

发音:sī xīn zá niàn

释义: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

    0445 念兹在兹

(念)思游程思断肠,(兹)游奇绝冠平昌。

(在)处依旧若从游,(兹)事因何羞花香。

发音:niàn zī zài zī

释义: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出处:《尚书·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示例:他们和F总长,都“念兹在兹”,在尘埃中间和破纸旁边离不开。(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近义词:念念不忘 没齿难忘

    0446 兹事体大

(兹)行万里隔胡天,(事)如芳草春续篇。

(体)柳轻盈千万态,(大)千卷出世尘欢。

发音:zī shì tǐ dà

释义: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出处:汉·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0447 大势所趋

(大)势顺道道自归,(势)尽还空自然回。

(所)获功德不可量,(趋)势所行情不悔。

发音:dà shì suǒ qū

释义:大势:指整个局势。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示例: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大势所趋,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近义词:势在必行 势不可挡 一往无前

    0448 趋炎附势

(趋)庭领会赋诗篇,(炎)州沈水胜龙涎。

(附)书勤扫东园雪,(势)得清幽人亦然。

发音:qū yán fù shì

释义: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示例:所有朋谊及那些趋炎附势的,男男女女,都拥挤望周府来。(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

近义词:曲意逢迎 如蚁附膻;反义词:刚直不阿

    0449 势不两立

(势)拔五岳掩赤城,(不)须兵马赴东征。

(两)军协调齐征战,(立)功回朝月正明。

发音: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示例: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几番来搅扰,与他势不两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近义词:你死我活 誓不两立;反义词:情投意合 亲密无间

    0450 立此存照

(立)此莫笑事为理,(此)据为凭无绝期。

(存)道忘身一试过,(照)影摘花花枝低。

发音:lì cǐ cún zhào

释义: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

反义词:空口无凭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