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热点聚焦:董小 姐·天价耳环·教师行拘·精神病患者

伊石   123
2025-06-09 07:00

热点聚焦:董小 姐·天价耳环·

教师行拘·精神病患者

 

2024年4月,两个“董小 姐”成了热点人物和热点话题。

人称“董小 姐”的珠海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说:格力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此言一出,立马引发网上热议。反对者认为,此言论有就业歧视之嫌,属于以偏概全,且将海归群体污名化,背离现代企业用人理念。支持者认为,海归中确实存在间谍隐患,基于国家安全和企业技术保护的考量可以理解。况且现在的海归派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有名无实者。

 

正当人们对此争论不休之时,真正年轻貌美的“董小 姐”横空出世。

2025年4月底,一则关于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肖某被妻子实名举报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悉,肖某出轨多人,且使出轨对象多次怀孕,竟还多次带小三去见父母。更离谱的是,为了照顾小三情绪,肖某中断正在进行的手术,与小三一起离开手术台几十分钟。中日友好医院已对肖某给予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的处理。北京市卫健委对其予以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并给予五年以上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处罚。

肖某的出轨对象之一董某,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实习生,协和医学院“4 + 4”项目医学博士(“4 + 4”项目即:4年非医学本科 + 4年协和 = 协和医学博士),后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规培学习。5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告,董某入学资格存在造假行为、抄袭剽窃学术不端行为、科研诚信问题,撤销其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网友认为,医疗、教育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该事件绝非单纯的绯闻事件,而是牵涉到教育、就业的公平性,医疗、教育行业公信力和相关机构形象的多重公关危机。

 

2025年5月,某年轻的小演员在网络上分享了成人礼照片。眼尖的网友马上认出,她佩戴的耳环是某奢侈品牌,公价约230万元。万能的网友继续扒出:多年前,小演员的妈妈佩戴的手镯、耳饰和项链,每款价值均几十万元;小演员还在网上晒出了一个大柜子,里面摆满了各种高档手饰;其还分享过一张大别墅的照片,大别墅的价值至少大几千万。

有网友说:网友们不是仇富,而是仇“腐”。因为小演员的爸爸有过担任公务员的经历,网友们自然把其家庭的巨额财富与腐败联系起来。

有关部门发布了对小演员爸爸的调查通报,主要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工作期间涉嫌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二是在工作期间涉嫌故意隐瞒违法生育二孩问题。网友们对这一调查结果并不买账,他们想知道其家庭巨额财产的真实来源,以消除人们的误解,并还当事人一个清白。

 

5月份,浙江瑞安一小学59岁的老师林某在上课时,被一学生用水枪朝其脸上滋水,老师一怒之下,把学生拎到窗口威胁要将其扔下。林老师因惩戒失当被教育部门记过处分,后又被公安部门给予行政拘留处理。学生把水滋到老师脸上,老师吓唬一下即遭行拘,很多网友想不通。老师的尊严何在?老师有无一定的惩戒权?对问题学生老师管还是不管?如何管?这些都是摆在老师面前难以定夺的选择题。

 

事态更加严峻。林老师被行拘几天后,2025年5月26日,河南周口某高三学生因手机被杨老师没收,便怀恨在心,竟怀揣利刃,刺向正在办公室午睡的杨老师,杨老师终因伤势过重离世。天地君亲师。这种违背人伦的弑师事件发生在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度,实在让人不可思议,痛心疾首。有网友表示:感谢学生的不杀之恩;教师也成了高危职业;身为教师,一定要放下帮学生逆天改命的责任心,保护好自己是第一要务。

 

5月底,成都女子王某家门口遇害案因一场庭审会又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去年6月9日下午1点多,女子梁某在王某家门口游荡,一会儿敲门,一会儿吐痰。当王某得知保安也在门口时,便打开房门质问梁某,两人发生争执,梁某突然掏出一把预藏刀具刺向王某。年迈的保安站在旁边,不敢也无力阻止。当王某妈妈赶来后,看到的是女儿冰冷的尸体。

27岁的王某出身于单亲家庭。高中毕业于成都外国语学校,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又因日语能力出众,大三时曾作为交换生赴日本神户大学留学,2018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日资企业从事品管工作。在北京工作一年后,因不愿看到妈妈一个人在成都孤苦无依,便辞掉工作回到妈妈身边。

凶手梁某,35岁,大二时被学校劝退,一直没有工作,跟家人住在一起,因精神异常,经常无故与家人吵闹、摔打物品。此前,多次持刀在小区晃悠。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犯罪,可以减轻或免去处罚。

王某妈妈一夜之间白了头。面对媒体,她态度坚决:“我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会一直上诉,直到法院判处凶手死刑为止。”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不仅摧毁了一位母亲的希望,让社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年轻人才,像一记重锤砸在公众心上。网友们表示:真正的精神病人,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没有能力杀人;梁某蓄谋已久,提前踩点,属于嫉妒性杀人;精神病患者同未成年人一样,不应该成为杀人犯罪的“免死金牌”,除了必要的监管和治疗外,如若犯罪,也应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直至判处死刑。


评论

伊石
伊石 2025-06-10 10:07
cuigs: 社会万象,冷眼观之! 感谢崔老师关注赏评支持!上午好!
伊石
伊石 2025-06-10 10:06
linzilushan: 这是社会的热点,也是痛点。感谢路老师精准点评!上午好!
伊石
伊石 2025-06-10 10:05
srb1941: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感谢孙老师关注赏评支持!上午好!
cuigs
cuigs 2025-06-10 09:30
社会万象,冷眼观之!
linzilushan
linzilushan 2025-06-09 21:05
这是社会的热点,也是痛点。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