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日志

杂谈:对特殊人才更应理解和关爱

伊石   74
2025-06-19 07:00

杂谈:对特殊人才更应理解和关爱

 

在微信上看到一条信息,说的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数学教授,智商很高,被誉为“陈景润第二”,但生活能力却极低,家庭生活一塌糊涂,最后媳妇一怒之下带着孩子离婚而去。后来的日子是老娘伺候他。老娘去世后,教授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只能靠捡拾废品卖钱艰难充饥。其实他老娘银行里有钱,他自己的工资卡里也有不菲的存款,但是他不会操作,钱只能搁在银行里睡大觉。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去他家里帮扶,结果看到的是捡拾的满屋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到了天花板。

这条无头无尾的信息,我怀疑其真实性,在网上查了查,也没有找到详细说明。我想,即使这条信息不太准确,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类似的人,虽然比例很小。这位“智商很高、‘陈景润第二’”的教授一定是一名天才。天才总有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他们不是全才,也有其“短板”的一面。例如著名物理学家牛顿,他的日常生活十分糟糕,出门时也不修边幅,不打领带,不系扣子,不系腰带,甚至把自己的怀表当作鸡蛋煮在锅里。他的感情生活为零,终生未娶。长有世界公认的最聪明大脑的爱因斯坦,生活中也是邋里邋遢,常常顶着“鸡窝”般的头发,参加学术会议时,衣着也破破烂烂,并且出门时常常忘记携带家中钥匙,甚至忘记了自己新搬的家住在哪里。

各行业领域里的特殊人才,他们是天才、奇才,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像保护国宝一样保护他们。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们的个性。不能把他们当作普通人看待,因为只有某些方面的短缺,才能成就他们的事业特长。要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让千里马驰骋于广阔的疆场,而不能让它拉犁拉磨。不要讥讽、另眼看待他们,也不要轻易改变他们,更不能对他们进行炒作和消费。

其次,全社会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爱。这种关爱,应该是在不打扰他们的前提下,达到雪中送炭的目的。当他们在废寝忘食地工作时,默默地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餐可口的饭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称为“书呆子数学家”的陈景润,工作条件和环境极度艰难。1974年,小平同志回到工作岗位后,亲自介入陈景润的生活和事业,要求全力满足他的各种需求。耀 邦同志在中科院工作期间,也积极支持陈景润,还亲自到陈景润居住的狭小宿舍去拜访,着手改善他的住宿环境,把他6平米的房间增加到16平米。全社会的关爱,为陈景润的科研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另外,我们应该为孩子们补上“生活能力”这一课。从过去到现在,一些家庭和学校忽视了对孩子们“生活能力”的教育。某些家长,对孩子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就是:“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学习好考上好大学就行!”有的孩子上大学了,家长还要承包下本应孩子自己做的挂蚊帐、整理被褥、清洁卫生、洗衣服等活儿。某些学校,所谓的素质教育、劳动技能课等,也只是走走过场,还是把考试成绩、升学率放在首位。如此这般,我们看到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巨婴”和“啃老族”的出现。

这几天,广西桂林的“扁担女孩”,因高考结束后挑着行李回家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个女孩,就是因为,不论她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也不管她将来参加什么样的工作,凭她具有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她都会走上一条前途可期的人生之路。

让我们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作用达到最大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评论

伊石
伊石 2025-06-21 09:49
禾旭: 大家的认识是对的,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感谢李老师关注赏评支持!上午好!
禾旭
禾旭 2025-06-21 07:53
大家的认识是对的,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
伊石
伊石 2025-06-19 21:54
喜乐长寿族: 对特殊人才 ,国家 ,社会都应该特殊照顾,不应出现生活无人照顾的事情。孙老师说的对。感谢您关注赏评支持!祝您晚安!
伊石
伊石 2025-06-19 21:53
玛丽: 如果是国家难得的人才,就该让其发挥特殊的能力,国家一定要爱护和关心他们。就像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的deepseek改写了世界,改 ...感谢姜老师赏评交流支持!祝您晚安!
伊石
伊石 2025-06-19 21:52
蓬莱gyl: 赵老师的观点对!!感谢高老师关注赏评支持!祝您晚安!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