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记忆:小油饼
最近几天,我们家里连续吃了几顿小油饼,我想起了小时候吃小油饼时的情景。
我算得上是一名吃货,从小就对吃有研究。小时候,我把我最喜欢吃的主食,按喜欢程度做了排序:饺子,面条,小油饼,粘米饭,炸果子,饽饽(馒头)。这些美食,那时一年也吃不了几次。现在,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每顿饭的主食基本上都是这些,我对上面的排序还是没有改变,小油饼还是排在我最喜欢吃的主食的第三位。
烙小油饼的方法很简单。用白面粉兑水,也可以打上一个鸡蛋,还可以加一点葱花,加少许食盐,搅成面糊。在锅里加少量食用油,加热后,再倒入面糊,用木铲摊平,尽量摊得薄一点。待两面加热后,油饼表面长出发黄的嘎渣儿,但还没有焦糊,又香又鲜的小油饼就可以出锅了。
小油饼一般是小孩子的专用食品,大人或一家人很少当主食吃。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吃小油饼,是在我上一年级时,那一年过“六一”,要到外村学校过,需要自带午饭,我带的午饭就是用小手绢包着的小油饼。那次过“六一”,都搞了哪些活动,已不记得了,但那小油饼的香鲜味道,我一直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一共吃了没有几次小油饼,主要是外出开会需要自带午饭时带的,有时还能带一个咸鸭蛋。小油饼就咸鸭蛋,那可是“绝配”。
小时候听说,有的人家的熊孩子,趁家里人不在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动盆动锅又烧火,偷偷地烙小油饼吃。我既吃惊于这个熊孩子的胆子忒大,又吃惊于他小小年纪竟然掌握了烙小油饼的技术。当然,熊孩子的龌龊之事逃脱不了妈妈的视觉和味蕾,妈妈回家后,挨一顿胖揍是少不了的。吃货熊孩子的逻辑是:宁可挨一顿揍,也要给嘴和胃过一把瘾。
我们当地有一种烹饪鱼的方式,叫“托鱼”。方法是:先把将要烹饪的鱼用食盐腌制十几分钟后,再裹上一层已搅好的面糊。在锅里加油,像烙油饼那样把鱼烙熟后,盛到盘子里。然后往锅里加入食油、酱油、佐料,炝锅后,倒入托好的鱼,填入水,还可加一点时令蔬菜,炖十几分钟后,这道菜即告完成。
我小时候,母亲在托鱼时,托完后,有时还能剩下一点面糊,母亲就用这点面糊烙一个小油饼。我围在母亲身边,这个小油饼就归我了。我更喜欢吃这种小油饼,因为它除了普通小油饼的味道外,还有一种鲜鱼的味道。现在,我们家里还常用这种托鱼的方式做鱼,并且每次托鱼时,有意多搅一点面糊,就是为了在最后烙一两个小油饼。吃着这种香鲜加鱼腥味道的小油饼,仿佛又回到了少儿时期。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带多层薄瓤儿的油饼,我也喜欢吃。但听说,有的商家也在这种油饼里加入了“科技狠活儿”,吃着不放心。所以,我还是喜欢吃我们自己烙的小油饼,不但吃得放心,还有一种儿时的味道。这种小油饼,小时候很少吃到,现在则想吃就吃,完全达到了“吃饼自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