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光阴似箭
(光)阴流逝飞似箭,(阴)云密布笼晴天。
(似)花如雪白灿灿,(箭)飞雁起彩云间。
发音:guāng yīn sì jiàn
释义: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示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半年有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近义词:日月如梭 白驹过隙;反义词:度日如年
0712 箭在弦上
(箭)穿正鹄岂无缘,(在)弦之弓自离弦。
(弦)杆拉开弓对空,(上)空明月照名苑。
发音:jiàn zài xián shàng
释义: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示例:我觉得以文字结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
近义词:如箭在弦
0713 上好下甚
(上)好彩云盛霄汉,(好)伴仙郎步云间。
(下)界人间处处好,(甚)觉多情胜如仙。
发音:shàng hǎo xià shèn
释义: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0714 甚嚣尘上
(甚)嚣若苦尘飞扬,(嚣)尘暂息安无恙。
(尘)息消退雾景色,(上)苍云雨生安详。
发音: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释义: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出处: 《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合谋也,张幕矣。’(伯州犁)曰:‘虔卜於先君也,徹幕矣。’(楚王)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
示例: 虽已电令燮元代理督军,同时苏人争请废督,甚嚣尘上。(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二回)
近义词:满城风雨;反义词:风平浪静
0715 上下交困
(上)下鼎力克万难,(下)有万民奔向前。
(交)互助力一股劲,(困)难易解保平安。
发音:shàng xià jiāo kùn
释义: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0716 困知勉行
(困)知求道易克坚,(知)难而进莫等闲。
(勉)励自强好做事,(行)为守法自清廉。
发音:kùn zhī miǎn xíng
释义: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出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0717 行若无事
(行)若镇定不慌乱,(若)和不轨人规劝。
(无)微情以爱之怜,(事)到功成人自欢。
发音:xíng ruò wú shì
释义: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近义词:泰然自若 神色不惊;反义词:手忙脚乱 大惊小怪
0718 事倍功半
(事)倍方知失於偏,(倍)感失策无脸见。
(功)成化作地行仙,(半)信半疑步不前。
发音:sh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示例: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事倍功半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近义词:得不偿失 舍本逐末;反义词:事半功倍
0719半夜三更
(半)夜深深迷江中,(夜)阑沉沉梦魂中。
(三)更凄凄醉梦中,(更)夜爽爽欢乐中。
发音:bàn yè sān gēng
释义: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示例:他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近义词:深更半夜 三更半夜;反义词:青天白日 大天白日
0720 更仆难数
(更)仆难解事原委,(仆)姑呼妇声相随。
(难)得一杯祝寿酒,(数)杯美酒生不悔。
发音:gēng pú nán shǔ
释义: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出处:《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示例:四五里,直抵五峰南,则乱峰尖叠,什伯为伍,横变侧移,殆更仆难数。(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近义词:数不胜数
暂无评论